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不是天生的,那是怎麼來的?《艾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所有的小嬰兒,都是天真無邪的小生物,但是愈長大卻是變的讓大人頭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了《艾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或許會有答案。


艾德華是一個普通的小男孩,


他亂踢東西,他的家人告訴他:「你是世界上最粗魯的小孩」

他不整理房間,他的家人告訴他:「你是世界上最骯髒的小孩」....

過了幾個星期、幾個月,艾德華變的愈來愈笨拙、野蠻、骯髒、惡劣。


因為一場誤會,有人開始稱讚他的行為。

艾德華會有什麼轉變呢....


沒有人天生想當壞孩子。


孩子如果行為偏差,當然需要教育。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選擇不傷害孩子的方式。


除非本身是教育相關工作者,大部分的父母都沒有受過育兒或相關教育訓練,我是也等到有了孩子之後,才開始啃書、吸收教養知識,在育兒路上一步步修正,深深覺得在教育孩子之前,大人更應該被先教育啊!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我很推薦羅寶鴻老師的安定教養學一書,每個父母應該都要讀過。

老師說「打罵、威脅、恐嚇、講道理」都不是正向教養。


有了知識只是入門磚,實戰部分才是重頭戲,每天都在闖關、打怪,挑戰媽媽身為人類「愛」的極限,感覺自己快要可以得道升天了!


阿妮第一次聽完艾德華的故事,馬上要我再念一遍,她應該是對於艾德華180度的轉變感到好奇、而且神奇。


孩子的命運,在父母的嘴巴裡。


很多人對自己說出口的話是「沒有意識的」,如果你知道你說的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會對自己所說的話更加留意。父母的一字一句,都會輸入到孩子的大腦中,尤其在0-3歲,會形成潛意識。


如果這個世界有魔法,話語就是魔法。

因為上帝創造世界就是用「說」的,然後就成就了。


「指責」是一種對孩子的「詛咒」,然後他就真的會按照你說的,「顯化」給你看。


我聽到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你再給我XX試試看。」

明明是大人叫他試的啊!這類「反話」絕對是NG句型。如果把罵小孩的話錄下來,放給自己聽,假設自己是小孩,聽了會有什麼感受呢?


反之,用「祝福」取代「詛咒」、用「肯定」取代「貶抑」、用「提醒」取代「指責」、用「包容」取代「控制」。


分享我自己如何運用「語言」祝福我的孩子,秘訣是在「睡前」和「早上出門前」這兩個時間點,對孩子說祝福的話


為何是「睡前」和「早上出門前」呢?

因為這兩個時間是潛意識和意識的交界,把正向的話成為自我暗示,使大腦設定在「正面」信念。


晚上睡前抱著孩子:「媽媽永遠愛你,祝你有個美夢...」

早上送小孩到學校,祝福孩子:「祝你今天很快樂、祝你今天交到朋友....」

小孩帶著爸媽的祝福開啟一天,會充滿力量!


每一句話都可以成就孩子,每一句話都是孩子成長的養分,總有一天,一定會看到甜美的果實。


好孩子不是自己長大就變好,壞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變壞。每個小孩都是普通的小孩,不是壞小孩。


印度智者薩古魯談到他對女兒的教養原則,就是平等視之,父母和子女都是生命,沒有誰高誰低。

如果有一張紙,你會把它踩在地上嗎?

如果看到一個人拼命踩紙,會覺得這個人「很有事」吧。

那為何要把孩子當作紙踩在地上呢? 


幾乎每個人在童年都曾吃過大人的虧,因為父母不可能完美,而父母一定要學習去覺察自己的問題,並先處理自己的創傷,好好的關照自己,提升自己愛的能量,才有辦法把愛給孩子。


如果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能夠被好好對待、沒有傷害,世界一定會變的更美好。

邀請身為父母的你,請擁抱你的孩子,告訴他:「你是全世界最棒的孩子。」

  • ​延伸閱讀:

1、好文分享: 不曾被好好愛過的少年犯,比起處罰,他們更需要幫助─讀 《都是溫柔的孩子:奈良少年監獄「詩與繪本」教室》


2、好書分享《孩子知道你愛他嗎》(汪培挺 著)

讓孩子真真實實感受到你的愛,充滿幸福感,才算盡了作父母的責任。

如果只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或是管教孩子,孩子是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的。這本書可以給父母一些方向,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多累積愛的存摺吧!

