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走錯路開始──專訪陳思進設計總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攝影/張鐿慶

採訪、文字/廖品榕


「那時候也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所以就簽了。」十八歲那年,迎來綠色的日子,軍官們拿著招募國軍的合約在新兵中尋找新血,除了職業保障,大學學費不限科系提供全額獎學金,陳思進心想,既然不知道要做什麼,那就先當兵,之後再打算吧。

 

當兵期間,某天在圖書館尋書時,他意外地走到設計相關書籍的書道。書架上一本本設計書籍吸引陳思進的目光,借了書、回家讀、做研究,「那是我第一次對書裡的內容吸引、對一個職業產生好奇。」第一次,他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那麼一件事能讓他感興趣,設計的火苗被燃起,從此設計之路向他開展。

 

當時新加坡的設計文化還沒興起,資源相當有限,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設計系的開設,讓新加坡第一次有了設計相關的大學科系,陳思進興沖沖地指著報紙上的報導和長官、父母說:我想申請這個科系。

 

大家聽了都一頭霧水。設計是什麼?父母希望他讀一個畢業後能提供穩定工作的科系,長官告訴他這個科系太新,國軍還沒批准。「我就說我要退兵,我不要這個合約,我不要你的獎學金,因為我不想被限制。」眾人不理解,但陳思進知道這是他心之所向,一波三折後,從軍合約解除了,他也做足了準備。心是無法被限制的,於是從踏入工業設計系大門的那刻起,他便明白必須為了自己的選擇和喜歡的設計而奮鬥。

 

從新加坡到波爾圖

大學期間一項項的國際設計大獎入手,陳思進在設計的路上不慌不忙,卻穩扎穩打。大學的最後一年,他和幾個朋友一起創立了Outofstock 的家具設計系列,2007年在米蘭家具展中的SaloneSatellite展出,因此許多人開始注意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年輕設計師。

 

然而,陳思進並沒有停下腳步。

 

十年後,Gabriel Tan Studio,第一間工作室在新加坡成立,他開始與更多國際企業合作。「但我覺得不夠,每年發表一、兩個設計,對我來說太少。」他想做更多,也想跟更有歷史性的品牌合作。四年後,第二間工作室亮燈,地點選在葡萄牙的波爾圖,除了能與更多知名歷史性的家具品牌工廠接觸、創造更多的互動機會,同時也能和隱身在巷弄中、熟練各種傳統工藝的匠人們一同合作,陶瓷、木工、編織……都被他帶進自創品牌Origin Made當中,仰賴波爾圖的工藝技術,一項項小型製作被轉化為現實。儘管發展程度不如紐約、倫敦這些大都市,但與這座小城的邂逅,反而為陳思進開闢出更多靈感與可能性,「波爾圖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他笑著說。

 

心裡的沙發

波爾圖的一切慢慢上了軌道,日子被更多的目標與工作串接,直到疫情爆發,許多進行中的項目被按下了暫停鍵,才讓他終於停下來望向自己。

 

「我開始反思該怎樣去更新或翻轉自己和未來方向,才想起,其實我一直很想做一個沙發。」被遺忘在心裡角落的那座沙發被找了回來。一般來說,像沙發這樣的大型家具,都是由足夠成熟的設計師來進行設計,但這十幾年來的累積,陳思進覺得自己準備好了,但他也知道這座沙發必須足夠特別,才能讓別人看見。

 

日本的蒲團、泰迪熊、龍貓……以舒服與柔軟的物件出發,最後決定以拳擊手套作為設計原型,再加上高背,讓全身都能被沙發溫柔包覆。設計雛形出爐後,那年的聖誕節,他與好友Noah分享,而Noah在當時正好被調到Herman Miller去當新的設計總監。「她看過後覺得非常喜歡,而且這個項目正好很適合為她在Herman Miller開啟一個新的篇章。」Herman Miller需要一座居家沙發,來擺脫只賣辦公室家具的品牌形象,而陳思進的設計正好搭上了線。

 

回想起來,他仍覺得是幸運。「通常Herman Miller這種歷史品牌,要推出產品前,都要經過很嚴密的流程和決策,但像這個沙發是他們馬上看了之後就說OK,通常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卻還是發生了,Luva模組化沙發上市,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

 

設計怎麼能被定義?

「像我從小長大的新加坡就是文化比較多元的一個城市嘛,很難被定義的。」過去曾經為日本與北歐品牌設計家具,因此被許多人貼上了北歐風、日系設計師的標籤。陳思進不願被定義,每一次的嘗試與跨域合作,都是在證明自己的多變。認識趨勢,卻不輕易跟隨趨勢,設計才能歷久彌新,「如果我的設計一百多年後還會再賣的話,我會非常開心,這也是我最想做出的設計。」

 

去年在米蘭設計展依舊大放異彩,為B&B Italia設計的Quiet Lines系列,賦予桌面柔軟的可能,再次突破大眾的想像。近期的他,正與一家知名燈飾品牌合作,預計明年會發表,這也是他第一次設計燈,同樣又是一次新的嘗試。

 

