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雙修??!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2年9月偶然在IG上看到醫療靈媒(簡稱MM)的資訊,開啟了一個新世界。那也是我「靈性覺醒」的初期,短短幾個月內我接收了非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資訊。我不知道我所接觸到的是真是假,但我很願意研究、嘗試。


剛開始有點操之過急。那時候還沒買書,只是看朵媽(台灣醫療靈媒資訊推廣與實踐的代表人物)的社群,知道哪些食物其實會餵養體內的病原體之後,便試著不吃那些食物。但當我告訴自己不能吃這個、那個也不能吃,「不吃」變成「不能吃」的時候,就從選擇變成了限制。


我變得不開心、不想煮飯、每次到飯點就心情不好、不知道自己可以吃什麼。甚至有時候我寧願餓肚子,因為以前最喜歡吃且幾乎每天都吃的蛋、起司(乳製品)、麵食(麩質)剛好就是MM飲食最先要避免的三大食物。


後來看了《醫療靈媒:改變生命的食物》感覺被裡面的文字擁抱了。原來可以不用一下子或是可以不用100%MM,只是在日常飲食當中增加四大尊者(水果、蔬菜、藥草與香料、野生食物)的份量,身體也能獲得療癒。


我才接受自己沒辦法一夕之間調整飲食。本來每餐都吃蛋,改成一天吃兩餐;每次都要吃兩顆,改成吃一顆就好。我承認自己不像有些人可以說戒就戒,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調整飲食。最先養成的習慣只有每天早上的檸檬水。


後來很多東西自然而然就不想吃了,我的飲食也越來越「極端」。接觸MM一年多以後的我:早餐是水果、午餐也是水果或是無油無鹽料理、晚餐和家人一起吃,會攝取少量肉類。原則上也是無油無鹽。聚餐或是出去玩,也會盡量避免蛋、奶、麩質、豬肉。身體很多症狀確實獲得改善;像是經痛、胃痛、牙齒敏感等問題。


但近期又出現像一開始一樣的感覺;覺得不開心、有想吃的東西但我會告訴自己不能吃、不想要煮飯。與此同時,我在社群上看到有人談論「身體顯化」。內容是從《金剛經》裡最廣為知人知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為出發點,向大家分享身體也是由信念創造出的實相。換言之,我想要什麼樣的身體,也能透過轉換信念來實現。(實際操作並不是易事,需要看見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並移除恐懼。)


也看到其他人回覆自己顯化成功的結果。像是得了急性腸胃炎,醫生告訴他未來幾天都只能吃白吐司、白粥等清淡的食物。他告訴自己的身體:「你們沒有生病,可以接受正常的飲食。」於是他繼續正常飲食,之後也沒有任何不舒服地自然好了。


對我來說,這是兩件很衝突的事。因為醫療靈媒告訴我們:身體本身不會生病,生病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充滿毒素、重金屬、病毒等等的環境中。是這些外來物質導致我們生病,身體從來不會背叛我們。但如果可以顯化身體,不就等於在說:疾病也是我們顯化出來的嗎?


因為無法梳理我認為有衝突的兩個概念,我和幾位不同的朋友、楓哥都討論過這個問題。才真正發現了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對我來說,我的「視界」像是一個房間。當我認識到一個新知(進到一個新的房間,比如MM)之後,這個空間對我來說是封閉的。我會認真地翻閱這個房間的所有東西。直到我又接觸到新的資訊,就像原本沒有出口的房間,突然多了一扇門。我現在的感覺就好像:站在兩個房間的中間,不確定要去新的房間看看還是繼續待在這裡,同時我又很想知道那個房間有什麼?

raw-image

「你可以去新的房間看看,不喜歡再回來就好啦?」友人們的建議。

聽起來很有道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無法想像自己可以在多個房間遊走。(這是我需要再去探究自己的地方)但好像對其他人來說很容易,他們的「視界」像是迷宮、大房子;有許多已知和未知的空間組成,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我不知道回不回的來啊!感覺我去到那個房間,這個房間就會消失。」沒錯!我的畫面裡只有一個房間。雖然我不討厭這樣的自己,但像這種時候就會感到有點困擾。因為被卡在門中間的感覺有點難受。


「你可以雙修啊!」蛤??你要講清楚ㄟ!楓哥!

「我看的小說裡面有兩種修仙的方式:一種是體修、一種是靈修。他們最後都可以成仙,而且也都很強(修體的也要修心,修仙的身體也要好)。你可以繼續幫身體排毒,同時做顯化啊!」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說好像就有說服力了?

「妳一直不讓自己吃,妳不開心,身體也不會開心啊!不是身心靈都要顧到嗎?」對阿!為什麼不行?我在怕什麼?為什麼我想吃薯餅起司蛋餅想了兩天,可是我卻不讓自己吃?


