【來自地獄的爵士樂】:Frank Zappa 生前最後錄音室專輯 — 《 Jazz From Hell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言】

多年來,作為一名標誌性的跨領域音樂人,Frank Zappa 對於音樂製作和樂手的要求堪稱完美主義者,他的音樂作品往往是年輕樂手的試煉場,讓他們在獨當一面之前積累和打磨自己的實力,Adrian Belew、George Duke 和 Steve Vai 只是其中的幾個例子。

然而令 Zappa 懊惱不已的是,樂手終究也只是血肉之軀,不可能無懈可擊,他曾斥責倫敦交響樂團不準確地演奏他的管弦樂作品,似乎沒有人能夠倖免於 Zappa 那雙高度敏銳的耳朵。對於他這種級別的完美主義者來說,要想真正滿意複雜作品的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除人為因素,這就是新英格蘭數位公司的跨時代產品— Synclavier 出現的原因。


raw-image


Synclavier 為數位音樂合成器和音樂工作站,是當時最先進和最強大的音樂製作工具之一,以其高品質的數位音頻合成和錄音功能而聞名,但也因其高昂的價格和複雜的技術需求,主要被專業人士使用。儘管如此,它對數位音樂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認為是音樂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就在為自己的家庭工作室購買了一台 Synclavier 之後,Zappa 便開始埋頭學習。1984 年,他發行了專輯《 Francesco Zappa 》,將這位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完全經由 Synclavier 編程和演奏;1985 年接續發行了《 Frank Zappa Meets the Mothers of Prevention 》,其中收錄了幾首更具挑戰性的 Synclavier 作品


《 Jazz From Hell 》專輯封面

《 Jazz From Hell 》專輯封面

最終,他於 1986 年推出了《 Jazz From Hell 》,該專輯是 Zappa 第一次將 Synclavier 摸索和演奏得淋灕盡致,其中八首歌曲就有七首是在軟體上編排和執行。

在任何音樂創作中剔除人為的因素,都會遭到純粹主義者的抗議,他們認為藝術形式必須包含即興創作和意外驚喜才能感動人心。Zappa 本人當然也理解吉他獨奏的樂趣以及許多製作音樂的方式,但如他所指出的,如果你想做到完美,為什麼不讓電腦把音符準確無誤地演奏出來呢?

因此,《 Jazz From Hell 》的聽感似乎有些冰冷,但這並不是說它不好。大多數曲目都包含 Zappa 器樂作品中常見的特徵:抖動的音符、複雜的拍子記號、密集細緻的旋律線,當然還有那獨特的幽默感,一如既往不典型,也不簡單。



raw-image

【錄製背景】

全器樂曲目專輯《 Jazz From Hell 》於 1986 年 11 月發行,嚴格來說,這是 Zappa 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與他過往出色的作品一樣毫不妥協且極具開創性,讓人不禁想窺見,如果不是早逝,Zappa 還能繼續利用尖端數位技術開創何種音樂世界。

Zappa 是 Synclavier 數位音樂系統的早期擁護者,在整個 80 年代中期,他曾在 《 Thing-Fish 》、《 Boulez Conducts Zappa: The Perfect Stranger 》、《 Francesco Zappa 》 和 《 Frank Zappa Meets the Mothers of Prevention 》 等專輯中使用該系統。但《 Jazz From Hell 》是他首次在一張原創專輯中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這種新興技術,除了其中 〈 St. Etienne 〉一曲之外,所有歌曲都是在 Synclavier 上完成的。

回顧他在 1987 年採訪時所述:「當你拿到這樣一台設備時,你可以用人類永遠無法做到的方式改裝已知的樂器,比如修改音域的頂部和底部,或者讓鋼琴進行音高彎曲或揉弦,即使是最基本的事情也會讓你重新思考現有的音樂世界。你能做的另一件事是從頭開始創造聲音,當然,這開闢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Zappa 解釋說,專輯名稱是一個政治批判:「在美國發生的事情簡直如同地獄。現在,我們有一位來自地獄的總統(雷根)和一個來自地獄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所以我們也應該加上來自地獄的爵士樂。」

