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壓力我有壓力:醫生拜託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紀大機器壞,這半年我持續進出醫院及診所做檢查,從未試過這樣頻密的,開始擔憂自己的健康。


有一次遇上一位年青的醫生,他講解檢查報告完畢後對我說:「拜託你,別這麼緊張,緊張會影響身體,影響你的健康。」


他不是精神科醫生,我見他也不是因為情緒問題,是他從言談之中覺得我緊張,所以主動「拜託」我,叫我要改變自己。


抱着患得患失的心情去看身體檢查報告,怎知卻遇上這麼幽默地提點我的醫生,真是好幸福。



raw-image



緊張心情緊張肌肉


最近一個月也開始見物理治療師,她說我左手手臂疼痛及活動角度收窄,是因為肩膊的肌肉太緊張。


醫生與治療師不約而同的說我緊張,我便緊張地上網搜尋關於緊張如何影響肌肉的資料,平時也加緊留意自己的姿勢,發現就算是洗碗碟這麼簡單的動作,我雙肩都會收緊往上提起,是無緣無故都會緊張啊。寫到這兒,相信大家不難明白我是多麼容易緊張⋯⋯。


緊張是態度


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指出緊張、焦慮 (anxiety) 是從內而發的(1),是自己對事情的反應,就算根本沒有即時的危機,自己仍然選擇處於戒備狀態


精神壓力令肌肉也持續繃緊,美國心理協會(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資料顯示肌肉長時間緊張會引致身體有其他反應(2),例如偏頭痛就是與頭肩頸肌肉長期拉緊相關。甚至有研究顯示因緊張而持續釋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是與肌肉轉弱密度轉低、甚至與肌少症(sarcopenia)有關連(3)。APA指出做放鬆訓練、適合自己的減壓活動等能夠幫助減低肌肉緊張,改善一些因壓力而造成的不適,例如頭痛,亦能提升自我良好的感覺。


好的,醫生,我答應你


習慣了甚麼事都認真處理,說得好聽是盡責,講得坦白點就是分不清那些事情可以輕鬆處理,那些事情才需要加一點力度,這就是為何我隨時都可以緊張一番吧。既然受醫生拜託,那我便好好改變這習慣,就由做放鬆肩膊的練習開始啦!



參考:

(1) I’m So Stressed Out! Fact Sheet.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publications/so-stressed-out-fact-sheet

(2) Stress effects on the bod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www.apa.org/topics/stress/body

(3) Impact of Cortisol on Reduction in Muscle Strength and Mass: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107, Issue 4, April 2022, Pages e1477–e1487.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rticle/107/4/e1477/6445183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與我聯絡,謝謝!
文字©黃璧怡(stargazzze113@gmail.com)
圖片© — 見圖片說明

avatar-img
10.3K會員
135內容數
歡迎你到來!希望你喜歡這裏的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璧怡 i人生活 的其他內容
在擠迫的經濟艙待上十多小時飛往遙遠的目的地,是考驗乘客的耐性。與其把時間用來抱怨,不如嘗試數算在機上遇到的好事。也可以帶一點令自己得到安慰的東西上機,來哄哄自己開心。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作者分享了心情低落時幫助自己提升情緒的方法,就是聽富節奏感的音樂,讓自己跟着起舞。身體移動,便能夠改善心情。
作者分享了還是孩子時對閃電和打雷的恐懼,並引述心理學者的育兒意見,指出父母可以如何幫助孩子了解這種對大自然的害怕是可以追溯至人類的遠祖,和用科學角度去克服這驚恐。
本文介紹應付因為腦袋想着負面事情而不能入睡的方法,加拿大學者 Luc Beaudoin博士的「認知洗牌」(“cognitive shuffle”),原理是給腦袋另外一些念頭來想,以取代那些負面的思緒。作者介紹了這方法的秘訣,和把它稍作改動而延伸至日間使用,來幫助打斷日常生活出現的負面自我對話。
作者分享了聖經傳道書裏面談論哀傷的意義,並以此來鼓勵在困苦中的人,希望大家能夠藉着聖經金句,在困難時能夠做到開解自己,承托着自己的情緒。
在擠迫的經濟艙待上十多小時飛往遙遠的目的地,是考驗乘客的耐性。與其把時間用來抱怨,不如嘗試數算在機上遇到的好事。也可以帶一點令自己得到安慰的東西上機,來哄哄自己開心。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作者分享了心情低落時幫助自己提升情緒的方法,就是聽富節奏感的音樂,讓自己跟着起舞。身體移動,便能夠改善心情。
作者分享了還是孩子時對閃電和打雷的恐懼,並引述心理學者的育兒意見,指出父母可以如何幫助孩子了解這種對大自然的害怕是可以追溯至人類的遠祖,和用科學角度去克服這驚恐。
本文介紹應付因為腦袋想着負面事情而不能入睡的方法,加拿大學者 Luc Beaudoin博士的「認知洗牌」(“cognitive shuffle”),原理是給腦袋另外一些念頭來想,以取代那些負面的思緒。作者介紹了這方法的秘訣,和把它稍作改動而延伸至日間使用,來幫助打斷日常生活出現的負面自我對話。
作者分享了聖經傳道書裏面談論哀傷的意義,並以此來鼓勵在困苦中的人,希望大家能夠藉着聖經金句,在困難時能夠做到開解自己,承托着自己的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公司請來醫生談生活壓力 一開始送上一張波紋圖 醫生一開始只跟我們說 要看一下 後來才說 如果這個看起來會動 就是心理有壓力 我就想到 原來是這樣 有時候走在不同花紋的人行道 我也會有地板在動的感覺 之前都以為是大腦不知道有什麼問題 今天才緩然大悟 原來是心理壓力 不過心理壓力
Thumbnail
還記得我常常被說:「醫生喔,應該很忙吧。」「你很忙啦,沒空休閒運動也是合理。」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這位個案這次想調整的是肩頸的長期不適。 肩膀部分: 調整過程中解讀到左邊肩膀有比較沉重的負擔感。最近的思緒、情緒比較不穩定,也跟肩膀的不舒服有關係(因為這個不舒服會影響到情緒)。 除了健康問題外,很多不同繁瑣的小事情也都在煩個案,然後也都會進一步再影響到身體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公司請來醫生談生活壓力 一開始送上一張波紋圖 醫生一開始只跟我們說 要看一下 後來才說 如果這個看起來會動 就是心理有壓力 我就想到 原來是這樣 有時候走在不同花紋的人行道 我也會有地板在動的感覺 之前都以為是大腦不知道有什麼問題 今天才緩然大悟 原來是心理壓力 不過心理壓力
Thumbnail
還記得我常常被說:「醫生喔,應該很忙吧。」「你很忙啦,沒空休閒運動也是合理。」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這位個案這次想調整的是肩頸的長期不適。 肩膀部分: 調整過程中解讀到左邊肩膀有比較沉重的負擔感。最近的思緒、情緒比較不穩定,也跟肩膀的不舒服有關係(因為這個不舒服會影響到情緒)。 除了健康問題外,很多不同繁瑣的小事情也都在煩個案,然後也都會進一步再影響到身體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