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觀

含有「宇宙觀」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鬼分為兩大類 佛教四大魔障分類 在佛教教義中,四大魔障是修行者必須了解和超越的重要課題: 天魔:來自天界的障礙力量 五蘊魔:色受想行識五蘊產生的執著 煩惱魔:貪瞋癡等煩惱的束縛 死魔:對死亡的恐懼與執著
Thumbnail
讓靈性產生影響事實的是外在因素所引發的體驗,而讓理性產生影響事實的則是外在由經驗記憶建構的「常識」環境,所以,我們可以歸納出,靈性與理性都是處於什麼當中,而這個什麼,分別是真實世界與後設世界;即靈性處於真實的經驗界中,理性是處於後設的知識界中。
Thumbnail
這段文字蘊含深邃的哲思與人文關懷,從宇宙尺度縮放至人類社會,再轉向個人內在的思索,如同一場從「太空望遠鏡」到「心靈顯微鏡」的旅程。
Thumbnail
當我死亡的棺材被抬出時, 不要以為我錯過了這個世界。 魯米 — 不要流淚, 不要哀悼或感到遺憾, 我並不是墮入怪物的深淵。 不要為我的離去而哭泣, 我並不是離開, 我是抵達無境的愛。 當你把我留在骨罈裡時, 不要說再見。 記住,它象徵穿越天堂的幕布。 你只看到焚燒的灰燼放入骨罈裡。 現在看
Thumbnail
大象骑我-avatar-img
2024/12/11
https://www.insightcourse.net/lessons/20b_beyond_duality
當我們試圖探索宇宙的本質時,宇宙似乎在「自我防禦」,以避免被完全理解。我們最初或許認為宇宙是簡單而平坦的,但隨著我們探索的深入,它不斷擴展出新的邊界、星系、甚至多重宇宙的複雜結構。每當我們以為自己接近真相,宇宙便似乎自動增加更多層次,變得更加難以掌握。 這種理解彷彿在暗示:宇宙不是靜態的客觀實體
Thumbnail
如上其下 ; 如內其外 ; 外境是內在的反映,靈魂是宇宙的縮影。— 佚名 阿育吠陀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所處的世界代表大宇宙,而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即微型宇宙 ; 換言之,人體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宇宙。
Thumbnail
*請以東南亞古今以來的性別角色的建構與分類,來說明下列的陳述有什麼問題。「現今的東南亞婦女,仍然受到傳統的束縛,因此在社會中保持著低落的地位。」注意,請至少舉出兩個實際的例子作為輔助說明。        首先,對於「現今的東南亞婦女,仍然受到傳統的束縛」的陳述中,所提及的「傳統」究竟是誰的傳統?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