「有些人說:『你需要focus。』」陳思進說但其實以前很多很厲害的設計師,像 Charles and Ray Eames,他們也都涉及許多領域,做了很多不同的東西。「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和不同的興趣,而且每一項我都想盡力做到最好。」腳步堅定,設計成為他一輩子的執著,誰也沒想到,當年在圖書館的走「錯」路,卻讓陳思進走上設計這條「對」的路,彎彎繞繞,卻也走得又遠又長。


文章請見文章請見《Wabisabi》ISSUE 16 創作者Creators

https://www.wabisabiissue.com/Creators/everything-starts-from-taking-the-wrong-pat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木容的沙龍
2會員
36內容數
放文章的地方啦
廖木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4
文字|廖品榕 攝影|Doiiin 編輯部、iGoods愛物資 iGoods愛物資的倉庫裡,整理職人忙著處理捐贈物資,「好物箱」整齊堆放,等待被整理和媒合送達需求者手中。iGoods透過物流系統及捐贈單管理,搭起捐贈者與社福單位之間的橋樑,創建物品循環的生態圈。執行長陳家銓由大學愛心募資活動啟發
2024/12/24
文字|廖品榕 攝影|Doiiin 編輯部、iGoods愛物資 iGoods愛物資的倉庫裡,整理職人忙著處理捐贈物資,「好物箱」整齊堆放,等待被整理和媒合送達需求者手中。iGoods透過物流系統及捐贈單管理,搭起捐贈者與社福單位之間的橋樑,創建物品循環的生態圈。執行長陳家銓由大學愛心募資活動啟發
2024/10/24
藏身於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巷弄內的筆耕小書店,店如其名,空間小巧溫馨,小小的店鋪中四面圍繞著書架,上頭是滿滿的書籍,正中央一座綠色雙人小沙發是令人眼睛一亮的視覺焦點,一旁點綴著幾張彩色小板凳,舒適的閱讀空間讓來店的人們都能自在徜徉書海。 這裡是竹科周圍第一家,也是唯一
Thumbnail
2024/10/24
藏身於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巷弄內的筆耕小書店,店如其名,空間小巧溫馨,小小的店鋪中四面圍繞著書架,上頭是滿滿的書籍,正中央一座綠色雙人小沙發是令人眼睛一亮的視覺焦點,一旁點綴著幾張彩色小板凳,舒適的閱讀空間讓來店的人們都能自在徜徉書海。 這裡是竹科周圍第一家,也是唯一
Thumbnail
2024/10/24
「它的筆頭是純玻璃,你寫寫看,寫起來真的很不一樣!」人稱森哥的森作所老闆楊森,熱情的介紹著森作所獨一無二的商品——玻璃尖鋼筆。一支支玻璃尖鋼筆在桌上一字排開,雅致的外觀,各自因著不同的紋理與材質,閃耀出不同的光澤。 玻璃尖鋼筆功能如同一般的鋼筆,但出墨的筆頭卻是由
Thumbnail
2024/10/24
「它的筆頭是純玻璃,你寫寫看,寫起來真的很不一樣!」人稱森哥的森作所老闆楊森,熱情的介紹著森作所獨一無二的商品——玻璃尖鋼筆。一支支玻璃尖鋼筆在桌上一字排開,雅致的外觀,各自因著不同的紋理與材質,閃耀出不同的光澤。 玻璃尖鋼筆功能如同一般的鋼筆,但出墨的筆頭卻是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看看JC分發到部隊的第一週,經歷了那些事! 看了你當年完成軍官訓練、分發到部隊的第一週心得。我想你很快會體認到,是你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每個男生都會經歷當兵的過程,是磨練,也是成長的機會。運氣好的話(像你這樣),還能交到幾個朋友,想想真不簡單,退伍至今都快30年了,到現在還有在連絡。
Thumbnail
看看JC分發到部隊的第一週,經歷了那些事! 看了你當年完成軍官訓練、分發到部隊的第一週心得。我想你很快會體認到,是你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每個男生都會經歷當兵的過程,是磨練,也是成長的機會。運氣好的話(像你這樣),還能交到幾個朋友,想想真不簡單,退伍至今都快30年了,到現在還有在連絡。
Thumbnail
我從平面設計轉職為行銷人的職涯分享!如何從剛畢業非常迷惘的狀態,慢慢找到自己的出路!
Thumbnail
我從平面設計轉職為行銷人的職涯分享!如何從剛畢業非常迷惘的狀態,慢慢找到自己的出路!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畢業後,把未完成的兵役草草的了結。隨意地找的了一個動畫工作室的專案經理工作,幾個月後,就決定要去旅行。 從每天爽到翻的大學生轉換成初階社畜,經過了太多的洗禮。面試工作到正式上班後經歷了許多挫折,也改變了不少對生活的態度。同時也往我的心中增添了更多的迷茫與不確定,我的人生想要怎麼過?我所期待的生活是
Thumbnail
畢業後,把未完成的兵役草草的了結。隨意地找的了一個動畫工作室的專案經理工作,幾個月後,就決定要去旅行。 從每天爽到翻的大學生轉換成初階社畜,經過了太多的洗禮。面試工作到正式上班後經歷了許多挫折,也改變了不少對生活的態度。同時也往我的心中增添了更多的迷茫與不確定,我的人生想要怎麼過?我所期待的生活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