我是阿妮媽咪,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親子共讀心得、育兒心法、親子活動、說故事等,期待與您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世界上最傷人的話莫過於他沒有家了在看完《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之後我對吳曉樂這個作者的興趣有增無減,我的直覺告訴我,她有我人生想探求的答案,或者,她很靠近我的追求的疑惑。 所以我繼續借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作者的第一本書,她的體材更像散文,我不能說它是小說,根據事實所記述應該是散文。 作者深諳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寫出
Thumbnail
avatar
温某的小日子
2024-06-02
成長中不能承受之輕。請相信孩子只是累了,不是壞了。幼兒園的畢業禮物是一個有可愛動物的書包,和幼兒園發的書包相比大了很多,原以為很夠用,沒想到是父母太天真,書包用了一年背帶就斷了,而內容量也不夠撑起每天要帶的物品與簿本。    後來另買了一個新書包,但發現也許是設計的關係,讓兒子的肩膀出現二條紅紅的痕跡,也常喊肩頸酸疼,拉鍊也莫名的壞了,無法好好
Thumbnail
avatar
棉花糖的晴天暖綿綿
2023-10-24
有時孩子做壞事,並不是心裡壞,而是沒想到後果童四心得_2 @ 2022 5/15 〔童年四班 神燈劇場 義凱班〕
Thumbnail
avatar
林觀復
2023-09-10
孩子不是不離婚的藉口,不離婚反而害到孩子?根據調查,父母感情不睦沒離婚的家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更高的機率被灌輸偏差的觀念甚至不慎走偏。反而不少離婚家庭的孩子很上進,也沒有如父母擔心那般不信任家庭或對婚姻產生陰影。孩子很聰明,就算沒說出來,一定也感受到家庭不和諧,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認為不離婚也沒關係。
Thumbnail
avatar
律師咖啡廳
2023-02-06
《沒有條件變壞的苦孩子——專訪吳吉:國小輟學不是成長的終點,而是起點》「這輩子有些苦,講都講不清楚。」眼前年過八十卻腰桿挺的比誰都直的吳爺爺,眼睛裡夾雜血絲,泛著薄薄一層淚光。深深的眼袋裡裝過淚水、汗水,和那些說起來都費力的過往。
Thumbnail
avatar
Jeana
2022-12-07
陪孩子玩遊戲不是壞事開始了我們的第一集Podcast https://player.soundon.fm/p/gaming 希望讓遊戲不再是親子之間的衝突 遊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之間的孤寂感
Thumbnail
avatar
熊簡單之家
2022-07-19
應保護情緒化孩子,而不是對孩子的不舒服過度敏感他們的父母對情緒化的孩子情緒低落或憂鬱症孩子的悲傷感到非常不舒服。父母不僅對此感到不舒服,而且根據設計,他們可能會深受其影響。
Thumbnail
avatar
守候正確邀請的PROJECTOR
2022-04-19
【人物訪談】別想定義我是誰!不是乖乖牌也不是壞孩子的木創作者—湯匙標籤化很容易片面定義一個人,即便明白這個道理,還是常常下意識將遇到的人事物物表面現象,快速歸類好,並因此感到安心。通常要透過反思,才會再檢視這個思考路徑,如何造成自己日益偏狹的價值判斷。人在視覺上,本來就不是平面的標籤紙片人,需要被理解的面向有太多了,如果無法拿掉標籤別人的習慣,那要不要試試貼一萬張
Thumbnail
avatar
好奇天線
2020-03-25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讀 文善《輝夜姫計畫》  文善對女性讀者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她針對女性寫的作品總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女性目光,比如《店長,我有戀愛煩惱》和本作《輝夜姫計畫》,無論封面、題材,到內容走向,無不吸引女性讀者買單——至少我就是乖乖掏錢買回家的那個......
Thumbnail
avatar
戲雪
2019-10-12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喚起亞洲成人社會幼時共同的痛苦記憶以愛為名的控制是愛還是施虐? 索愛?什麼是愛的模樣? 世代衝突與成人對於挫折的自省? 究竟是因為我考好成為一個炫耀品你才愛我?還是因為我只是一個完成你未竟願望的替代品?甚至是炫耀品?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深深勾起了亞洲社會成人共同的夢靨
Thumbnail
avatar
桂格
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