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龐克成為龐克之前】:底特律傳奇樂團 Death 

【在龐克成為龐克之前】:底特律傳奇樂團 Deat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樂團或音樂人從歷史的長河中被重新發掘,進而獲得應有的讚譽和平反,諸如 Nick Drake、American Football ,又或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 Death,他們皆因超前時代的審美或時運不濟等種種原因而被錯過屬於自己的黃金時期。

在龐克搖滾正式登場的兩年前,Death 幾乎就已經具備所有相關元素,這支底特律樂團活躍於 1974-1977 短短三年,直到千禧年來臨才重回世人面前。而作為歷史首批真正意義上的地下樂團之一,他們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不少人甚至認定他們是歷史上第一支龐克樂團。


raw-image


Death 由 Bobby、David 和 Dannis Hackney 三兄弟組成,最初是一支名為 Rock Fire Funk Express 的放克樂團,但就在觀看了 The Who 的演唱會,並被底特律另一位傳奇音樂人 Alice Cooper 的音樂所震撼後,經過一番考慮,樂團決定改變方向往搖滾樂前進。

1974 年,David 說服兄弟們將團名更改為 Death,目的是紀念他們在意外事故中離世的父親,並決心想顛覆這個詞的含義,2010 年,Bobby 回憶道:「David 的理念是想將死亡這個詞從負面轉為正面,這,但這也讓我們很難把自己推銷出去。」


raw-image


更改團名和風格後,立刻將他們與當時其他黑人樂團中區別出來,他們撕毀規則並奠定新風格的基礎,自 Jimi Hendrix 以來,還沒有哪位黑人樂手能如此勇於開拓,如此敢於向既定秩序開火。

1975 年,樂團在底特律的 United Sound Studios 錄製了七首歌曲。 根據描述,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總裁 Clive Davis 資助了樂團的錄音費用,但要求三人更改團名來獲得商業銷售機會,然而三兄弟拒絕了,於是先前贊助的費用被全數收回,導致樂團只錄製了原計劃 12 首歌曲中的 7 首。1976 年,他們在自己的廠牌 Tryangle Records 上發行了如今已成為經典的代表作〈 Politicians In My Eyes 〉,由於資金短缺,這張單曲當初僅發行了 500 張。 


raw-image


當聽到〈 Politicians In My Eyes 〉時,你會立刻意識到 Death 是多麼的超前於時代,這首充滿活力,帶有放克影子的歌曲融合了 Love 和 Jimi Hendrix 等人的風格元素,至今仍令人耳目一新,另從歌詞上看,這是樂團對美國政客們竪起的一根巨大中指。 



在紀錄片《 Punk Before Punk Existed:A Band Called Death 》中,Ramones 主唱 Joey Ramone 的弟弟 Mickey Leigh 回憶第一次聽到 Death 時的情景,並為他們的影響力背書:「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以前從未認識這個樂團,它正是龐克的前身。」

Death 最終於 1977 年解散,而吉他手 David 也已離世,在隨後長達 30 多年的時間裡,他們成為了一支真正的邪典樂團,〈 Politicians In My Eyes 〉 單曲也在收藏家之間輾轉流傳。Don Schwenk 是樂團三兄弟的朋友,當初受委託為他們胎死腹中的專輯創作插圖,並得到了一盒母帶作為答謝,而正是這一盒母帶讓 Death 的名號在數十年後傳遍了全國每一個角落。

隨著社會進入網路時代,關於 Death 的話題再次升溫。2008 年,樂團當年的兩首單曲被擷取音源上傳至網站 Chunklet ,而就在此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位名叫 Julian 的男子在該年搬到了加州,並在室友的推薦下聆聽了這兩首歌曲,他覺得主唱的音色很像他熟識的某個人…而答案竟是他的父親 Bobby Hackney!


Julian Hackney

Julian Hackney


Death 被重新發掘的消息最終傳到了 Drag City Records 耳裡,他們立刻聯繫了 Julian 的父親希望能發行這張專輯,於是 Bobby 和 Dennis 將最初作為答謝的原版母帶寄給了他們。2009年,30年前在United Sound 胎死腹中的作品終於以《....For the Whole World to See 》為名,發行了CD和黑膠。


《......For the Whole World to See 》專輯封面

《......For the Whole World to See 》專輯封面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 Death,Bobby 的三位兒子:Julian、Urian 和 Bobby Jr. 組建了一支名為 Rough Francis 的樂團,他們從網路上流傳的MP3 音源中學習了父親的歌曲後,開始四處翻唱表演。

Death 的故事也並未止步於此。 2009 年 3 月,Mike Rubin 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報導了 Rough Francis 的演出以及 Death 的歷史,這讓更多樂迷認識了他們;接著 Mickey Leigh 邀請兩組樂團一同在 Joey Ramone 的生日派對上演出,於是,Death 終於開始重新贏得世人的讚譽。


raw-image


2009 年 9 月,樂團重新組建,吉他手 Bobbie Duncan 頂替了 David 的位置,並在 2011 年發行了早期作品合輯《 Spiritual • Mental • Physical 》,隨後2014 年和2015年又接續發行了全新錄音室專輯《 III 》和 《 N.E.W. 》。



在紀錄片《 Punk Before Punk Existed:A Band Called Death 》中,硬核傳奇樂團 Black Flag 的前主唱 Henry Rollins 說道:「這是一個偉大的音樂故事,讓你不斷去唱片行,希望能再繼續發掘其他擁有類似故事的專輯,也成為你聽音樂的重要原因。」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4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