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2 | 控制台上的主要情緒,決定了你是否能感覺到幸福

更新於 2024/06/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觀後心感

#以下有雷

 

 

電影結尾螢幕在跑工作人員字幕時

我跟宏爸說:「阿焦(焦慮)的配音是Lulu欸!」

妞:『焦慮是什麼?』

「呃,這個嘛.......」

「妳13歲時就會知道了!」

 

走出影廳後我思量著自己剛剛回應妞的

一個問號跑出來:

阿焦,和其他的那些豐富情緒

真的要等到13歲才會出現嗎?

 

到家後已經晚上10點多了

睡眠時間一向規律的燁已經累攤了

他躺在懶骨頭上,完全不理睬我們的呼喚

走近一看,天啊!好傳神

燁的表情、和整個身體肢勢

透露著的非語言訊息

擺明就是阿廢正佔據著燁的控制台!

 

看著眼前「阿廢版的燁」

Well...孩子還沒13歲呢

但他的控制台上

已經有阿廢、阿焦、阿羨、和阿羞了(甚至更多)

 

萊莉的主控台,領導著其它情緒的是樂樂

我不禁認為,是因為她有一個和諧的家庭

萊利的爸媽總是支持著她,也盡心陪伴

 

若是換一個場景

在一個充滿衝突、指責、甚至暴力的家庭中

那麼

為了能夠好好地保護主人

很有可能控制台上的總管

會是阿焦、阿羞、或阿恐

樂樂大概會又瘦又小…並且躲得不知到哪去了吧

 

裡面有幾幕…真的讓人觸動得眼淚直流

其中一個場景

樂樂跟阿焦說:「你不能決定萊莉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夠療癒啊

真的!請記得 #情緒不是你

#情緒也不能決定你

 

同時,話一出口後,

樂樂也反之覺察到,

其實她也一直主導著萊莉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然後,樂樂走向自我

把那個她花了13年

好不容易建構出來的自我…

拔掉了!

這時候,豐富的自我們

終於有機會通通冒出頭來!

 

然後真正有趣、也血淋淋的是,

那些自然生長出來的「自我s」裡

有許多信念,都是互相矛盾的

像是「我勇敢」和「我脆弱」

完全不同的概念,卻同時存在「自我」裡面

 

 

另一個讓人感動到不行的畫面

是當所有的情緒都退到控制台後方

一起擁抱、接納、陪伴著萊莉所有的自我,

萊莉,就有了力量了!

 

整部電影,每一個情緒都有自己的想法

也因為彼此的想法不同、調整控制台的方式不同

互相吵架、放逐、把對方關起來、甚至丟棄

但,所有的情緒們,他們的起心動念都是一樣的

他們都是想要幫忙、想要讓萊莉更好

雖然沒有一個情緒有惡意

可是只要有一個情緒因為太想照顧萊莉

主宰了控制台

反而會讓萊莉變得混亂、行為更失分寸

 

再看看萊莉爸爸、萊莉媽媽的控制台

那些相對成穩、有經驗的情緒們

可以從情緒的坐位和大小上看得出來,

他們是平等的、合作的

因此,在某一個情緒太著急著跳出來幫忙時

在適當的時候,就會有人出來提醒、適時拉住對方

讓主人不會因某一個情緒太急著反應而衝動行事

 

看到這裡實在很有嗚

#情緒是為我們服務的

#情緒也要學習放手讓主人做她自己

#情緒們有共同的目標---讓主人更好

 

.

還有一幕在較早的時間登場,

我想以它做為這篇心得文的結尾

樂樂發現13歲萊利的「家庭島」

已經退到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對,沒錯!

擋住家庭島的,

正是友誼島

 

隨著孩子越來越長大

家人在他心中他地位,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孩子們會變得在意朋友比家人更多

這是正常、也是必經的歷程

 

再回頭看看身邊可愛的燁和妞

我彷彿能看見他們已長大且越來越遠的背影

只能跟自己喊話:

要好好珍惜孩子現在還非常在意爸媽的這些年啊!

 

一輩子如果是80年(?)

真正孩子願意讓我們陪著的黃金時間

就只有10-15年

那麼…還能被孩子魯屎的這些年

難道不珍貴嗎?

在孩子長大後...我們就只能靠念舊嬤

來回憶這些我們曾經陪著孩子長大的可愛童年了

 

以Insideout 2來探索教養的話

在孩子還小的童年

控制台的主要操作者,會是那個情緒當家?

