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Out 2》:為了向前走得更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也知道我實在沒有寫的必要,可是想到,沒寫,就會失去,這個想法還是令我懼怕。如今回想起首集已經想不到什麼,倒是記得乒乓的消逝,明明他在電影裏是無法被記住的記憶,我已經忘了前因後果,他可能是犧牲了自己,身影在一堆記憶球裏逐漸淡去。


在九展的最後一天到星影匯看《Inside Out 2》,是我練習記憶編碼的方法。我覺得,當我把特別的日子連繫到活動和場所,儘可能把當天做的決定變得複雜,我就能記得越清楚。我會記得我在星影匯的最後營業日看了它的第一場放映,我八點四十分前就到了。我是留住了電影票,可是我能留住的事情不多;我是帶來了攝影機,可是我當下就明白影像留不住任何事情。用力量去記錄一場有力量的死亡,也夾雜媒介的無能為力。越清晰的影像,我越難面對。如今我只能拍模糊的影像,剩聲音是清晰的;如同記憶裏的模樣只剩殘影,而場所是清晰的。


關於科技,我一直在想像一種物極必反的狀態。可是科技真的不會倒流,至少科技的倒流不會成為趨勢,人們念底片相機的舊還是有高速網路和社交媒體支持。我還沒掌握區塊鏈的概念,也沒讀懂研討會上的齊林斯基論深層時間。可是齊林斯基的媒體考古學有趣,我們從過去追溯未來;彼得斯(The Marvelous Clouds: Toward 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的說法也有趣,數位媒介是早期文明活動的延伸;潘惠森寫「向後走,是為了向前走得更遠」。拱廊街計劃,純真博物館,這一切都有趣。


在《Inside Out 2》出現的舊形式帶來驚喜。它們被關在保險庫,裏面有主角不願面對的「黑歷史」,為學前兒童而設的平面動畫,求學時期沉迷的線上遊戲。都是歷史,被人遺忘的視覺形式。我暫時不去想人工智能如何把「伏在桌上休息的困倦女生」變成動態影像,而是著迷於平面和立體動畫的交融,遊戲人物低像素的頭髮邊緣。成年的觀眾不再跟著銀幕上的指示說出咒語了,情緒被困在玻璃瓶,被關進保險庫了。我們不再去想童年了。可是往回走,看舊有的藝術表達和童年經歷,我們能發現新的事情。


里爾克寫:「你不還永遠據有你的童年嗎,這貴重的富麗的寶藏,回憶的寶庫?你望那方面多多用心吧!」《Inside Out 2》以情緒為主角,也設定在童年,討論著記憶。以前就有媒介告訴我們:要發揮創意,要敢於表達。彩色紙張被剪成了拼貼畫;遊戲人物一再強調自己的信念,他擁有獨特技能,尷尬但有用;動畫角色打破了第四面牆,向觀眾提出一起召喚百寶袋的請求。被時代訓練成被動接收資訊的我們,向過往請教如何運用手上的資源創造、堅持信念並嘗試突破、渴求合作以扭轉局面。他們打破了體制的螢幕,還拆了獨裁的樹。


人們愛說人的專注力只剩數秒,我不相信。可是商業對時長的要求是存在的,我剪的影片越來越短,一個畫面要維持多久才不算久?如今一分鐘的短片一秒換一個畫面才叫視覺上豐富。人們想要把五秒縮短到三秒,五秒已經算太久,太貴了。我把觀看《Inside Out 2》的體驗形容成大概每十秒就有一個衝突,而角色遇到的阻礙大概花兩分鐘就能解決。


最有趣的是,父母出現的畫面跑走得最快,連我身旁的孩子都說:「他們關門關得那麼快?」有兩個畫面尤其深刻:一是父母開車送主角上學後跟她道別,二是父母在夜晚跟主角道晚安後關門離去。父母離場的過程大概只佔兩秒。有趣在,這好像說明了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角色,孩子總希望父母趕快離開(長大後相反)。我身旁的孩子還說出了我目光觸及不到的細節,因為他的視線高度跟我的不同,我也覺得很有趣。他可能沒有讀到製作名單最後的那句英文,可能也讀到了:“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 w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孩子不需要再多的標籤,我甘願相信他們是獨特而已。


