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十一合集(十一)-宗師管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一代宗師管寧來了。

身為魏書十一的最後一章,特別長也是合情合理的。不過管寧傳其實夾帶了不少人物就是。沒關係慢慢看。

就像我們前面提過不少次的,管家是齊地一等一的大族姓。管寧跟邴原一樣,也是死了爸爸的。不過他的親戚就很多來送前慰問的。

十六歲的管寧,當然是不收啦。

除了很有氣節之外,管寧本身更是又高又帥的類型:長八尺,美須眉。

他跟邴原華歆一起去遊學,這個之前提過了。而陳壽很黑心的只強調他們跟陳群的阿公很好。這三人對曹操劉備而言略長,對陳群的阿公來說就是晚輩了。

一直到前往遼東避難之前,管寧基本都跟邴原混在一起。如果採用邴原是黑道大哥的設定,管寧基本上就是他的關羽。然而,邴原雖然很有德行,但不像劉備那樣善下人。說白了,管寧對他並不死忠。

由於邴管有威名,遼東公孫度當時是一個好生接待。但跟一直想要返回中原,或做一番大事業的邴原不同,管寧決定獨自北上,表示既沒有要回去,也沒有要跟公孫度好。

也是有一批人認為管寧更棒,後來慢慢搬去跟他住在一起的。

這邊陳壽簡單寫,就要進注解了。管寧倒不是用別傳,而是《傅子》的內容。傅子的本名是傅玄,爸爸是傅幹,玩光榮三國志多少會知道這個打醬油的。

就說我們看邴原的時候知道,邴原是給了公孫度一些「主意」。也許跟建立制度和興學有關。但管寧就是聊一些經典,不談世事。

上面提到他在北部聚集了一些人,管寧也沒有像邴原那樣搞學校,只是單純的教授人們禮儀,講講詩經書經的故事。如果有讀書人來求見,管寧才會跟人家聊上幾句。

管寧的小城裡,原本人們常常為了打井水而爭鬥。管老師就自己準備了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的先把水打好放在那,讓人們來了就可以直接取走。

有人的牛到管寧的田裡搗亂,他也不生氣,只是好好安撫牛牛,帶去陰涼處請牛牛吃飯,等主人來領。

人們感念於管寧的德行,很快的就不再互相爭吵。如果不小心冒犯了他人,也會先自承錯誤。

整一個以德化民。

欸這是客氣說,管寧其實只是沒有軍隊,不然已經是一城一國之主了。

而這邊也提到了邴原本傳隱而不顯的真面目。

「邴原性剛直,清議以格物。」

邴原傳最後一篇有說,曹操陣營唯一跟他合得來的就是張範。「恬靜樂道」的張範。

好,首先「清議」其實就是「月旦評」的本來面目。月旦評是許劭在每月第一天(月旦)發表人物品評的一個活動。

實際上東漢士人,原本就會進行「清議」,來討論時政與政治人物的得失。但你也看到了,邴原的清議是為了「格物」。大致想像起來,邴原應該會選擇一個主題讓大家進行討論,目的是窮究真理。但過程就像清議一樣,涉及到政治跟官員的部分--這點讓公孫度的員工們感到害怕。