我認為跟孩子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身為父母的我們

究竟有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可以決定孩子的童年是否要快樂?

我不確定

 

但我想

別讓孩子的控制台上主宰著的是阿焦

絕對是身為孩子主要照顧者的我們

可以努力的部分----

就從父母安頓自己的阿焦開始。

 

「自我identity」從「記憶球」長出來的

七彩的記憶球,代表著

生命中曾經發生的所有帶有豐富情緒的生活事件

而「如何解讀」記憶,正是「自我」的關鍵

再推回去

你的自我意識會長的如何?

跟哪一種情緒最常當家作主,大有關係!

 

如果這是一場遊戲

有沒有破關的方式呢?

有。

看見潛意識裡長出來的信念

就有可能有意識地為自己:重建信念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或是想蛻變進化升級成2.0、3.0、4.0、...的自己

真如我們在阿德勒和薩提爾學到的一樣

要從信念下手

而情緒,是關鍵的入口。

 

整部電影還有好多非常經典的金句

這些出自不同情緒們口中的話語

都在電影的兩個小時期間

默默地撫慰了我們的心靈。

 

 

最後的彩蛋

簡短,卻非常有意思!

 

皮克斯這部神作

不僅邏輯地將心智的運作方式演譯得清楚明瞭

更感性地收攏了我們學習:認識情緒、與接納情緒

實在值得細細品味。

看完電影回程的路上

當燁因疲倦、與我們說話時口氣變得極差時

宏爸說:「看來現在是怒怒正在按按扭哦!」

我也道:「燁,可以跟你的怒怒商量一下嗎?請他按小力一點嘛!」

真的就是一部

能夠陪伴孩子學習認識情緒的好電影啊!

#Insideout2

#高小露的電影觀後心感

#腦筋急轉彎2

(圖片取自網路)