我喜歡電影的什麼呢?尤其在這個商業電影愛設計我情緒起伏的世界。我還愛說些什麼呢?我想寫關於流淚的事,也是因為我知道人工智能還無法流淚,他還曾假惺惺地說他還沒有欣賞藝術的能力。我喜歡當我看見「信念泉源」的時候就流淚,我還是佩服動畫師建造世界,為概念造形的能力。一個個記憶放到水面,就成了向上延伸的水柱,種一棵獨特的樹。


泉源極美。一個核心的記憶球,黃色的,也摻和少量代表憂愁的藍色。阿樂是黃色的,卻有藍色的頭髮,黃加藍變綠的衣裳。可能概念是相對的,有哀傷,才有快樂。純粹的快樂是不存在的。阿樂相信阿愁是唯一能勝任任務的人,要把珍貴的樹歸位的時候,阿愁率先把手上的樹交給阿樂。快樂和哀傷互相信任,互相依存,他們成了唯一在電影裏密不可分開得太久的角色。


阿樂的身體邊緣總散發著黃色粒子,我聯想到消逝。角色卻說這是種呼喚,人們還是需要快樂來掌控腦中的控制台。難堪的回憶隨著極美的拋物線遠離大腦,最後隨著山的崩塌跌入我們信仰的泉源。生命之樹變換著更複雜的形狀,不如快樂般圓滑,不如焦慮般帶刺。經歷多了,信念還不止兩個。如何擁抱自己,何時擁抱別人,是個好問題。


