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可以說是我近年來最推的一部電影。(上一部可能是媽的多重宇宙吧)
我認為「期待感」也是影響觀影體驗的重要一環。常常有電影因為各種原因,有極高的讚譽,卻只為我帶來滿滿的失落感(例如:Barbie芭比)。因此我簡單看過Inside Out的預告後,便在一個陽光熾熱的午後,自己去了電影院。
而當時買票的人潮讓我先受到第一次的震撼。我沒想到這部電影能帶來如此盛況,尤其還是「動畫」。
(以下進入涉及電影內容的心得,大家斟酌觀看喔~)
腦筋急轉彎2是相隔9年的續作,卻再次締造神話。前作透過交叉描述「人類女孩萊莉遇到的困境」以及「萊莉的五種情緒在虛幻的頭腦世界中如何影響到現實」,來推動故事。並讓觀眾們理解到「憂憂(憂傷的情緒)」存在的意義
有些人會壓抑憂傷,因為人們認為那是負面情緒。我們忙著讓自己快樂起來,卻忽略了我們是需要憂傷的。
這次的續作大膽選擇了青春期作為主要切入點。這個時期的人們,正在形塑自我,正經歷無數成就及挫敗。
如同電影開頭那小巧的「家庭島」對比氣派的「朋友島」。對青少年而言,比起家人之間的情誼,有時候「我是誰?」、「別人是怎麼看待我的?」成為了更重要的事。
這邊借用了飽妮的影片標題。因為這正是我在看電影時的一大體悟,如果我的青春期,有這麼一部解析情緒的電影該有多好?
片中沒有「反派」,所有情緒都是為了「萊莉」存在的。
或許在「焦焦(焦慮)」的操作下,萊莉變得「不像自己」,變得不再永遠快樂。
但就像毛蟲羽化成蝶,這都是成長。隨著不同情緒的出現,我們開始要學著deal with it。
就像飽妮在影片中提到,觀影過程中會為萊莉捏把冷汗,覺得「你真的要這樣?」「OMG這樣場面會很難看…」,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經歷過那段充滿尷尬回憶的青春期,這通常也是黑歷史最多的一個時期。
劇情中有一段,教練把大家的手機沒收,萊莉選擇以搞笑的方式應對,卻把氣氛弄得更尷尬。我看到那邊的時候只覺得窒息,完全不能想像如果是發生在我身上,我當下會有多想死。
在電影的最後,在各方的壓力下萊莉逐漸喘不過氣,但隨著腦中的焦焦被安撫,萊莉開始接納全部的自己,她慢慢的深呼吸。
那個瞬間,我發現,我正跟著萊莉吐納。
Every part of her make who she is.
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最一開頭便向所有觀眾介紹了本集的「寶物」,也就是萊莉的信念系統。過往的經歷一點點發芽,編織成現在的萊莉。而這也是這次故事衝突的最大導火線。
以往佔據領導地位的樂樂,開始無法應付萊莉的青春期,所以焦焦決定親自出馬。於是焦慮放逐樂樂、憂憂、驚驚、厭厭和怒怒,率領新情緒佔據了萊莉的大腦,用焦慮記憶餵養萊莉的信念系統,期望長出新的信念,直到萊莉再也無法負荷。
而樂樂一行人也展開旅途,期望尋回原本的萊莉。旅途中,大家逐漸發現樂樂的不足及不易,單純的快樂,沒辦法應付長大後複雜的世界。
此時的我完全沒有意識到,電影已經在為最後的主旨埋下伏筆。
到了劇情的尾聲,樂樂一行人完成了他們的旅途,在我以為他們要把信念換回來時,樂樂告訴焦焦:「Every part of her make who she is.」。這時的我才恍然大悟。他們挾「情緒泥石流」衝回總部,就是為了這個!
所有難堪的、尷尬的、想遺忘的記憶,也都是造就萊莉這個人的重要養分。
那個瞬間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電影主旨:「擁抱全部的自己」。
最後來談談電影的結局
可能是因為這畢竟是孩童向的電影,因此選了個快樂大結局也無可厚非。
但身為成年人,還是惡劣的天蠍座,其實我更希望,結局時萊莉原本的兩位朋友不再出現,因為這更「現實」。
學生時期的朋友就是基於地緣、共同經驗(同一堂課、同樣的教室…)才會成為朋友。去不一樣的高中的確是友情無法維繫的一大原因。
因此看到結局,萊莉還是常和兩位朋友聯繫,不免生出一些「阿…童話…」的感慨。
筆者的話:
我熱愛看電影,因為我享受走出影廳時,那種有好多話想說的感覺。
Kim Thinkabout分享電影心得,下部影視作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