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應該當「控制狂」還是「甩手掌櫃」?職場真相大揭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一種是事事親力親為的「控制狂」主管,另一種則是放手讓員工自由發揮的「甩手掌櫃」。那麼,這兩種風格各自有什麼優缺點?究竟哪一種管理方式更好呢?


先說說那些掌握權力的主管。他們通常是辦公室裡的「大哥大」,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牢牢掌控著團隊的每一個動向。這種管理風格的好處在於,可以確保所有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不會出現重大失誤。對於一個剛成立的新團隊來說,這種風格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畢竟,有一個經驗豐富的主管在背後撐腰,員工們也會覺得安心。


然而,這樣的管理方式也有它的弊端。過度的控制會讓員工感到缺乏信任,工作中容易產生被壓抑的感覺,進而影響積極性和創造力。小李在一家初創公司工作,老闆事事親力親為,連打個報告都要親自審閱。起初小李覺得這樣很好,能學到很多東西,但久而久之,他開始覺得自己像個機器人,只會機械性地執行指令,失去了工作的激情。


再來看看那些放手授權的主管。他們更願意相信團隊,將部分決策權交給員工。這樣的管理方式可以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力,讓他們感到被信任和重視。這不僅有助於員工的個人成長,還能提高團隊的整體效能。張姐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主管,她總是鼓勵團隊成員自主解決問題,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在這種氛圍下,員工們積極性高漲,工作成果也非常顯著。


不過,授權也不是沒有風險。過度的授權可能會導致權責不清,特別是在關鍵決策時,容易出現推諉責任的情況。此外,如果員工缺乏經驗或能力,過度授權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小王在一家創新型公司工作,公司文化鼓勵創新和自主,但由於缺乏必要的指導和監督,一些重要項目進展緩慢,甚至出現了重大失誤。


那麼,主管到底應該掌握權力還是授權呢?其實,最理想的管理方式應該是二者兼顧。主管應該根據團隊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管理方式,在必要時掌握權力,以確保工作的有序進行;在適當的時候授權,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首先,主管需要了解團隊成員的能力和特長,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授權。對於經驗豐富、自主性強的員工,可以給予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發揮所長。而對於剛入職或經驗不足的員工,則需要更多的指導和監督,以幫助他們成長。


其次,主管應該建立明確的權責分工機制,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權限。在授權的同時,保持適度的監督和反饋,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避免權責不清帶來的混亂。


最後,主管還需要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鼓勵員工之間的協作和互助。通過定期的團隊建設活動和溝通交流,增強團隊的凝聚力,讓員工在工作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支持。


其實,管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公式,而是一門藝術。每個團隊的情況不同,員工的性格和能力各異,管理風格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對於主管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在掌握權力和授權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能保證工作的有序進行,又能激發員工的潛力,實現團隊和個人的雙贏。


總的來說,無論是掌握權力還是授權,主管都應該以團隊的整體利益為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帶領團隊走向成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主管在掌握權力和授權之間的平衡點。如果你有任何職場上的疑問或經驗,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我們一起交流、學習,打造更美好的職場生活!




4會員
75內容數
臉書:職涯停看聽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083430133 IG:https://www.instagram.com/cda_pu_positive_thinki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014 當團隊犯錯時,主管應該直接開罵咎責,或是先信任員工、給予機會彌補錯誤?文中提到將工作者 以效率跟態度來拆分成四種類型 效率高態度好-讚揚、賦權 效率高態度不好-激勵 效率低態度好-培訓 效率低態度不好-告誡、調整 這四種類型跟人才四象限蠻相近的 相關的文章也頗多 只是當主管的該如何判別? 不同類型的人犯錯又該怎麼處理? 有三點建議 第一:識人 第二:調整 第三:擔責
avatar
江柏輝(白光)
2023-11-19
主管憤怒的當下:該如何冷靜應對工作中可能會面臨的挑戰之一:如何應對憤怒的主管情況,以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和提高溝通效果
Thumbnail
avatar
芷風車
2023-07-01
鮑威爾主席轉鷹與美債流動性問題:投資人應該如何應對?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發表鷹派言論,指出他們可能加快升息速度,並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然而,市場已對鮑威爾主席反覆無常的立場感到不信任,並且近期出現的流動性問題也加劇了市場動盪。美債流動性越來越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影響,而財政部可能需要扮演聯準會的交易對手來回購美債,以穩定市場。
Thumbnail
avatar
廢的先生
2023-03-10
最簡單快速的編輯概念:設計稿轉RWD之前,你應該要知道什麼?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有一些細節概念或許不是那麼清楚的,例如說什麼時候應該做出怎麼樣的調整,來進入下一步調整?
Thumbnail
avatar
pxCode Team
2022-01-26
第四章 現在股價好高啊!我是否應該清出所有持股轉成現金,好等股價回檔或是崩盤再來買進這個想法背後,其實隱含著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但是卻非常難被很多人察覺。我看過有些人投資股票十幾年、二十幾年了都還會有這種想法。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觀念,是非常致命的錯誤。 首先是有很多人在去年2020年的2、3月的時候,賣出了所有的持股,他憑藉可能是貪婪指數和恐懼指標或者是其他的大指標。簡單說明一
Thumbnail
avatar
Jackie Jesse
2021-10-05
促轉會的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國民黨不依,應該如何「轉」更好?將中正紀念堂改成「第三次國共合作籌備館」並且開放廁所給統促黨及新黨使用(只有這兩黨可以,其他黨不行)。 將中正紀念館改成「九二共識推廣中心」並且讓使用92無鉛的機車,免費停車  。將中正紀念堂改成「關刀民俗運動場」如此一來,張亞中就有一個可以安心揮舞關刀的地方了⋯⋯
Thumbnail
avatar
馮光遠
2021-09-14
gotta 與「該應」或「該當」或「得」等的轉換密碼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記載「該,軍中約也。从言亥聲。讀若心中滿該。古哀切。」,可知「該」字原本可能出自軍隊行動的約定或軍規、軍法之類,但也可能和二位以上的人一起進行扛運工作的行動默契相關。換句話說,gotta 一語早期可能比較不會出現 “I gotta go!” 的單獨一人該當走的講法,....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21-03-30
主管應該要有的預想力       大家都知道,主管要帶人很辛苦,要分配工作及人力,並且達成公司要求之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去預想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例如,公司成立一個新的部門,這是一個變動,而自己的部門要如何去應對?如何與新部門去交流?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需要去解決的?都可以預先設想好,不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1-02-01
Youtuber不應該轉職當蕉農-徵才訊息造成的公關災難環保Youtuber 金魚腦 Goldfish Brain 發文徵全職影片剪輯師,被酸「給的薪資也很環保」因為勞動條件過低和不熟悉就業服務法令而被大量網友留言指教。 其聘徵條件: 需進公司 1. 使用Adobe系統,以PR、AE為主,會PS、AI加分加分 2. 要有相關工作經驗。 3. 需自備電腦。
Thumbnail
avatar
陳冠霖
2021-01-12
所有人都應該看的動畫片-「腦筋急轉彎」影後感 關於童年,你還記得多少呢? 你的童年是到幾歲為止?三歲?五歲?七歲?十歲? 現在的我距離童年已經非常久遠,久遠到用可以被稱為童年的上限都可以過上好幾輪,對於童年,我的記憶可能已經泛黃發灰到所剩無幾了。  但記憶是那麼抽象,對於記憶的形容也是,但在《腦筋急轉彎》這部影片中,卻用非常具象而可愛的方式呈
Thumbnail
avatar
Wenching Wu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