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茶香,手沖茶的匠心之旅—村掌手沖茶專門店

細品茶香,手沖茶的匠心之旅—村掌手沖茶專門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蔡雨涵和Amy是村掌手沖茶專門店的創辦人,分別擁有營養系和設計專業的背景。兩位創辦人致力於向全球推廣台灣茶品,希望讓更多人品嚐到地道的台灣茶。在堅持品質方面,他們秉持自己的理念,堅決不使用香精和香料,致力於打造最純正、原汁原味的台灣茶品。

raw-image


茶香傳承,一杯有原則的茶

雨涵出生於南投炭寮,是一位茶葉產業的第三代傳人。擁有營養學的專業背景,雨涵不僅希望能夠推廣正宗的台灣茶,同時也期望透過她在營養學領域的專業知識,讓更多人能夠品嚐到最健康、原汁原味的茶品。

第一個品牌最初取名為「炭之癮Tea Addict」,最初的概念是希望將台灣茶葉推廣至全球,因此品牌英文名稱中的「Tea Addict」,其中的Addict帶有上癮之意。然而,Addict一詞有些負面的涵義,類似藥癮或酒癮的概念,因此雨涵在前面加上了Tea,期望讓人們著迷於品嚐茶的美好。然而,推廣幾年後,發現這個概念並未完全貼近年輕人,且茶葉的口味相對主觀。因此,在今年成立了「村掌手沖茶專賣店」,希望能更貼近不同年齡層的客戶,提供更廣泛的茶飲選擇。

raw-image


手沖台灣茶的全新滋味

Amy提到台灣人手搖飲的需求量很高,並且發現很多人在手搖飲上還是會在無糖,有些客群不想喝水,比較喜歡喝有味道的飲品,但是又顧慮到健康所以選擇無糖。而市面上,Amy直言大家應該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並且也願意提供品質更好的無糖茶品。

雨涵強調茶品的受眾並不受限於特定年齡層,甚至納入了小朋友在內。雖然主要受眾集中在17至35歲的年齡層,但她們也考慮到了一些媽媽的疑慮,認為小朋友可能不能喝茶,擔心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因此,在村掌手沖茶的茶品系列中,特別開發了無咖啡因的茶品,讓小朋友也能夠有不同的選擇。

村掌手沖茶的茶葉經過碎末狀的處理,這樣的製程不僅讓茶葉可以迅速以手沖方式泡出,甚至泡出來的茶品口感仿若現泡,味道宛如使用傳統壺沖泡的茶品一樣。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有更好品質和口味的選擇。同時,透過手搖飲的方式,將茶葉融入人們的生活,甚至讓「泡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Amy也強調泡茶不僅僅是老年人的活動,更是一種讓人靜心沈澱的方式。

raw-image


堅持無添加的純粹滋味

村掌手沖茶堅守著自己的品質理念,特別強調不使用香精和香料。雨涵進一步指出,品茶是一種極具主觀性的體驗,並且他們不會因為客人覺得不好喝而感到不悅。這也強調了他們對於提供純粹原汁原味的台灣茶品的承諾,同時尊重每位客人對於茶的個人口味感受。

雨涵也分享了一段故事。在疫情期間,她參與了圓山花博的市集攤位。當時,有一位客人詢問是否可以試喝,但由於疫情防控措施,無法提供試喝服務。客人進一步問及是否有試喝包,雨涵表示這次未攜帶試喝包,客人感到遺憾。客人提到隔天即將前往挪威,於是雨涵大方地送給了這位客人一包帶回去試喝。

令人驚喜的是,在半年後,這位客人透過粉絲專頁聯絡上雨涵,並訂購了每一種口味的茶品,要求寄送至挪威,且願意支付相應的運費。雨涵感到非常驚訝,當初僅僅是單純地分享茶品,沒有想到半年後會有客人回來再次購買。

raw-image


茶中匠心,與夥伴攜手

雨涵直言當老班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走這條路需要好好思考,建議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不要一下子就想要把事業做大,而選擇志同道合的夥伴也是相當重要的,雨涵也提到也是透夠朋友的朋友才認識Amy,需要緣分與契機,她說道:「一個人走可能可以走得快,但是兩個人走才能走得遠。」

創業的同時除了需要思考方針,對產業也需要有所了解,這樣走下去才會踏實。這條路上難免也會遇到阻止的人,需要的是找到平衡點而不是抗衡,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


