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數據對產品經理重要嗎?哪些產品需要看指標?|EP53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raw-image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趣的朋友

一、產品指標、北極星指標是什麼

⠀⠀

產品指標(Product Metrics)是用來衡量產品成功的數據,通常涵蓋多個方面,包括用戶行為、業務結果、技術性能等。

常見的產品指標包括:

  • 活躍用戶數(Active Users):在特定時間內使用產品的用戶數。
  • 用戶留存率(User Retention Rate):在初次使用後繼續使用產品的比例。
  • 轉化率(Conversion Rate):用戶從訪問到完成某個目標行為(如購買)的比例。

⠀⠀

北極星指標(North Star Metric, NSM)是一個反映產品長期成功的指標。

例如,Facebook 的北極星指標是「月活躍用戶數(Monthly Active Users, MAU)」,通過專注在增加月活躍用戶數,可以確保產品決策是增加用戶黏著度和擴大用戶基礎的方向前進。

而 Spotify 的北極星指標是「聆聽時間(Time Spent Listening)」,透過優化歌曲的推薦算法,增強用戶體驗和推出個人化播放列表。

⠀⠀

二、產品指標能決定產品走向嗎

⠀⠀

有了產品指標和北極星指標的概念,那這個方式適合所有公司、所有產品嗎?我想舉幾個產品團隊的文化。

⠀⠀

以 SaaS 平台型產品為例:

SaaS 產品需求多半來自於大客戶的期待,例如 A、B 兩間客戶都有特定的 x 功能需求,而 C~H 等客戶對於 y 功能比較在意, 那公司會因為 y 功能比較多客戶許願就投入資源下去做嗎?也不一定。

有時候 A、B 客戶能帶來的營業額遠超過於其他 10 間客戶,這時 x 功能優先順序就會比較前面;或者是 A、B 是公司今年想要簽約、但尚未簽成功的潛在大客戶,這時滿足他們的需求也會是較優先的。

因此這時在評斷一個產品功能要不要做,以及產品優先順位怎麼排,就不完全會看產品指標,有時會很大比例要依據「業務要出擊的角度」、「中大型客戶的權重」來綜合討論。

以 C 端軟體產品為例:

社群型產品(Facebook、LINE)、娛樂型產品(Tiktok)、學習型 APP(Pressplay、Hahow)等,雖然產品內也有多個 B 端利害關係人,像是廣告主、內容提供方,但通常產品團隊做決策仍需要看 C 端終端使用者的產品數據。

像是「課程觀看率、影片觀看率、影片重看率、進站停留時間」等,有了這些領先指標,才能再往下做更多使用者分析,確保可以透過更多行銷策略來增加回訪、延長停留時間。

因此產品指標對於這類型產品就非常重要,會影響到一個功能的做與不做,甚至可以事前規劃出產品做完會預期帶來多少數據效益。

⠀⠀

上述產品類型剛好對應不同產品方向:產品驅動(Product-led) vs 業務驅動(Sales-led)

⠀⠀

  • 產品驅動:依賴「產品指標」的比例較大,產品團隊有較多的決策權,可以根據儀表板、使用者數據來決定接下來要開發/不開發什麼。
  • 業務驅動:依賴「業務權重」的比例較大,業務團隊有較多的決策權,可以根據客戶大小、營業額大小、業務切入市場等來決定產品應該要做哪些功能。

(補充:上述僅為初步分類,實際上可能會因為產品是初創期產品或成熟期產品而也會不同。)

⠀⠀

三、產品經理可以如何累積數據經驗或履歷

⠀⠀

整理完上面兩種產品開發類型,那產品經理在面試不同公司要留意什麼?剛好用我自身經歷分享。

⠀⠀

面試 SaaS 公司、接案公司、B 端產品公司:

通常這類型產品的需求來源是「客戶為主」,意思是客戶需求進來,會評估可行性、需求範圍、開發工時來決定要做或不做,但使用量、相關轉換率則不一定是優先看重的點。

因此當面試時被問到「如何定義產品成功、如何決定產品優先級、如何排序產品開發順位」等相關問題,可以回答「滿足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痛點」的相關方向。

⠀⠀

面試 C 端產品公司:

需求來源是「使用者為主」,意思是產品團隊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功能數據,像是點擊率、跳出率、轉化率、付款率等來決定要優化哪個功能,有些產品會再綜合評估公司策略和業務策略。

因此當面試時「如何定義產品成功、如何決定產品優先級、如何排序產品開發順位」等相關問題,可以回答「根據數據脈絡圖、北極星指標、產品指標、領先指標、AARRR」等相關方向。

⠀⠀

在工作中,我通常會各自整理不同的數據作品集,以下舉例。

⠀⠀

B 端產品公司:

可以整理「自己做過哪些功能 → 這些功能滿足了哪種客戶 → 為客戶創造多少營業額或價值 → 未來產品還可以怎麼發展 → 預期為公司可以再帶來多大效益」。

這些產品功能可以再拓展更多故事,像是:

  1. 接到需求時,如何和業務、客戶談判需求內容?
  2. 如何討論什麼要做、什麼不做(must vs nice)?
  3. 產品規劃過程如何和客戶確認最終需求?
  4. 產品上線流程如何和客戶、業務、行銷協作?