「我怕我一旦開始吃那些東西,身體又像以前一樣不好。」出現了!我的限制性信念。

「妳又不是每天都吃,妳只是偶爾想要吃一點。妳一樣會繼續排毒啊!其他時候也吃的健康啊!為什麼要怕?」

「因為以前真的很不舒服啊!」突然想到朋友問我:你覺得身體要多好才是好?


我突然意識到害怕身體不好,表示我活在舊的「劇本」裡;我不相信自己的身體是有力量的、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還是覺得自己的身體很不好。當我發現我原來是在恐懼的時候,那股被限制的感覺消失了。


「⋯⋯會不會是我那時候真的吃太多了?」還沒MM之前,我一天吃超過5顆蛋。雖然我從國中做健康檢查開始,到22年最後一次體檢都有膽固醇的問題。而且每次的數字都越來越高。但我當時相信「蛋不會造成膽固醇問題」同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膽固醇會有問題。尤其最大的迷思就是:我明明這麼瘦?(學習MM之後知道肝臟問題才是主因,跟體型無關。蛋沒有直接影響,卻是很大的間接因素。)

「一天5、6顆是真的滿多的⋯⋯」楓哥一直堅信什麼都可以吃,但要節制。


話說回來:身體要多好才是好?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朋友說他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就很好,不用像以前一樣吃一大堆藥,也不會動不動就生病。雖然身體還有一些症狀,但是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這樣他就很滿足了。他相信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上禮拜去諮商的時候,也和諮商師討論這個問題。綜合我與他分享的內容以後,他給予我的回饋是「不論用哪一種方式(MM、顯化等等),都是讓我們和身體有更多對話、更深的連結。因為我們平時很少會去注意到身體的感受、細微的變化,比較常用大腦去判斷。」不論從身體覺察還是從靈性覺察,都是開始關注身體的方式。都很好。


我很喜歡從和不同人的對話中梳理自己的想法和找到答案的感覺。昨天在社群上看到能夠總結我這一段時間的想法、簡單好懂的一篇文章;簡言之:沒有落實身體的覺察,基本上不可能覺知到潛意識的運作與信念。因為身體比起大腦會接收到更多訊息,尤其是潛意識的層面。只有不斷層層剝開自己、深入潛意識中的創傷,才能療癒進而轉化,並進一步的改變所謂的命運。


這樣說我就懂了。不論是從心靈層面還是身體層面下手,最終的目的都是認識更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的每個樣子、療癒並且真正活在自己想要的生活裡。昨天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實實在在地走過這段路程。21年初,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決定不要再用衣服遮掩肉肉,於是透過運動改變體態。然後發現,改變的不只是體態,也改變對於自己和人生的心態。

