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刷馬達的轉子生產製造案例當中,一直有個讓筆者覺得有趣但又雞肋的設計,此舉會讓生產難度大幅度地提升,但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那就是斜槽轉子。
斜槽轉子
理解了想要消弭頓轉轉矩的心思,但斜槽的設計方案之所以讓筆者覺得雞肋,主要還是頓轉轉矩的改善手法眾多,斜槽並非是最佳解,而是在技術能力不足的時代,所衍生下來的產物。而斜槽帶來的不便及轉矩的損耗,所付出的代價都太高,不符合經濟效益。
斜槽轉子的製造,其實大部分的工序是相同的,主要是繞線模的複雜性會大幅增加,但這僅是一次性的模具成本的差異,真正的風險在於矽鋼片的支撐力。由下圖案例可看到在轉子的兩端處,有矽鋼片產生了明顯變形的現象。矽鋼片為單片厚度0.25~0.5mm的鋼材堆疊而成,斜槽轉子其實是每片在堆疊時做了些角度的偏移,若近距離觀察下其實就類似於樓梯,而非整體性的斜角。這種利用堆疊組合而成的斜槽轉子,在抵抗馬達繞線拉力時,會僅剩兩端點位置的矽鋼片來支撐,一旦力量過大,就會造成形變。有趣的是這些矽鋼片的形變,只要不造成額外的線圈絕緣破損,就不影響馬達的使用,單純就是不美觀而已。
斜槽矽鋼片受力變形
斜槽轉子其實也隨者有刷馬達的沒落,以及越來越多樣的馬達設計手段,逐漸消失在電機市場當中,也同樣導致馬達代工廠對於斜槽轉子生產技術的流失。
重點整理:
時代的眼淚,拋棄的工藝。
#富竹企業社接受各類馬達轉子代工服務,歡迎聯絡。
電話:(06)3387407
手機:0915-381-023
E-mail:fuzue68@gmail.com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