1987 年發行的影視作品《 Video from Hell 》也同樣引用了這段話。



【全專輯歌曲介紹】


開場曲 〈 Night School 〉便能明顯聽出透過Synclavier譜寫出來的冰冷演奏感,一首沒有特定主旋律的探索樂章,有時甚至刻意會中斷一小節來進行變化。歌曲名稱指的是 Zappa 當年曾想製作的一個電視節目,內容欲探討如何編輯和過濾新聞資訊。

該曲曾被樂團和管弦樂團演奏過,其中包括著名的Ensemble Modern。


〈 The Beltway Bandits〉為一首自然音階作品,層層遞進且不規則地展開,聽起來就像一股源源不斷的水流。就當你嘗試跟著節拍點頭時,會猛然發現不可行,因為在這些作品中,Zappa 一直在改變節拍,或密集使用切分音。從實際聽覺意義上講,這些作品可以說是「無節拍」樂曲,單用耳朵聆聽難以察覺其存在。

在〈 While You Were Art II 〉中,Zappa 使用 Synclavier 重現了 1981 年專輯《 Shut Up ‘N Play Yer Guitar 》中的歌曲 — 〈 While You Were Out 〉的吉他即興獨奏。

在這種科技再現中,短暫的人性瞬間浮現,接著又迅速消失在吵雜的音符中。合成器聽起來就像這就像有人在電腦中輸入了錯誤的運算指令,導致其無法找到下拍。 


同名曲〈 Jazz From Hell 〉絕對是整張專輯中最為複雜的曲目,在某種程度上,Zappa 試圖讓數位樂器模擬爵士樂合奏的聲音,其中有貝斯演奏對位音軌,還有類似銅管的電腦合成音色。

對於 Zappa 來說,找到一位能夠演奏他編曲的鼓手是一項大挑戰。他過往的作品如 〈 The Black Page #1 〉 因錯綜複雜的音符數量而得名,是相當艱難的演奏曲目,與他長期合作的鼓手Terry Bozzio 經過兩周的不斷練習才學會了這首歌曲,而〈 G-Spot Tornado 〉 也是同樣困難的作品。

其中亢奮的Robo-Funk暗示著更為複雜節奏的電子搖滾,可以看出 Zappa 急於跟上飛速發展的科技世界之步伐,正如他在 1987 年所說:「由於軟體每年都有更新,硬體每年也都有新款,我用 Synclavier 製作的每張專輯都變得越來越複雜。」

與其說是一種藝術宣言,不如說是對嚴肅音樂的惡作劇,聽眾太關注如何跟上音樂的節奏,而忘了享受這一場令人著迷,充滿趣味的實驗壯舉。

〈 G-Spot Tornado 〉的現場版收錄在 1993 年發行的專輯《 The Yellow Shark 》 中,成功合奏這首本應不可能現場演出的曲目,展現人類的堅韌和無窮潛力。

〈 Damp Ankles 〉為無調性的自由作曲,與 〈 Night School 〉一樣沒有固定的主題結構,在持續音上緩慢行進,以水波和海鷗的聲音作為開始和結束,呼應歌名所處的環境。

Zappa 在談到這首歌曲時說道:「這是一首兩年前的作品,它一直被閒置著。我有幾盒硬碟,裡面都是自從有了 Synclavier 之後開始創作的作品,它們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我不會在第一時間把一件事做到底。這是我最頭疼的一首歌曲,因為音色十分特別,所以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加強聲音的動態感。」

〈 St. Etienne 〉是專輯中唯一由人類演奏的曲目,為整張專輯增添了額外的色彩。這是 1982 年春季巡演,在法國演出時的現場錄音。Zappa 在慵懶的旋律中開始進行吉他獨奏,情感深沈,在專輯發行時,他聲稱自己至少有兩年沒有彈吉他了。