4會員
6內容數
試著儘量還原當時的情況和心情,藉由抒發的過程理解、包容、原諒過去的自己,和她和解,完整此生的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的人生回憶錄 的其他內容
「妳要不要做我女朋友?」J在只剩下我和他的飯廳問我。 當時我還不太懂女朋友是什麼意思,至少⋯⋯我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前陣子很夯的一句話測T人還是F人;用一句「我心情不好買了一個麵包。」來測試。如果對方關心你為什麼心情不好,就是F人。問你買了什麼麵包的是T人。 (F指的是思考方式更注重感受;T則是更注重邏輯。)
有人說真正要自殺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而自殘的人,其實是想活下的人。
去年接近年末,楓哥覺得我們的伙食費太高了,每個月去超市刷的卡費都要一萬多,讓我想辦法省省錢。剛開始我覺得很困難,哥說可以少吃點肉。那可能好辦多了!
「妳要不要做我女朋友?」J在只剩下我和他的飯廳問我。 當時我還不太懂女朋友是什麼意思,至少⋯⋯我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前陣子很夯的一句話測T人還是F人;用一句「我心情不好買了一個麵包。」來測試。如果對方關心你為什麼心情不好,就是F人。問你買了什麼麵包的是T人。 (F指的是思考方式更注重感受;T則是更注重邏輯。)
有人說真正要自殺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而自殘的人,其實是想活下的人。
去年接近年末,楓哥覺得我們的伙食費太高了,每個月去超市刷的卡費都要一萬多,讓我想辦法省省錢。剛開始我覺得很困難,哥說可以少吃點肉。那可能好辦多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冬日,即使是位居熱帶、亞熱帶的台灣,依然要注意寒氣傷人體正陽保衛力。留意保暖,易忽略的肩頸、後背、腰、腿部位,特別是家中的老年人。       由於,寒氣易傷血氣,所以冬季多筋骨、關節、心血管等方面的問題。 ➤ 常見的藥膳湯品 & 食補         在台灣非常普及的冬季藥膳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遇到需要做一些人生重大決策的時候,覺得好難!?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最近為一個營運中的網站做更換系統的決策的過程。喜歡我的內容嗎?請點擊讚好並追蹤蘇菲聊電商,不錯過更多自由工作著的實用工作建議!   這星期在緊張忙碌地籌備我的國際網店聖誕節行銷計劃的過程中,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我陷入了深
Thumbnail
我每次旅行必帶的個人物品: 牙膏&牙刷 毛巾 拖鞋 前面兩者是過往本來就會自己帶的物品,最近這一年才加入了拖鞋。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以前會喜歡拿酒店的拖鞋回家,但後來發現,酒店的拖鞋並不舒服,也不好穿,拿回家穿也不過穿個一兩天就不能穿了,不過這也不是我真正開始想要自己帶拖鞋的主要
Thumbnail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多達換個新方式跟大家介紹英文小知識哦🥳 每個星期會為大家帶來日常英文、商業篇和潮語篇各一個✌️ 讓想要學習不同種類英文的大家都可以活學活用,而且都是簡單的單字配例句💕 記得每星期都來看看哦👀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導演阮鳳儀的自傳性作品,整部電影細膩的描述了家庭的日常,以及面對衝突之間不同家庭角色之間的情緒應對。我喜歡這部片的畫面有一種沈靜的美,沒有太多的配樂,反而更能靜下來感受角色的心境,而片中角色面對事情的態度和情緒用語,其實也呼應了多數台灣家庭的日常。
Thumbnail
『我們的員工就有十多個人確診,送去隔離治療完後就沒事了!』劉叔叔對爸爸說。  年初,在美國做生意的劉叔叔趕回台灣,他的父親因長年疾病發作送醫。爸爸前往探病時,劉叔叔剛完成台灣隔離,雲淡風輕的態度,不知道是天性樂觀還是美國人對肆虐全球的病毒漸漸麻痺了? 五月份,台灣疫情爆發,每天確診數沒多久三級警戒
Thumbnail
「曾經有想過以什麼方式傷害自己嗎?」 「有,割手。」 「會有自殺的念頭嗎?」 「會。」 「有想過用什麼方式嗎?」 「上吊和跳樓。」 這是在一次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時的對話。 我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嘗試過割手或自殺什麼的,後來才發現我說了謊。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冬日,即使是位居熱帶、亞熱帶的台灣,依然要注意寒氣傷人體正陽保衛力。留意保暖,易忽略的肩頸、後背、腰、腿部位,特別是家中的老年人。       由於,寒氣易傷血氣,所以冬季多筋骨、關節、心血管等方面的問題。 ➤ 常見的藥膳湯品 & 食補         在台灣非常普及的冬季藥膳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遇到需要做一些人生重大決策的時候,覺得好難!?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最近為一個營運中的網站做更換系統的決策的過程。喜歡我的內容嗎?請點擊讚好並追蹤蘇菲聊電商,不錯過更多自由工作著的實用工作建議!   這星期在緊張忙碌地籌備我的國際網店聖誕節行銷計劃的過程中,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我陷入了深
Thumbnail
我每次旅行必帶的個人物品: 牙膏&牙刷 毛巾 拖鞋 前面兩者是過往本來就會自己帶的物品,最近這一年才加入了拖鞋。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以前會喜歡拿酒店的拖鞋回家,但後來發現,酒店的拖鞋並不舒服,也不好穿,拿回家穿也不過穿個一兩天就不能穿了,不過這也不是我真正開始想要自己帶拖鞋的主要
Thumbnail
「從沒想過離開宜蘭,更沒想過會堅持陶藝。」談起一開始接觸陶藝的過程時,「手腳日常」創辦人江旳倢說。 在21歲那年創業,品牌成立至今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江旳倢分享到一開始只是基於想留在家鄉的心,「如果在宜蘭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多達換個新方式跟大家介紹英文小知識哦🥳 每個星期會為大家帶來日常英文、商業篇和潮語篇各一個✌️ 讓想要學習不同種類英文的大家都可以活學活用,而且都是簡單的單字配例句💕 記得每星期都來看看哦👀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導演阮鳳儀的自傳性作品,整部電影細膩的描述了家庭的日常,以及面對衝突之間不同家庭角色之間的情緒應對。我喜歡這部片的畫面有一種沈靜的美,沒有太多的配樂,反而更能靜下來感受角色的心境,而片中角色面對事情的態度和情緒用語,其實也呼應了多數台灣家庭的日常。
Thumbnail
『我們的員工就有十多個人確診,送去隔離治療完後就沒事了!』劉叔叔對爸爸說。  年初,在美國做生意的劉叔叔趕回台灣,他的父親因長年疾病發作送醫。爸爸前往探病時,劉叔叔剛完成台灣隔離,雲淡風輕的態度,不知道是天性樂觀還是美國人對肆虐全球的病毒漸漸麻痺了? 五月份,台灣疫情爆發,每天確診數沒多久三級警戒
Thumbnail
「曾經有想過以什麼方式傷害自己嗎?」 「有,割手。」 「會有自殺的念頭嗎?」 「會。」 「有想過用什麼方式嗎?」 「上吊和跳樓。」 這是在一次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時的對話。 我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嘗試過割手或自殺什麼的,後來才發現我說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