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六月第四週除權息標的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我在想,如果明年再回過頭來看的話

人家還會以為,這是明年6月的,因為標題沒日期

去年也有好幾篇,標題是寫7月的

人家還以為今年的,都不知道當時提的

現在變成怎麼樣了,言歸正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咕唷の投資理財心得分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02會員
344內容數
2019年重回股海也已經打滾5年了 從一個連K棒都不會看的小韭菜 學了市場上所有可以賺錢的方法 然後親自在市場裡面體會到了全部會賠錢的經歷 本來的粉絲專頁被meta給停用了 2025年我會全心全意的在這邊寫文 將我過去所學到的所有方法 廣納百川,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方法 作手的套路,全部都分享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路咕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於,下個月要披露有哪些 久違的一檔一檔打開來看,很感慨的發現 曾經被理財節目講過的標的,都慘不忍睹
我以前要寫來這裡之前我會先寫在私密社團 撰稿完之後才會複製過來,結果剛寫了700多字 因為跳離開而已,再回去,字全部不見了..... 因此,往後我直接就寫在這裡,因為方格子 有自動儲存功能,就算跳掉也有草稿 結果我忘記剛剛寫什麼了,又要重想......
這檔即將在6月13日,也就是端午節過後 台股開盤隔天要除息的個股 過去四年來,每年都是體質百分百 因為它連續賺錢,賺了10年
上個月初,跟大家聊到了109檔的KY股 月底的時候又公開地,告訴大家特別股 這個月我們來聊聊
要交易提高勝率就是要不斷地觀察與練習
你們應該有看到我之前寫的那一篇 統計的台灣上市、上櫃、興櫃 有多少公司了吧,2100多家呀 光是昨天公佈財報的,我就看了200多間 篩選出117家5月同期年增股 五月公佈營收後,有很多公司都是同期年減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上個月寫的那篇 標題為《基本面選股》的文章 請放心這一篇也
由於,下個月要披露有哪些 久違的一檔一檔打開來看,很感慨的發現 曾經被理財節目講過的標的,都慘不忍睹
我以前要寫來這裡之前我會先寫在私密社團 撰稿完之後才會複製過來,結果剛寫了700多字 因為跳離開而已,再回去,字全部不見了..... 因此,往後我直接就寫在這裡,因為方格子 有自動儲存功能,就算跳掉也有草稿 結果我忘記剛剛寫什麼了,又要重想......
這檔即將在6月13日,也就是端午節過後 台股開盤隔天要除息的個股 過去四年來,每年都是體質百分百 因為它連續賺錢,賺了10年
上個月初,跟大家聊到了109檔的KY股 月底的時候又公開地,告訴大家特別股 這個月我們來聊聊
要交易提高勝率就是要不斷地觀察與練習
你們應該有看到我之前寫的那一篇 統計的台灣上市、上櫃、興櫃 有多少公司了吧,2100多家呀 光是昨天公佈財報的,我就看了200多間 篩選出117家5月同期年增股 五月公佈營收後,有很多公司都是同期年減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上個月寫的那篇 標題為《基本面選股》的文章 請放心這一篇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開始決定規律地發表文章,是從去年的十二月開始,陸陸續續也差不多半年了,正好來到一個適合回顧的時機。 以下就簡單的列幾點,在每一項會分別列舉三條做小結當作跟大家、也跟自己聊聊天。如果你對我這段時間寫的內容、介紹的作品、更新的方式等等有其他想法,也歡迎隨時留言和我分享。
Thumbnail
從年初開始,一直沒有好好整理閱讀清單,拖延至今才發現農曆年前的事情感覺像是很遙遠的記憶了,得花些時間挖掘一下才行,變成以「季」為單位的時候,就會發現人的記憶實在不太可靠。
Thumbnail
前情提要:其實我過去有寫文章的習慣,但就是其實,不過都在其他部落格寫,今年才搬移到這邊。 為了治療我的囤文惡習XD 我決心發願:每周一篇文,即使是硬生的、亂掰的文(真愛開玩笑的me🤭 希望大家不吝嗇按讚留言訂閱開啟小鈴鐺🛎️ 你的2024/6月份過得如何呢~ 夏天的悶熱酷暑和梅雨
Thumbnail
2024.6.12 想著的事可能會忘。
Thumbnail
日記寫在哪?寫在Day One,寫在臉書,寫在每年換新的行事曆上。每天打開app,會跳出這一天有幾則條目。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或在臉書,常常提醒動態回顧。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我疑惑日子的飛逝,也忘記認識從前。當主動紀錄成為被動顯示,代表日子一去不回。於是,進入過去的今天,因為今天仍待完成
Thumbnail
日記寫在哪裡?寫在Day One,寫在臉書,寫在每年換新的行事曆上。每天打開app,會跳出這一天有幾則條目。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或在臉書,常常提醒動態回顧。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我疑惑日子的飛逝,也忘記認識從前。當主動紀錄成為被動顯示,代表日子一去不回。於是,進入過去的今天,因為今天仍待完
Thumbnail
連續七年第一篇網誌都叫紀錄,年末時回頭看看自己寫的紀錄,當做這年走過道路的回顧,意外的發現,原來年初這麼想的,原來那時充滿希望,原來我有這樣的期許...不妨今年你也幫自己寫篇紀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開始決定規律地發表文章,是從去年的十二月開始,陸陸續續也差不多半年了,正好來到一個適合回顧的時機。 以下就簡單的列幾點,在每一項會分別列舉三條做小結當作跟大家、也跟自己聊聊天。如果你對我這段時間寫的內容、介紹的作品、更新的方式等等有其他想法,也歡迎隨時留言和我分享。
Thumbnail
從年初開始,一直沒有好好整理閱讀清單,拖延至今才發現農曆年前的事情感覺像是很遙遠的記憶了,得花些時間挖掘一下才行,變成以「季」為單位的時候,就會發現人的記憶實在不太可靠。
Thumbnail
前情提要:其實我過去有寫文章的習慣,但就是其實,不過都在其他部落格寫,今年才搬移到這邊。 為了治療我的囤文惡習XD 我決心發願:每周一篇文,即使是硬生的、亂掰的文(真愛開玩笑的me🤭 希望大家不吝嗇按讚留言訂閱開啟小鈴鐺🛎️ 你的2024/6月份過得如何呢~ 夏天的悶熱酷暑和梅雨
Thumbnail
2024.6.12 想著的事可能會忘。
Thumbnail
日記寫在哪?寫在Day One,寫在臉書,寫在每年換新的行事曆上。每天打開app,會跳出這一天有幾則條目。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或在臉書,常常提醒動態回顧。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我疑惑日子的飛逝,也忘記認識從前。當主動紀錄成為被動顯示,代表日子一去不回。於是,進入過去的今天,因為今天仍待完成
Thumbnail
日記寫在哪裡?寫在Day One,寫在臉書,寫在每年換新的行事曆上。每天打開app,會跳出這一天有幾則條目。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或在臉書,常常提醒動態回顧。有時很多,有時一則也沒有。我疑惑日子的飛逝,也忘記認識從前。當主動紀錄成為被動顯示,代表日子一去不回。於是,進入過去的今天,因為今天仍待完
Thumbnail
連續七年第一篇網誌都叫紀錄,年末時回頭看看自己寫的紀錄,當做這年走過道路的回顧,意外的發現,原來年初這麼想的,原來那時充滿希望,原來我有這樣的期許...不妨今年你也幫自己寫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