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卡卡】手舉不高、胸悶、呼吸不順,乾針治療恢復正常活動度|台南永川醫院蘇偉翔醫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一位在離島保家衛國的職業軍人,因為長期的訓練,導致她左手舉不高、左肩活動度受限,還經常覺得胸口悶痛、呼吸不順暢。


除了很擔心會影響到工作表現外,她的生活品質也開始下降。


經過一次乾針治療,她主動來訊分享:『真的舒服很多,連呼吸都比較順暢!』


【來自病友的真心分享】

我們久久才有一次返台假,但我經常都要拿來跑醫院、做復健,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或是陪陪家人。


先前曾經有看過胸腔科、復健科,但是症狀都沒有改善,真的差點就放棄希望了...,直到因緣際會聽聞到乾針療法,才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來到永川醫院治療看看!


結果治療一次就獲得大幅改善:

✅左肩不再卡卡,恢復正常的活動度

✅胸口不再悶痛,呼吸也恢復順暢囉!


👨‍⚕️蘇偉翔醫師補充說明:

當初經過診斷,判斷這位病友是上背肌群有發炎緊繃的狀況,於是透過乾針精準的放鬆她的菱形肌、斜方肌等肌群,很順利地在一次治療之後,讓病友就感覺舒服許多。


十分感謝病友在治療後,主動傳 LINE 與我們分享恢復後的喜悅,也很開心這次可以幫助到辛苦為我們保家衛國的軍人朋友,期盼未來還能夠協助到更多飽受疼痛困擾的病友們!


最後也祝福您接下來返台都能夠好好地休息、有更多時間陪伴身邊的親友!


raw-image


⭐️乾針治療採預約制

請加入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hi.cc/gMCbS

或搜尋line ID: @aho9267f

將有詳細資訊及掛號表單


⭐️乾針門診時間

週一晚上 19:00 ~ 21:00

週二下午 16:00 ~ 18:00

週五晚上 19:00 ~ 21:00


文章來源:永川醫院- 原楊耳鼻喉科 Facebook


大家好,我是耳鼻喉科蘇偉翔醫師,目前於台南永川醫院及奇美醫院服務,專精各式耳鼻喉科治療及手術,希望透過此平台向民眾傳遞簡單易懂且正確的醫學衛教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肩膀脫皮的原資專員以及全民原教|記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演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Thumbnail
avatar
Umav
2024-04-14
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警訊!延長巴金森病用藥蜜月期,神經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因為手抖、肩膀痛而發現巴金森病。戴逸承醫師指出,因為工作的關係,患者想要改善動作症狀,便使用的藥物而出現較強的購物衝動。在與醫師詳細討論後,她了解到運動的重要性,便開始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經過三個月左右,她使用的藥物劑量可以降到原本的一半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3-08-08
肩膀不轉而正確地轉,無為而治好吧,我想談談另一個,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 想法, 但這會產生非常 好的高爾夫揮桿 好吧,所以我說的是 我們都知道,當你揮動高爾夫球桿時, 你的臀部會轉動,你的肩膀也會轉動 轉 好,所以人們沒有意識到的一件事 是 臀部和肩膀沒有在 同一平面上轉動, 這些棍子越來越靠近 ,然後這些棍子越來越
Thumbnail
avatar
摩創羅漢果
2023-04-02
三個步驟告別肩膀卡卡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Thumbnail
avatar
Gary Tsai
2022-06-18
肩膀舅公開車行駛在一條平穩道上。       
Thumbnail
avatar
帳號不存在
2021-09-06
肩膀脫臼的大小事脫臼引發的關節唇傷害、旋轉肌腱受傷甚至是骨折,會讓當事者持續感到肩膀不適甚至無力等症狀,脫臼引發的結構性損壞,如果不加以修補,在保守治療下功能改善有限,因此脫臼後如有持續疼痛、無力等症狀,應至骨科門診進行肩關節結構性評估,以免造成後續肩關節失能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李元甫醫師
2021-03-09
肩膀痠痛手抬不高?小心是五十肩症狀!了解五十肩 五十肩症狀在疾病過程會影響上上關節囊,腋窩和肱肱韌帶。 患者的關節較小,腋窩皺摺消失,前囊緊密,輕度或中度滑膜炎,但無實際粘連。  在五十肩患者中還可以看到肩袖間隔攣縮,這極大地降低了該人群的運動範圍。 關於潛在的病理學是炎症性疾病,纖維化疾病還是促神經營養性過程,仍然存在分歧。 有證據
avatar
王祐誠
2021-01-29
肩膀(shoulder)到底在哪裡?|淺談肩關節解剖構造如果有人問你「肩膀在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 警告!這篇文章涉及許多專有名詞及較複雜的構造,服用時請小心頭痛!   這篇文章作為我們進入「肩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要不然之後的文章會落落長......  
Thumbnail
avatar
物治貝克
2020-05-14
肩膀舉高會痛,不是五十肩那是?|認識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手舉高會痛 這個症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五十肩,或者肌肉拉傷 但其實有一種問題比五十肩還有單純的肌肉拉傷還常見 那就是—「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顧名思義這是人體的一個部位甚麼東西被夾到的病 尤其發生在手抬高的動作   【
Thumbnail
avatar
物治貝克
2020-04-28
肩膀的復健運動,有三個細節要留意。有一天阿偉問我,為什麼他的肩膀痛很常反覆發生,本來他覺得手不痛就表示好了,結果打個籃球後,隔天就復發痛了起來,這樣的一來一往,他覺得很煩。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了解肩關節的構造之後,答案就會呼之欲出了。 在臨床上,我們很常問肩膀痛的個案一個問題「你的肩膀次從哪裡長出來的呢?」問十個人,頂多一到兩位會
Thumbnail
avatar
攻疼欣逸物理治療師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