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版侏羅紀公園來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辦「恐龍大夜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博物館新聞
#創意行銷


喜歡恐龍&侏羅紀公園的鐵粉們看過來~~~
東京國立博物館宣布將於9月27、28日兩天晚上舉辦「#恐龍大夜行」活動🦖🇯🇵

這兩天晚上將會有20頭超大型的逼真恐龍出現在博物館外遊蕩
包含暴龍、劍龍、三角龍、異特龍等
不只會是刺激又有趣的恐龍遊行!
同時恐龍們也還會跟現場的大家互動🦕

這次活動的靈感來自日本夏季夜晚的民間傳說「百鬼夜行」👻
這些恐龍皆由ON-ART株式會社開發製造和取得專利

每隻機械恐龍動起來都像活的一樣
完全沒有機器感,非。常。逼。真。

不管在尺寸還是外觀上
看起來都超級震撼!
感覺就是日本人養的恐龍😆

據說機械恐龍裡面有駕駛艙(?)(不過因為是機密,內部始終是個謎)

有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8月8日官網開放售票🎫(感覺手速要快,是個秒殺場)

「恐龍大夜行」官網

圖片來源:東京国立博物館

圖片來源:東京国立博物館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圖片來源:美術展ナビ

本次登場的恐龍清單,圖片來源:dino a live

本次登場的恐龍清單,圖片來源:dino a liv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奧運聖火這兩天抵達巴黎市中心!昨天傳遞聖火的火炬手也來到了羅浮宮...
倫敦知名的景點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還沒有完全走過去年監守自盜文物的陰霾,這幾天又被告知他們上個月「曾經被偷過」... 顯然博物館都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東西不見的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個月(6月)的時候,一位巴西藝術家Ilê Sartuz
英國倫敦許多博物館都免費參觀,是遊客和藝文愛好者的天堂!不過這陣子也掀起了「到底要不要開始收費」的爭論...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這篇文章寫給因為社群媒體或他人意見而感到容貌焦慮的你/妳,我想讓你/妳知道的是——其實你/妳很好!「美」是什麼?這是人們數千年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
奧運聖火這兩天抵達巴黎市中心!昨天傳遞聖火的火炬手也來到了羅浮宮...
倫敦知名的景點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還沒有完全走過去年監守自盜文物的陰霾,這幾天又被告知他們上個月「曾經被偷過」... 顯然博物館都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東西不見的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個月(6月)的時候,一位巴西藝術家Ilê Sartuz
英國倫敦許多博物館都免費參觀,是遊客和藝文愛好者的天堂!不過這陣子也掀起了「到底要不要開始收費」的爭論...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這篇文章寫給因為社群媒體或他人意見而感到容貌焦慮的你/妳,我想讓你/妳知道的是——其實你/妳很好!「美」是什麼?這是人們數千年來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離開加賀轉到北陸之旅最後一站福井,自駕前往大概要45分鐘車程。行程安排上,會先去福井恐龍博物館,然後才回到巿區。當車子進入福井縣內,就會看見恐龍的踪跡,可能在轉角處,也可能屹立在遼濶的農田上,彷彿告訴遊客們,福井就是有恐龍!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國際博物館日】 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要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管道。
噢,我忘記說,這個一日旅行的開頭就是在南門市場隨走隨吃。
Thumbnail
「恐龍觀落陰大會」是薈福來台北後的第一場綜藝型活動,這場簽書座談蠻趣味的。3/17這天,選邀當年店裡的「存在感王」(他每10.4天來店一次)阿鵝來玩也有特殊的意義。 不管是書中的長頸鹿跟恐龍、或是創作者鵝人跟粉絲們,該見面的都見到了,該表達的情感也準確地傳遞出去了。
Thumbnail
喜歡看電影的人應該都對1993年《侏羅紀公園》留下深刻的印象。票房不但讓人驚豔,也讓影迷對於史前時代即存在地球的生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之後這個系列電影持續開拍續集,直到2022年的《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問世,前幾集出現的人物來個大集結,再創票房佳績。
Thumbnail
2024•龍年來到~ 暢談文化•科博書屋 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龍年尋龍趣」活動,推出恐龍主題選書特展―― 從暢談文化的出版物中挑選出《穿越地球46億年》地球歷史系列和《世界の博物館》系列,呈現中生代恐龍緣起緣滅的精采歷程,以及世界多個恐龍化石博物館。連貫古往今來,為讀者帶來更寬闊深邃的恐龍世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離開加賀轉到北陸之旅最後一站福井,自駕前往大概要45分鐘車程。行程安排上,會先去福井恐龍博物館,然後才回到巿區。當車子進入福井縣內,就會看見恐龍的踪跡,可能在轉角處,也可能屹立在遼濶的農田上,彷彿告訴遊客們,福井就是有恐龍!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國際博物館日】 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要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管道。
噢,我忘記說,這個一日旅行的開頭就是在南門市場隨走隨吃。
Thumbnail
「恐龍觀落陰大會」是薈福來台北後的第一場綜藝型活動,這場簽書座談蠻趣味的。3/17這天,選邀當年店裡的「存在感王」(他每10.4天來店一次)阿鵝來玩也有特殊的意義。 不管是書中的長頸鹿跟恐龍、或是創作者鵝人跟粉絲們,該見面的都見到了,該表達的情感也準確地傳遞出去了。
Thumbnail
喜歡看電影的人應該都對1993年《侏羅紀公園》留下深刻的印象。票房不但讓人驚豔,也讓影迷對於史前時代即存在地球的生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之後這個系列電影持續開拍續集,直到2022年的《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問世,前幾集出現的人物來個大集結,再創票房佳績。
Thumbnail
2024•龍年來到~ 暢談文化•科博書屋 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龍年尋龍趣」活動,推出恐龍主題選書特展―― 從暢談文化的出版物中挑選出《穿越地球46億年》地球歷史系列和《世界の博物館》系列,呈現中生代恐龍緣起緣滅的精采歷程,以及世界多個恐龍化石博物館。連貫古往今來,為讀者帶來更寬闊深邃的恐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