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機場,作為台灣中部最重要的航空站,在疫情結束後,客運量正在逐漸恢復當中。更重要的是,在今年初總算看到了2040年的整體規劃報告,主要能看到整個台中機場,對於未來運量預測下,所展開的各項建設計畫,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未來台中機場,周遭會變成什麼樣子吧。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cXJSRFehPy4
在談台中機場的未來之前,得先釐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
台中機場現在的定位是甚麼?
根據2021年,公布的民用機場2040年整體規劃,上面提到全國的17座機場,各有不同的分工跟定位,第一個最重要的,當然是以桃園機場為主,是定位在國家樞紐這個最高層級,不僅是國際航線的核心,也是貨運與相關產業的重鎮,往下則是松山、台中與高雄機場,後面兩個比較好懂,也就是負責中部跟南部國際與國內航線,只有松山特別是,同時負擔了國際商務的角色,像是先前許多科技巨頭參與的COMPUTEX,就有不少私人飛機停在松山機場,其他更小型的地方跟離島機場,也有一樣不同的功能。
不過很有趣的是,這個計畫還寫到,希望在2040年全台灣所有機場,達到總運量1億到1.2億人次的目標。
主要由北部的桃園跟松山分配9500萬,中部則是台中機場獨挑大梁的1000萬,南部則是台南與高雄的1500萬,這個目標可以說有部分可能達成、但也有一部分十分具有挑戰性。怎麼說呢?
其實直接抓表現最好的2019年來看,當時全台所有機場,已經來到約7200多萬人次,加上預估2024~2025年,可以回到疫情前的表現水準,如果相關建設陸續如期到位,尤其以桃園機場的最為重要,在還有約15年時間的情況下,2040年1億到1.2億人次的目標,應該是可以達成。
不過如果是單從台中機場來看,就有那麼一點擔憂,主要是台中機場就算在2019年,也只有來到快300萬人次,離1000萬還有不少距離,而且就連本身剛出爐的整體規劃,也只有預估2040年,可以達到500萬人次的程度,看起來是得靠桃園跟高雄機場來補了。所以台中機場雖然是中部的重要區域機場,但在運量上,還有不少努力空間。
那在了解定位跟目標後,接下來進入地圖模式,主要來看一下台中機場的發展現況,以及機場四周有甚麼限制。
首先剛剛提到的運量跟目標,都是屬於民用航空站,但整台中機場其實是軍民合用機場, 而民航使用的範圍,只有西南邊這一小塊而已,剩下大部分的,是軍方的清泉崗基地。
更簡單的劃分方式,可以用跑道分成陽東區跟陽西區,總面積來到1549公頃,同時陽西區雖然大部分是民航機活動範圍,但多數土地還是空軍所有,裡面也還有漢翔航空工業公司在使用。
那在航廈方面,主要有國內國際共用的第一航廈(容量156萬人次),以及國際的第二航廈(容量213萬人次),旁邊則是空勤總隊駐地,以及東邊這塊地則是遠端過夜機坪。
而交通部分,則是仰賴台10線的中清路、跟台10乙線的中航路,是機場主要的出入道路,聯外動線則是以國道3號為主。
大眾運輸則是以市區公車居多,沒有任何一條軌道運輸系統,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同時儘管台中市政府正推動機場捷運橘線,但目前進度還在可行性研究當中,從現在起算距離通車至少是10多年起跳,所以先暫時把它放在一邊,以上是目前的現狀,接下來,就要來看究竟台中機場,未來會變成甚麼樣子了。
首先先從比較小的變動來看,剛剛有說到這兩個建築,是目前既有的第一與第二航廈,但因為預估台中機場2040年,客運量可以到約500萬人次的情況下,必須在新建第三航廈。而第三航廈的預定位置,大約是在第一航廈以北、貨運站以南的這個區塊,主要會透過拆遷消防站及待命室後,在現在的停車場位置,新建地上4層、地下2層的航廈,並且遠端機坪也會再度擴充。
再來把地圖擴的更大一點來看,這裡有更加大膽的計劃,也就是在既有跑道以西跟和睦路以東的這個區域,是更遠期的陽西區航廈發展預定地,也能稱作是第四航廈,主要是在2020年辦理、以年容量1000萬至1500萬人次為目標的計畫,面積真的是夭壽廣,不過依照整個規劃期程來看,因為預估2040年之前,第三航廈就能滿足需求,所以這個陽西區航廈的計畫,是個非常遙遠、2040年之後才要完成的建設。
而啟動條件,是在客運量達到3航廈整體容量上限約80%,也就是約400萬人次時才會啟動,而且還不是一次開發完畢,整個陽西區航廈全區開發,是得等到目前的既有航站,超過使用年限才會完成。
同時從發展藍圖中還能看到,在目前既有跑道的西側,似乎有規劃另一條差不多長度的第二跑道,應該是屬於民航專用跑道,但因為目前台中機場的跑道,就能滿足2040年的起降需求,所以第二跑道計畫,看起來同樣也是後續才有可能出現。