上述的故事就可以為面試過程帶來很多情境舉例,並且可以說明從這個功能學到哪些關鍵技能、或是累積哪些領域知識。

⠀⠀

C 端產品公司:

可以整理「自己做過哪些功能 → 實際上增加多少數據或比例 → 因此為公司帶來什麼利益 → 未來產品還可以怎麼發展 → 預期為公司可以再帶來多大效益」

跟上面一樣,這些產品功能也可以再拓展更多故事,像是:

  1. 如何在產品團隊提案什麼要做?根據什麼產品指標?
  2. 產品規劃過程,如何訂出產品指標和目標?
  3. 產品上線流程如何和客戶、業務、行銷協作?

⠀⠀

總結

產品數據一直是這幾年很熱門的題目,也越來越多講座或工作坊再拆解數據圖,若有其他 PM 對於數據這塊的工作經驗想分享,也歡迎留言交流~

我目前學習的資料來源包含:

如對這系列文章興趣可以再觀看:

非常謝謝你的閱讀!上述單純以我的職場生活來整理,未能涵蓋所有案例。 

如果文章有一點啟發或幫助,可以留言或來信讓我知道 👏

.撰寫於:2024/07/10 ()

.撰文者:張家惟 Evan Chang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產品經理面試都會問什麼?要怎麼準備?這篇整理我之前在應徵產品經理的面試問題,以及綜合網路上大家常被問的,總共精選 30 題,提供給正在準備產品經理、產品企劃面試的朋友們。
AI 履歷、AI 自傳、AI 找工作是近期很熱門的應用,但 AI 自傳要如何實現?身為產品經理要如何設計這個功能?如何套用到履歷編輯器內?這篇想分享我過往的產品發想經歷。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每兩週都會有一場回顧會議(retro),PO、UX、RD、QA 會針對該 Sprint 進行檢討和反思,這篇想記錄以產品經理(PO)的角度常被提到的檢討點,一方面是幫助自己成長,另一面是更濃縮自己的產品想法。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
近期正試著拓展產品思維,開始透過 FAANG 的 Product strategy Interview 來自我練習,這篇先從「如何提升 Cakeresume 使用人數?」開始,藉由自問自答、題目拆解、產品發想、市場策略等面向來挖深自己的產品想法。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產品經理面試都會問什麼?要怎麼準備?這篇整理我之前在應徵產品經理的面試問題,以及綜合網路上大家常被問的,總共精選 30 題,提供給正在準備產品經理、產品企劃面試的朋友們。
AI 履歷、AI 自傳、AI 找工作是近期很熱門的應用,但 AI 自傳要如何實現?身為產品經理要如何設計這個功能?如何套用到履歷編輯器內?這篇想分享我過往的產品發想經歷。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每兩週都會有一場回顧會議(retro),PO、UX、RD、QA 會針對該 Sprint 進行檢討和反思,這篇想記錄以產品經理(PO)的角度常被提到的檢討點,一方面是幫助自己成長,另一面是更濃縮自己的產品想法。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
近期正試著拓展產品思維,開始透過 FAANG 的 Product strategy Interview 來自我練習,這篇先從「如何提升 Cakeresume 使用人數?」開始,藉由自問自答、題目拆解、產品發想、市場策略等面向來挖深自己的產品想法。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個性化已成為服務業,特別是保險業的一個關鍵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領域,客製化保單推薦系統已成為保險公司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強大工具。本文將探討客製化保單推薦的重要性,並介紹一些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技術。
Thumbnail
在當前的數據驅動市場中,商品情緒分析成為了一項關鍵技術,它讓保險業能夠深入理解市場動態,從而精準定位產品和策略。透過分析消費者對於特定保險產品的情緒反應,公司可以揭示潛在的市場需求、預測未來趨勢,並優化其產品線和市場溝通策略...
Thumbnail
曼陀號第四次月會以產品指標為核心,討論產品指標常見的類型、其制定對於個人及組織的幫助、不同階層指標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好指標的定義、指標可能相互牴觸的場景。
Thumbnail
整個用戶體驗地圖有如一個「價值交換」的過程,其中的每一環節皆有可能解決用戶的痛點,提供某些價值,最終讓用戶接觸到「驚喜時刻」(Aha moment,也就是新用戶第一次意識到你產品的價值,以及他們為何需要這產品的關鍵時刻)。
Thumbnail