畢竟邴原十分得到老闆敬重,討論又很不避諱,一旦被掃到,輕則回家吃自己,重了只怕連腦袋都不保。

那這邊同時也凸顯出,邴原跟張範其實都是「求道」之人。如果說方士比較接近神棍,那他們應該是偏向科學家的類型,嘴砲科學家,簡稱哲學。

這兩個哲學家對曹丕有多少影響,那也是難說得很。

且講邴原的事業在遼東越是蓬勃發展,其實也就越是危險。管寧身在局外看得明白,就去勸邴原離開遼東。

邴原離開之後,公孫度也過世了。(建安九年左右,曹操打進鄴城)繼承人公孫康想要繼續發展父親未竟的「王業」,也知道現在只能靠管寧。但他始終不敢去請管寧來談這件事。

我們知道,回青州的邴原,響應了曹操的徵召。公孫康也決定獻上袁尚的人頭,與曹操結盟。當遼東已經成為自己人,曹操自然不會放過管寧這種宗師級人才。

可公孫康雖然各種畏首畏尾,卻決定壓下曹操的這道命令。於是,管寧得以一直在遼東安居。等到公孫康過世,遺命弟弟公孫恭代管遼東,管寧就開始知道事情不對勁了。

傅子說管寧認為「廢嫡立庶,下(公孫淵)有異心,亂之所由起也」。所以決定回返中國。這有點幹話,法理上公孫康既然已經歸漢,本來就應該由朝廷指派遼東太守接班人。以管寧的性格,判斷遼東之後會復叛朝廷才是個理。

一說管寧乘船回去時遭遇暴風,同行船隻都沉沒了,只有他的船平安到達一座無人小島,避過風雨。

同樣幹話看看就好。

傅子還說,管寧在遼東住了三十七年,基本上邴原帶他們去就是西元189年左右:董卓入京孔融才會去當北海相。就當三十七為虛,管寧回來也已經是曹丕的黃初六年或七年,曹丕要死了。

這邊陳壽則是寫:「黃初四年,詔公卿舉獨行君子,司徒華歆薦寧。文帝即位,徵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公孫恭送之南郊,加贈服物。

黃初四年後面寫文帝即位,很明顯的錯誤。但要說本應寫明帝,後面卻又有一句:「明帝即位,太尉華歆遜位讓寧」。

所以其實單純把文帝即位的「即位」拿掉就比較通。

那我也常常說,三國志跟注有兩方記錄時,通常是「兩個都對」。有問題的話裴松之會寫。也就是這邊的情況大約是,曹丕黃初四年,華歆舉薦了管寧。然後審核文書走起,遼東接旨準備,等管寧要回國時已經黃初六年了。

而管寧其實不想回來當官:他回到青州之後就託病了。

意思是管寧的主要目標還是「逃離會出事的遼東」。

史書們之所記上這個動機,則是因為管寧活到司馬懿討伐遼東之後。

這個完全遠離三國的管寧,到底有甚麼重要?其實一開始就說了。

魏明帝曹叡登基之後,太尉華歆表示自己要退休,山野賢者管寧可以替代自己。而魏書十一背後的大組長陳群,也在這時候上書了:「管寧不來沒關係,以前荀爽跟鄭玄都是先在家封官的,我們就這麼做,對於整個風氣一定有正面的幫助!」

於是,曹叡就比照漢末荀爽的規格,封管寧為「在家光祿勳」。

糟糕,我好像破關了。其他頂多就是資訊比對。裴松之注陳群的這個上書真是太點睛之筆了。

我說直覺:陳群正在「指鹿為馬」。(誇張的說法,看你能不能體會。)

