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以來,支持長期持有槓桿ETF的聲量逐漸擴大,但台灣對於槓桿ETF的定期定額實證文章仍相當不足,主要問題為下面兩點。
- 實證的長度不足
2014-10-31台灣上市第一檔槓桿ETF,過了2015年中國股災後,台股走了將近十年的大多頭,截稿前2024年加權指數報酬(YTD)位居全球股市前5名,前五名的其他國家大多是沒聽過的名字。由於台灣加權報酬指數最長僅到2003-01-01,故會再撰寫另外一篇文章並結合論文,模擬1967-01-01開始的報酬指數進行更細的實證。
- 實證的廣度不足
在過去我們經常只以美國、台灣作為槓桿報酬的分析,但美國"過去"長期報酬是各國之間的資優生。為了避免樣本偏誤,本文涵蓋全球市值前11大國家。事實上,以全球市值名列前茅的這種標準進行國家選取,仍然會有樣本偏誤的狀況,因為過去表現較佳的股市越有機會進入樣本。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選擇使用Bloomberg所能拿到最久遠的資料,並且納入其他國家進行實證。
實證設定 -
- 樣本 : A50(中國A50)、CAC(法國)、DAX(德國)、FTSE 100(英國)、GSPTSE(加拿大)、HSI(香港)、KOSPI(韓國)、Nikkei 225(日本)、S&P 500(美國)、SENSEX(印度)、TASI(阿拉伯)。以上國家為2020年全球市值前11大,指數資料皆採用報酬指數。
- 樣本期間:所有指數開始有日資料的第一天。
- 起始本金:1 元。
- 定期定額金額:1 元。
- 定期定額頻率:20 日。
- 管理費用 : 每年 1 %。
- 利率成本 : 0。(應該不影響結論)
- 資料來源 : Bloomberg
實證結果 -

A50 中國

CAC 法國

DAX 德國

FTSE 100 英國

GSPTSE 加拿大

HSI 香港

KOSPI 韓國

Nikkei 225 日本

S&P 500 美國

SENSEX 印度

TASI 阿拉伯
十一個國家裡,加拿大、印度、美國是槓桿顯著贏過原型指數的國家,其餘八個國家贏的幅度均不大或者輸了很多。而且實證並沒有納入利率成本。
印度的平均年利率在6%附近,若添入利率成本非常有可能變成與原型指數無異或落後。
加拿大、美國的平均年利率則是3%附近,添入利率成本後贏的幅度不會太大,也有機會變成落後。
下篇文章預計會寫模擬1967-01開始的台股槓桿報酬實證,以及滾動20年的定期定額回測。
Facebook:Jin 槓桿指投Lab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2414174693&mibextid=LQQJ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