當公司訂下了自己的目標後,接下來就必須找出那個評估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就是本篇不斷提到的北極星指標)。一個好的北極星指標應該是可以驅動產品的願景和公司的使命,例如eBay的商業願景是“enabled by people, powered by technology and open to every
Thumbnail
上一集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探討北極星指標的定義,以及將指標劃分成幾個Input Metrics之後(聽得霧煞煞的朋友們,可以先轉過去看這篇:產品數據建構流程 | EP4:找到你的北極星),這僅只能算初步完成了橫向水平的拆解工作,這集的重頭戲將會來到了垂直項目的分解流程。 網路上有相當多的資源告訴我們,
Thumbnail
拆解商業目標的過程,必需站在商業情境的思考脈絡,先讓所有人都清楚公司的目標,以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可以知道影響商業目標的有那些關鍵因素,緊接著,那些因素底下又是如何落地成一個又一個日常的工作任務與專案,自上而下,理順拆解每個執行邏輯。
Thumbnail
當理解手邊這產品的市場情勢、競爭者、目標客戶與營收模式等資訊後,接下來還需思索它的生命週期落在哪一時間區段裡,一般來說,產品生命週期會經歷四個階段。 導入階段:驗證目前的產品市場定位,目標是尋找到產品的第一批Early Adoper。
Thumbnail
因為擔任網站、APP 企劃 PM 的緣故,我看了近十年的產品數據。但在履歷表的專長欄填上「數據分析」這四個字時,還是會感到心虛,因為我不知道如何系統化的拆解挖掘產品的北極星指標。直到上了大維與辰禧所開的「產品數據分析」,學會用商業思維建立指標體系,並認識數據分析除了邏輯思維外還必須有的三觀...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個性化已成為服務業,特別是保險業的一個關鍵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領域,客製化保單推薦系統已成為保險公司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強大工具。本文將探討客製化保單推薦的重要性,並介紹一些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技術。
Thumbnail
在當前的數據驅動市場中,商品情緒分析成為了一項關鍵技術,它讓保險業能夠深入理解市場動態,從而精準定位產品和策略。透過分析消費者對於特定保險產品的情緒反應,公司可以揭示潛在的市場需求、預測未來趨勢,並優化其產品線和市場溝通策略...
Thumbnail
曼陀號第四次月會以產品指標為核心,討論產品指標常見的類型、其制定對於個人及組織的幫助、不同階層指標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好指標的定義、指標可能相互牴觸的場景。
Thumbnail
整個用戶體驗地圖有如一個「價值交換」的過程,其中的每一環節皆有可能解決用戶的痛點,提供某些價值,最終讓用戶接觸到「驚喜時刻」(Aha moment,也就是新用戶第一次意識到你產品的價值,以及他們為何需要這產品的關鍵時刻)。
Thumbnail
當公司訂下了自己的目標後,接下來就必須找出那個評估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就是本篇不斷提到的北極星指標)。一個好的北極星指標應該是可以驅動產品的願景和公司的使命,例如eBay的商業願景是“enabled by people, powered by technology and open to every
Thumbnail
上一集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探討北極星指標的定義,以及將指標劃分成幾個Input Metrics之後(聽得霧煞煞的朋友們,可以先轉過去看這篇:產品數據建構流程 | EP4:找到你的北極星),這僅只能算初步完成了橫向水平的拆解工作,這集的重頭戲將會來到了垂直項目的分解流程。 網路上有相當多的資源告訴我們,
Thumbnail
拆解商業目標的過程,必需站在商業情境的思考脈絡,先讓所有人都清楚公司的目標,以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可以知道影響商業目標的有那些關鍵因素,緊接著,那些因素底下又是如何落地成一個又一個日常的工作任務與專案,自上而下,理順拆解每個執行邏輯。
Thumbnail
當理解手邊這產品的市場情勢、競爭者、目標客戶與營收模式等資訊後,接下來還需思索它的生命週期落在哪一時間區段裡,一般來說,產品生命週期會經歷四個階段。 導入階段:驗證目前的產品市場定位,目標是尋找到產品的第一批Early Adoper。
Thumbnail
因為擔任網站、APP 企劃 PM 的緣故,我看了近十年的產品數據。但在履歷表的專長欄填上「數據分析」這四個字時,還是會感到心虛,因為我不知道如何系統化的拆解挖掘產品的北極星指標。直到上了大維與辰禧所開的「產品數據分析」,學會用商業思維建立指標體系,並認識數據分析除了邏輯思維外還必須有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