也就是:「我說這個人的德行可以當三公,你就要相信我」。

即使管寧沒有任何的行政經歷。


沒錯,這是一個「超跨級舉薦」。

察舉都是要有實務評核的,並不是平民舉孝廉就當大官,要有郎官或吏的身分才能舉孝廉的。

而陳群他們的其最終目的也很單純:要皇帝屈服於九品中正制的標準之下。

這個人好不好,能當多大的官。

這隻動物是鹿還是馬。

由我說了算。

avatar-img
260會員
913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邴原跟曹操不算合得來,但曹操仍決定重用他,作為曹丕的監督人。 只因邴原所奉的信條,對於「父子之爭」來說,十分重要……
王脩一開始很配合孔融,但後來決定趕走孔融。同樣是被孔融舉薦上來的邴原,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魏書十一是一個關於世族力量的大篇章,前面七人都看過了,現在來到第八跟第九人:北海朱虛的邴原跟管寧。邴原對一般三國讀者來說,不算是有名人。某方面來說,他也算是被陳壽給打壓了。 按照邴原的家傳,他其實是一個可以跟鄭玄齊名的北海大儒。不過陳壽用「一方豪俠」的角度來寫邴原。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魏書十一,第五人,田疇。這我以前倒是有讀過,現在看來,陳壽把他放在中間很妙。 這裡的重點會放在田疇拒絕曹操的封爵,進而引起的討論與風波……
邴原跟曹操不算合得來,但曹操仍決定重用他,作為曹丕的監督人。 只因邴原所奉的信條,對於「父子之爭」來說,十分重要……
王脩一開始很配合孔融,但後來決定趕走孔融。同樣是被孔融舉薦上來的邴原,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魏書十一是一個關於世族力量的大篇章,前面七人都看過了,現在來到第八跟第九人:北海朱虛的邴原跟管寧。邴原對一般三國讀者來說,不算是有名人。某方面來說,他也算是被陳壽給打壓了。 按照邴原的家傳,他其實是一個可以跟鄭玄齊名的北海大儒。不過陳壽用「一方豪俠」的角度來寫邴原。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魏書十一,第五人,田疇。這我以前倒是有讀過,現在看來,陳壽把他放在中間很妙。 這裡的重點會放在田疇拒絕曹操的封爵,進而引起的討論與風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段上清殺死了王老五,卻也知道自己哥哥的真相。
Thumbnail
《一代宗師》十一年了。之後王家衛沒有導演新的劇情長片,但那一片武林,沒有停在原地。回回看,都持續搬演著人生,家國,天下,多變的表象與不變的本象。從古到今。雖說千古無同局,然而春去秋來,看著又都像一台雷同的戲。
Thumbnail
雙神會面後,宋神宗立即授王安石翰林學士兼經筵侍講,換句話說,王安石成了皇帝的國政+學術指導教授。 王安石學問豐厚,口才一流,無論宋神宗問什麼問題,王安石都能對答如流且發人深省。沒過多久,宋神宗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思想逐漸同步。 宋神宗愈來愈想重用王安石,不只是因為他信奉「安石教」,還因為反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不管遇到什麼,都能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跟人合資做生意,貪心多拿利潤的人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有很多餿主意的創意家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職下台的失意者 但最後因為鮑叔牙,成為一人之下的宰相 這就是關鍵人脈的威力!!
學堂裏的先生只有一位,叫做張景林,而且學堂裏授課也都是由先生一個人教的。 旁人都覺得先生厲害,什麼都懂。但任小粟一直都有疑問,都說術業有專攻,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張先生也不可能全知全能吧? 任小粟與旁人向來都不太一樣,他看問題的時候很喜歡反思,後來聽張先生講課才知道,這叫辯證的看待問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段上清殺死了王老五,卻也知道自己哥哥的真相。
Thumbnail
《一代宗師》十一年了。之後王家衛沒有導演新的劇情長片,但那一片武林,沒有停在原地。回回看,都持續搬演著人生,家國,天下,多變的表象與不變的本象。從古到今。雖說千古無同局,然而春去秋來,看著又都像一台雷同的戲。
Thumbnail
雙神會面後,宋神宗立即授王安石翰林學士兼經筵侍講,換句話說,王安石成了皇帝的國政+學術指導教授。 王安石學問豐厚,口才一流,無論宋神宗問什麼問題,王安石都能對答如流且發人深省。沒過多久,宋神宗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思想逐漸同步。 宋神宗愈來愈想重用王安石,不只是因為他信奉「安石教」,還因為反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不管遇到什麼,都能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跟人合資做生意,貪心多拿利潤的人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有很多餿主意的創意家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職下台的失意者 但最後因為鮑叔牙,成為一人之下的宰相 這就是關鍵人脈的威力!!
學堂裏的先生只有一位,叫做張景林,而且學堂裏授課也都是由先生一個人教的。 旁人都覺得先生厲害,什麼都懂。但任小粟一直都有疑問,都說術業有專攻,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張先生也不可能全知全能吧? 任小粟與旁人向來都不太一樣,他看問題的時候很喜歡反思,後來聽張先生講課才知道,這叫辯證的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