OK,那這個就是台中機場未來好幾十年,主要建設的發展藍圖,算是滿清楚好懂的,而且目前也都有把這些土地都先預留起來,希望是能大大減少因為用地取得,而延後整體計畫的機率。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整個陽西區航廈建設,究竟什麼時候要推動,也就是雖然剛剛有提到初步的觸發條件,但龐大的計劃,總會需要不少前置作業,同時還得看未來客運量的實際數字,畢竟也不希望發生蓋完、卻使用率不佳的情況。
最後,除了機場本身的建設以外,在客運量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周遭區域也一定會跟上腳步逐漸開發,當中最重要的,是在先前啟動的機場園區規劃案,範圍主要是被國3、台10跟台10乙包圍起來的區域,朝向機場門戶方向做規劃,總面積來到約122公頃,似乎是有點想仿效桃園航空城的味道,所以如果有看過影片的大家,應該會滿好想像這個台中航空城,會進駐怎麼樣的產業。如果要劃的分更詳細一點,可以看到2017年出現的都市計畫案,當時是以產專用地居多,不過目前還沒正式定案。
而且除了這個區域以外,再往北邊還有中長期跟長期發展區的預定地,但從整體計畫進度來看,要走到這兩區啟動開發,勢必得等上不少的時間,尤其還牽涉到台中機場的定位問題,這個我們放到結尾再來談。
接下來則是交通建設,在道路方面就有不少規劃,一是為了因應門戶計畫跟未來航廈的擴充,因此打算把中航路一段,拓寬成100公尺的門戶大道,YAP沒錯,100公尺,在台灣有同樣寬度的道路真的為數不多。
再來因為國3是最接近台中機場的聯外道路,因此有計畫新闢匝道、把兩邊相互連接,而根據計畫中的地圖,似乎是有兩種方案,一個是開在目前清水服務區附近,另一個則是在沙鹿交流道附近,似乎是希望在周遭區域逐漸發展起來後,降低沙鹿交流道負荷的感覺。
第三個則是最缺乏的軌道運輸系統,也就是目前橘線規劃的站點,是預計在既有航廈的附近設站,但因為後續還有陽西區航廈計畫,所以民航局有建議,橘線O01至O04站採地下型式,這樣未來可以延伸到陽西區航廈,並且並新設O00站。
但目前不管是橘線延伸還是國3新建匝道,都還沒有明確的消息,也就是跟門戶計畫一樣,得讓時間當一下催化劑才行。
台中機場作為中台灣最重要的機場,目前除了有第三航廈、滑行道新建與整建等工程,未來還有相當龐大的陽西區航廈跟門戶計畫。尤其當中的門戶計畫,似乎有希望發展成類似桃園航空城的企圖,畢竟從台中機場鄰近的用地現況來看,附近有中科台中基地、精密機械園區等等,也還有跟航太相關的漢翔生產與研發廠區,可說是鄰近不少重要的產業基地,不過目前陽西區航廈還沒達成啟動條件,而門戶計畫也還在規劃當中。
當然,每個跟機場有關的計畫,一定跟運量預測脫離不了關係,畢竟客運跟貨運數據,是一座機場最重要的核心。而在疫情爆發後,根據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分析,影響時間將長達5年,可能要到2023或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
而台中機場相較於其他機場,恢復速度比較慢一些,從數據來看,台中機場2019年的旅客人數,大約來到282.2萬人次,但從今年統計到5月底,只有來到約76.3萬人次,以月平均來看大約只有恢復6成5。
在未來的預測方面,是推估在2040年,可以達到國際航線運量346.3萬人次、國內航線運量154.4萬人次,總計約500.7萬人次,而這個數據,雖然跟前一版的預估差不多,但整個國際航線的占比顯著下滑,從82%到69%,國內航線則是從18%,上升至31%。
那上面提到的這些內容,就牽涉到台中機場的尷尬之處,主要就是定位問題,畢竟從最現實的地理位置來看,北有桃園南有高雄,再加上台灣南北交通、搭高鐵其實速度不慢,對於處在中間的台中相對不利,甚至先前也有議員質疑,究竟台中機場要成為廉價航空的基地,還是桃園機場的衛星機場,或是乾脆以貨運為主等等的疑問。
同時在交通建設上,桃園跟高雄都有捷運連接,台中機場沒有,硬體設施則是現有的滑行道和停機坪,無法停靠廣體客機,以及航線偏少的狀況下,都存在不少降低旅客跟業者使用的現實考量。
而且除了民用部分,因為東邊存在空軍基地,因此也還得跟國防部進行協調,在整體發展上,可說是有不少問題需要釐清,而在大方向尚未明朗之前,推動建設跟開發計劃就變有點尷尬,或許就只能從單純的客運量作為基本指標。但無論如何,對於民眾來說,最主要還是希望未來的台中機場,能開通越來越多定期航線、不用每次出國,都一定要跑到桃園搭飛機。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cXJSRFehP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