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因此死亡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禁忌話題,彷彿談到死亡,就觸犯了禁忌。
付費限定
死亡不是盡頭,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薩提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露小西Lucy
7會員
81內容數
不要做一個無知的人know it all,而是做一個無所不學的人learn it all,我們一起不斷學習
露小西Lucy的其他內容
2024/03/03
本文介紹薩提爾女士提出的冰山模式,探討人的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在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此外,還介紹了四種應對姿態,以及如何從一致性的姿態為自己負責,達到內外一致的理想。探討如何從親子教養關係中進一步瞭解姿態對溝通和情境的影響。
2024/03/03
本文介紹薩提爾女士提出的冰山模式,探討人的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在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此外,還介紹了四種應對姿態,以及如何從一致性的姿態為自己負責,達到內外一致的理想。探討如何從親子教養關係中進一步瞭解姿態對溝通和情境的影響。
2024/02/27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2024/02/27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2024/02/27
情緒是短暫的。
情緒沒有分對錯好壞,勉強分為正面和負面。
情緒來來去去,但我不屬於這個情緒,它只是此時此刻走進我的心裡,它不是我的。
來了就讓它來,走了就讓它走;它來了我就讓這個情緒暫時的停留在我心裡。
只是暫時停留而已。感受喜歡或厭惡也好,都一樣它會來也會走,我就接受它,不要抗拒。
既然
2024/02/27
情緒是短暫的。
情緒沒有分對錯好壞,勉強分為正面和負面。
情緒來來去去,但我不屬於這個情緒,它只是此時此刻走進我的心裡,它不是我的。
來了就讓它來,走了就讓它走;它來了我就讓這個情緒暫時的停留在我心裡。
只是暫時停留而已。感受喜歡或厭惡也好,都一樣它會來也會走,我就接受它,不要抗拒。
既然
你可能也想看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前言
人死後會怎麼樣,說真的還不清楚,至於活著的人要做什麼事情,目前經歷過一次後,大概了解,於是決定紀錄一下過程。
當然還是要說明一下,有些過程可能會不同,要根據各地習俗、各家規定和葬儀社而定,而且我並非專業的殯葬人員,有些東西敘述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根據自身經驗而說,同時也藉此好好走出這一段過程

前言
人死後會怎麼樣,說真的還不清楚,至於活著的人要做什麼事情,目前經歷過一次後,大概了解,於是決定紀錄一下過程。
當然還是要說明一下,有些過程可能會不同,要根據各地習俗、各家規定和葬儀社而定,而且我並非專業的殯葬人員,有些東西敘述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根據自身經驗而說,同時也藉此好好走出這一段過程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