    內容總結
    腦筋急轉彎2
    5
    /5
    avatar-img
    38會員
    2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家事」 #閱讀摘要分享 1. 家事不該是一個人獨自肩負的責任 2. 做家事的人不比在外工作的人低等 3. 聘請家事服務員也是一種選項,但最好還是別把家事視為有人可以代勞的工作,因為就算雇人打掃,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都不用做家事。何況,孩子也有學習做家事的必要,若雙親看不起打理家務的工作,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對保母虐童案感到生氣、失望、心痛、無力、悲傷... 請不要再以獎賞或利益做為誘餌,讓孩子去做原本就屬於他責任內的事了! - 這個事件發展至今 我一直思考著: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則新聞報導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對於為何要虐待男童? 劉姓保母竟
    3月初到新竹 #關西國小 講課 中間有一個橋段很有趣 一位家長在我的邀請下 在台上我帶著她跟自己的感受靠近、做情緒SAGE自我照顧 練習完後我問她,感覺如何? 家長回我:「之前看書,書上也是這樣寫,都會覺得這樣講話很假、很違反人性!沒想到,情緒居然真的反而會舒緩!」 我問她,之後還願意以
    許多家長會困惑地問: 「佳均老師,有時孩子在有情緒(生氣)時,我同理孩子會“有效”,但更多時候,我的同理卻帶來反效果,孩子就會更暴氣,我到底要不要同理孩子呢?」 下次,在孩子開始有點變得歡歡、或著急時, 別急著要他冷靜! 而是要試著去理解, #誘發孩子升起情緒的因子 為何?
    如果不要逃避那些困難的對話,好好地和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談一談,你認為,你的人生,會因而有什麼不同?
    關於「家事」 #閱讀摘要分享 1. 家事不該是一個人獨自肩負的責任 2. 做家事的人不比在外工作的人低等 3. 聘請家事服務員也是一種選項,但最好還是別把家事視為有人可以代勞的工作,因為就算雇人打掃,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都不用做家事。何況,孩子也有學習做家事的必要,若雙親看不起打理家務的工作,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對保母虐童案感到生氣、失望、心痛、無力、悲傷... 請不要再以獎賞或利益做為誘餌,讓孩子去做原本就屬於他責任內的事了! - 這個事件發展至今 我一直思考著: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則新聞報導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對於為何要虐待男童? 劉姓保母竟
    3月初到新竹 #關西國小 講課 中間有一個橋段很有趣 一位家長在我的邀請下 在台上我帶著她跟自己的感受靠近、做情緒SAGE自我照顧 練習完後我問她,感覺如何? 家長回我:「之前看書,書上也是這樣寫,都會覺得這樣講話很假、很違反人性!沒想到,情緒居然真的反而會舒緩!」 我問她,之後還願意以
    許多家長會困惑地問: 「佳均老師,有時孩子在有情緒(生氣)時,我同理孩子會“有效”,但更多時候,我的同理卻帶來反效果,孩子就會更暴氣,我到底要不要同理孩子呢?」 下次,在孩子開始有點變得歡歡、或著急時, 別急著要他冷靜! 而是要試著去理解, #誘發孩子升起情緒的因子 為何?
    如果不要逃避那些困難的對話,好好地和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談一談,你認為,你的人生,會因而有什麼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我直接說結論:【腦筋急轉彎2】是一部沒有給前作丟臉的作品!延續著【腦筋總動員】將情緒被擬人化、成長被視覺化,充滿想像力的視覺,呼應共通成長經驗,【腦筋總動員2】的觀影過程,讓人看到久違的皮克斯「Make Me care」的說故事技法及精神。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接連兩天看了《腦筋急轉彎》的首集和續集,首集建立出令人驚嘆又完整的情緒世界觀,然而,其中讓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這五種情緒真的能夠控制住萊莉嗎?當他們將手放到控制台上,就能把所屬的情緒傳遞至外頭,展現萊莉的喜怒哀樂,相當直觀簡單易懂,但我認為人並非如此,總有些時刻,情緒甚至無法掌控我們。這個疑問直在續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在上映前二天才發現,原來..腦筋急轉彎出2了!那身為Pixar與Disney多年來的忠實觀眾肯定是不能錯過的,尤其是腦筋急轉彎! 整體度來說,今年的第二部,依舊相當值得爸爸、媽媽帶小朋友一起前往觀看。除了假日的放鬆外,也可以讓小朋友們稍稍了解人類在成長下所面臨的更多「複雜社會」與 「複雜情緒」!
    Thumbnail
    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Thumbnail
    9年前的首集是皮克斯進入10世代後最強的原創作品,相隔9年續集歸來,作為皮克斯繼《玩具總動員4》後最令人期待的新作,所幸9年的等待不負期待,在首集的驚人創意下擴充大腦世界觀,延伸出更多情緒探索,毫無疑問是疫情後皮克斯完整重振雄風的大銀幕回歸作。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全然避免情緒的干擾,透過理性和量化的方式來做決策?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2015)給我們一個獨特的視角來反思這個問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我直接說結論:【腦筋急轉彎2】是一部沒有給前作丟臉的作品!延續著【腦筋總動員】將情緒被擬人化、成長被視覺化,充滿想像力的視覺,呼應共通成長經驗,【腦筋總動員2】的觀影過程,讓人看到久違的皮克斯「Make Me care」的說故事技法及精神。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接連兩天看了《腦筋急轉彎》的首集和續集,首集建立出令人驚嘆又完整的情緒世界觀,然而,其中讓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這五種情緒真的能夠控制住萊莉嗎?當他們將手放到控制台上,就能把所屬的情緒傳遞至外頭,展現萊莉的喜怒哀樂,相當直觀簡單易懂,但我認為人並非如此,總有些時刻,情緒甚至無法掌控我們。這個疑問直在續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在上映前二天才發現,原來..腦筋急轉彎出2了!那身為Pixar與Disney多年來的忠實觀眾肯定是不能錯過的,尤其是腦筋急轉彎! 整體度來說,今年的第二部,依舊相當值得爸爸、媽媽帶小朋友一起前往觀看。除了假日的放鬆外,也可以讓小朋友們稍稍了解人類在成長下所面臨的更多「複雜社會」與 「複雜情緒」!
    Thumbnail
    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Thumbnail
    9年前的首集是皮克斯進入10世代後最強的原創作品,相隔9年續集歸來,作為皮克斯繼《玩具總動員4》後最令人期待的新作,所幸9年的等待不負期待,在首集的驚人創意下擴充大腦世界觀,延伸出更多情緒探索,毫無疑問是疫情後皮克斯完整重振雄風的大銀幕回歸作。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全然避免情緒的干擾,透過理性和量化的方式來做決策?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2015)給我們一個獨特的視角來反思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