因此這首曲目可能也是對他的一種懷舊和提醒。現在回想起來,尤其是考慮到《 Jazz From Hell 》將成為 Zappa 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使這首歌曲顯得格外哀傷。

閉幕曲為狂野的〈 Massaggio Galore 〉,同樣為一首密集錯綜的電子作品,採用了 Zappa 和他的孩子們— Ahmet、Dweezil 以及Moon的聲音採樣,聽起來像是邪惡的妖精合唱,為歌曲增添了某種卡通狂想氛圍。



raw-image

【結語】

由於 Zappa 不斷反對音樂審查制度,尤其是家長音樂資源中心(PMRC),《 Jazz From Hell 》的問世使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令人捧腹的是,他在倡導言論自由方面所做的努力使他被PMRC針對,讓這張完全沒有歌詞的器樂專輯在發行時被貼上了 "內容露骨" 的警告標籤,Fred Meyer Music Market的 100 多家分店都因此沒有進貨。 

1992 年,《 Guitar Player 》雜誌採訪 Zappa 時,他回憶說:「好吧,如果不是歌詞的問題,那一定是封面的問題…封面是我的臉。」


raw-image


如今,《 Jazz From Hell 》聽起來仍像是來自未來的音樂,Zappa 在 Synclavier 上進行的突破性實驗使他獲得了 1987 年葛萊美最佳搖滾器樂演奏獎。雖然這是他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但他接下來的兩張專輯,即主要錄製於 1991-92 年間,在去世後發行的《 Civilization Phaze III 》,以及 1993 年在他離世前不久錄製的《 Dance Me This 》,將顯示出他在錄音室中使用 Synclavier 和與 Ensemble Modern 合作的發展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8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犯罪而入獄服刑為受刑人提供了空間和時間來反思懺悔自己的行為和過往,而自流行音樂和搖滾音樂問世以來,有關監獄的主題就屢見不鮮,這些在獄中創作的歌曲和藝術作品往往帶有明顯的黑暗色彩,似乎無意間為音樂人提供了一場完美的藝術靈感風暴。 
Thumbnail
因犯罪而入獄服刑為受刑人提供了空間和時間來反思懺悔自己的行為和過往,而自流行音樂和搖滾音樂問世以來,有關監獄的主題就屢見不鮮,這些在獄中創作的歌曲和藝術作品往往帶有明顯的黑暗色彩,似乎無意間為音樂人提供了一場完美的藝術靈感風暴。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全器樂曲目專輯《 Jazz From Hell 》於 1986 年 11 月發行,嚴格來說,這是 Zappa 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與他過往出色的作品一樣毫不妥協且極具開創性,讓人不禁想窺見,如果不是早逝,Zappa 還能繼續利用尖端數位技術開創何種音樂世界。
Thumbnail
全器樂曲目專輯《 Jazz From Hell 》於 1986 年 11 月發行,嚴格來說,這是 Zappa 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與他過往出色的作品一樣毫不妥協且極具開創性,讓人不禁想窺見,如果不是早逝,Zappa 還能繼續利用尖端數位技術開創何種音樂世界。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jA5woldKw昨天下午到音樂玩咖去 試吹了五隻Selmer單簧管樂器 四種不同的型號,(有兩種型號一樣) 不同的主打特色 1.Prologue。 學生初階 進階款: 2.Signature ---(這一款還蠻喜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jA5woldKw昨天下午到音樂玩咖去 試吹了五隻Selmer單簧管樂器 四種不同的型號,(有兩種型號一樣) 不同的主打特色 1.Prologue。 學生初階 進階款: 2.Signature ---(這一款還蠻喜
Thumbnail
爵士樂(Jazz)是一種美國起源的音樂風格,融合了非洲音樂、歐洲音樂和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以即興演奏、強烈的節奏感、藍調音階、和聲豐富、自由的音樂形式為主要特色。
Thumbnail
爵士樂(Jazz)是一種美國起源的音樂風格,融合了非洲音樂、歐洲音樂和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以即興演奏、強烈的節奏感、藍調音階、和聲豐富、自由的音樂形式為主要特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