我在找一片空白的地方,裏面沒有焦躁,沒有咖啡因,心跳可以慢下來。要是有張無形的網可以展開,去擁抱人們變化不斷的模樣,那我們就能感覺安全。停歇,就在無數個記憶球上,暫時不需要新的記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筆阿霖-avatar-img
2024/08/18
喜歡這篇的分享,謝謝~
avatar-img
Salsa Dancing
9會員
6內容數
On really romantic evenings of self, I go salsa dancing with my confusion. - Waking Life (2001)
Salsa Dancing的其他內容
2024/07/29
纏在兩人手中的線,是生命中的念念不忘,是跟某人某事的緣,是那句早晚要讀懂的詩。斷線和殘燭似在宣告生命終結,可在他們相遇的世界裏,好像沒有生與死這般對立的概念;線斷了,火滅了,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Thumbnail
2024/07/29
纏在兩人手中的線,是生命中的念念不忘,是跟某人某事的緣,是那句早晚要讀懂的詩。斷線和殘燭似在宣告生命終結,可在他們相遇的世界裏,好像沒有生與死這般對立的概念;線斷了,火滅了,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Thumbnail
2024/07/29
在對的時候相遇,那是最好的,不怕它僅有一次,不怕它終會變質。只有電影可以把時間軸一分為二,再來一次。不可以重來的瞬間,他說他要珍惜一輩子,我也要。言語無用,就拍電影,讓人可以一直看。敏喜說,你將來拍的電影我都會看的。喜歡過的,會變成不喜歡,喜歡過,就很好。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太重要,先走了。
Thumbnail
2024/07/29
在對的時候相遇,那是最好的,不怕它僅有一次,不怕它終會變質。只有電影可以把時間軸一分為二,再來一次。不可以重來的瞬間,他說他要珍惜一輩子,我也要。言語無用,就拍電影,讓人可以一直看。敏喜說,你將來拍的電影我都會看的。喜歡過的,會變成不喜歡,喜歡過,就很好。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太重要,先走了。
Thumbnail
2024/07/29
看過電影的人在想什麼?他們想要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至少看過一遍《Robot Dreams》。這真是個艱鉅的任務,只怪他們野心太大。各種語言批評詮釋也無甚作用,正如電影簡介頁面裏描述的:電影不設對白。語言失效了。
Thumbnail
2024/07/29
看過電影的人在想什麼?他們想要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至少看過一遍《Robot Dreams》。這真是個艱鉅的任務,只怪他們野心太大。各種語言批評詮釋也無甚作用,正如電影簡介頁面裏描述的:電影不設對白。語言失效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可以沉入學校操場 來到無邊的青色草原 頂著無垠藍天 沒有飲食穿睡或傷病等煩惱 可以知道一切 什麼都能做到 彷彿一粒塵埃掌握所有時間空間 走遍心靈每個角落 發現每個心思如何生滅 超越各種情緒互相淹沒 直到上課鐘響 可以回到教室 遊走於老師和同學之間 不被看見
Thumbnail
可以沉入學校操場 來到無邊的青色草原 頂著無垠藍天 沒有飲食穿睡或傷病等煩惱 可以知道一切 什麼都能做到 彷彿一粒塵埃掌握所有時間空間 走遍心靈每個角落 發現每個心思如何生滅 超越各種情緒互相淹沒 直到上課鐘響 可以回到教室 遊走於老師和同學之間 不被看見
Thumbnail
微微顫動的眼皮尚未準備好要接收這個世界的第一道光與資訊,神志還想遊走於深不可測的無邊大海,絲毫沒有上岸的衝勁,然而身體已經開始逐一安裝各種感官的精密功能,重建效能高等的知覺系統,於是我清楚感受到身旁的人也醒過來了。 對於此刻的時間完全沒有概念,或許是暖暖的陽光只照射到雙腳,頭腦尚在自行開機
Thumbnail
微微顫動的眼皮尚未準備好要接收這個世界的第一道光與資訊,神志還想遊走於深不可測的無邊大海,絲毫沒有上岸的衝勁,然而身體已經開始逐一安裝各種感官的精密功能,重建效能高等的知覺系統,於是我清楚感受到身旁的人也醒過來了。 對於此刻的時間完全沒有概念,或許是暖暖的陽光只照射到雙腳,頭腦尚在自行開機
Thumbnail
聽說美國有間實驗室,曾設計一個無聲房間: 一般人如果在裡面待超過45分鐘,會開始失去理智。 那是絕對的安靜。 而獨旅某個程度上,也是安靜的出走。
Thumbnail
聽說美國有間實驗室,曾設計一個無聲房間: 一般人如果在裡面待超過45分鐘,會開始失去理智。 那是絕對的安靜。 而獨旅某個程度上,也是安靜的出走。
Thumbnail
《意識突圍》極簡落伍了,躺平興起了? TIME X CHANGE X ETERNITY 五月甫過,並不是總在感嘆時間又跑到哪個里程點,自己則猛追在後,而是走出大樓之外,抬頭一張望,到處都在展示相關的訊息,我不由得持續接收外來的刺激。 晨間的陽光映曳著淺黃色的光芒,朦朧溫柔的金色輕輕覆蓋在
Thumbnail
《意識突圍》極簡落伍了,躺平興起了? TIME X CHANGE X ETERNITY 五月甫過,並不是總在感嘆時間又跑到哪個里程點,自己則猛追在後,而是走出大樓之外,抬頭一張望,到處都在展示相關的訊息,我不由得持續接收外來的刺激。 晨間的陽光映曳著淺黃色的光芒,朦朧溫柔的金色輕輕覆蓋在
Thumbnail
這是最好的麻痺自我的方式。
Thumbnail
這是最好的麻痺自我的方式。
Thumbnail
深夜時情緒浮現,記憶留烙印,壓抑的睡意爆發。內在世界的情感和記憶無法掩飾,需要正視和反省。
Thumbnail
深夜時情緒浮現,記憶留烙印,壓抑的睡意爆發。內在世界的情感和記憶無法掩飾,需要正視和反省。
Thumbnail
2022.5.19 今天臍輪在清理上癮,找尋手機、食物、追劇、…各種上癮背後是因為在逃避什麼、是遇見了什麼樣的不舒服情緒想轉移注意力或切斷感覺 而在裡面看見滑手機、追劇的自己分裂成兩半,前面是面無表情機械化滑著手機或隨著劇情起伏做出反應的自己,但後面卻有一個在黑暗中躲很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2022.5.19 今天臍輪在清理上癮,找尋手機、食物、追劇、…各種上癮背後是因為在逃避什麼、是遇見了什麼樣的不舒服情緒想轉移注意力或切斷感覺 而在裡面看見滑手機、追劇的自己分裂成兩半,前面是面無表情機械化滑著手機或隨著劇情起伏做出反應的自己,但後面卻有一個在黑暗中躲很深的內在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