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系列心得 - 療傷之書

電子書系列心得 - 療傷之書
不完美是成就更美好的自己的助力,而非阻力。
我們常被教育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彷彿人生容不下一絲一毫的缺陷。然而,當我們陷入人生低谷時,那些看似勵志的「雞湯」反而成為一種巨大的壓力。
這句話,正是我在人生低潮期翻開這本「療傷之書」時,內心最深刻的共鳴。這本書不鼓勵你馬上奮力向前衝,它懂得那些傷口尚未癒合時,卻又被要求強行振作的巨大衝突感。
它教我的第一課是:請允許自己心煩意亂。
承認低谷:允許心靈的頹廢與療癒
這本書最溫柔的力量在於,它不給予空泛的安慰,而是給你「停下來」的權利。
「你在低潮時,要允許自己心煩意亂、頹廢,盡情體驗你的感受,不做任何抗拒。」
很多人在低潮時會陷入自我苛責的循環:「我不該這麼沒用」、「我必須立刻振作起來」。然而,這本書告訴我們,抗拒負面情緒,只會延長療癒的過程。我們需要像對待生病的孩子一樣,溫柔地對待那個受傷的自己。
當你允許自己心煩意亂、允許自己躺平頹廢時,就等於對時間投降,相信它能發揮作用。因為: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順流和療癒也會幫助你找回平靜。記住了,絕對會漸入佳境。」
這是一個承諾,一個溫柔且堅定的承諾。
擺脫「完美陷阱」:完成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走過低潮,我們需要找回前進的動力,但這動力不是來自「完美主義」,而是來自「行動主義」。
「我們追求的是進步,而不是完美。不要過度著迷或專注小細節,完成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作為專業工作者,我們都很容易陷入「完美陷阱」:為了避免失誤而遲遲不敢發布、為了追逐 100 分而讓進度停滯在 80 分。這本書提醒我,真正的成長是:先完成它,讓它從零變成一。
每一次的完成,無論多麼粗糙或不完美,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累積。而正是這些不完美的小進步,最終會匯集成更美好的自己。
自愛的力量:鏡中的那個人
最終,這本書將療癒的焦點拉回了「自愛」。
「珍惜你的人生,相信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多愛自己一點,相信你的心。」
我們總在外在世界尋求肯定,尋求愛。然而,這本書點出了一個殘酷卻又溫暖的真相:
「這輩子影響你最深的人就是鏡中的那個人。」
當你開始對鏡中的自己慷慨、溫柔、信任,而不是不斷批判時,你的人生才能真正發生轉變。療傷的過程,就是學習將對他人的愛,收回給予自己的過程。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了呢?
這本是我真心推薦給所有人的心靈指南。它既能給你勇氣,讓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也能教你善待自己,給你一個喘息的空間。
在追求進步的同時,也請記得問自己:
謝謝你們看到這邊,可以幫我點個愛心、留言和我分享你們的想法,
也歡迎追蹤我,這樣就不會錯過任何一篇文章~
你的每一個愛心都是對我寫作大大的鼓勵~ ❤️
想看看我的日常,歡迎追蹤我的IG:@脩奕
單看文章很無趣,歡迎搭配我的YT:@脩奕夏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