【更多資訊】

●電話:0937 337 809

●地址:台中市西區健行路1049號3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anjialang


【影音專訪】



avatar-img
獨角傳媒 | 創業專訪第一品牌
32會員
711內容數
獨角以紀錄、分享各大行業的奮鬥史為企業使命,為此我們開始積極邀約該業界代表企業體參與採訪,每一季篩選200家具有潛力的企業品牌參與免費創業故事專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只有將他人的需求置於心中,產品和品牌才能夠逐漸變得更好。」,「ws風之晴髮型」的創辦人吳榮松先生分享為客戶打理好外表只是品牌的最基本訴求,靜下心來去聆聽客戶的聲音、客戶的習慣以及客戶的困難點,才是讓客戶有歸屬感的關鍵。
隱身於新莊丹鳳捷運站內的椛宅鍋物,負責人是外號小花的黃榆樺女士。有別於一般火鍋店固定菜單型式,店內的特餐會不定期至基隆漁港補貨,採限量的方式販售;特殊節慶時,店內也會舉辦許多的活動讓客人參與。期盼讓每位蒞臨椛宅鍋物的客人,都能夠有到好朋友家做客的感受。
「翻轉氣球樂學所」的創辦人劉盈含老師,透過遊戲化教學,不僅讓孩子在學習中尋找樂趣,也關注學齡前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曾在澳洲生活的她,受當地教育理念啟發,回台後決心打破傳統的教育框架,將多元的媒材融入課程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樂學的天地,培養孩子從小獨立思考、擁抱學習的習慣。
「小平凡藝術」是一家經營攝影、音樂舞蹈團以及陶藝的公司,創辦人陳時平先生及王伃帆女士對於藝術工作的想法獨樹一格。「將品味融入生活」是他們一直秉持的理念。「小平凡藝術坊」除了是藝術工作坊,更是一個共享創意、共同成長的社群,讓每個人在藝術的世界中找到共感與歸屬。
就像花一樣,從種下種子、經過發芽、成長,歷經不同氣候的考驗、含苞待放,最終孕育出美麗的花朵。「創業需要時間累積」屬於唯一花藝氣球的主理人陳立蘋女士在分享經營品牌的經驗時,強調與時間成為朋友的重要性,持續成長,將遇見的挑戰作為養分,等到花期到的那一天,會開出燦爛的花。
「只有將他人的需求置於心中,產品和品牌才能夠逐漸變得更好。」,「ws風之晴髮型」的創辦人吳榮松先生分享為客戶打理好外表只是品牌的最基本訴求,靜下心來去聆聽客戶的聲音、客戶的習慣以及客戶的困難點,才是讓客戶有歸屬感的關鍵。
隱身於新莊丹鳳捷運站內的椛宅鍋物,負責人是外號小花的黃榆樺女士。有別於一般火鍋店固定菜單型式,店內的特餐會不定期至基隆漁港補貨,採限量的方式販售;特殊節慶時,店內也會舉辦許多的活動讓客人參與。期盼讓每位蒞臨椛宅鍋物的客人,都能夠有到好朋友家做客的感受。
「翻轉氣球樂學所」的創辦人劉盈含老師,透過遊戲化教學,不僅讓孩子在學習中尋找樂趣,也關注學齡前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曾在澳洲生活的她,受當地教育理念啟發,回台後決心打破傳統的教育框架,將多元的媒材融入課程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樂學的天地,培養孩子從小獨立思考、擁抱學習的習慣。
「小平凡藝術」是一家經營攝影、音樂舞蹈團以及陶藝的公司,創辦人陳時平先生及王伃帆女士對於藝術工作的想法獨樹一格。「將品味融入生活」是他們一直秉持的理念。「小平凡藝術坊」除了是藝術工作坊,更是一個共享創意、共同成長的社群,讓每個人在藝術的世界中找到共感與歸屬。
就像花一樣,從種下種子、經過發芽、成長,歷經不同氣候的考驗、含苞待放,最終孕育出美麗的花朵。「創業需要時間累積」屬於唯一花藝氣球的主理人陳立蘋女士在分享經營品牌的經驗時,強調與時間成為朋友的重要性,持續成長,將遇見的挑戰作為養分,等到花期到的那一天,會開出燦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