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一千萬不要隨便亂許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東京存活日記-15

在日本和台灣一樣,每個月都需要繳國民健保費用,依據薪水高低繳納的金額不同,這點也跟台灣機制相同。

身為一個好居民,本人每個月都有乖乖準時繳健保費,曾經有一度覺得,繳了這麼多錢,都沒有去看過診所看過醫生,好像有點可惜呢!人生真的是不用隨便亂遺憾,就在以為我可以順利過完一年健康寶寶生活的某一天,我竟然確~診~了,就這樣展開了第一次的看醫生體驗。

當天早上起床後,我明顯感到自己身體相當不舒服,喉嚨痛、頭痛、全身痠痛、微微地咳嗽流鼻水鼻塞,簡而言之,就是一堆典型即將感冒的症狀,全數向我爆擊。我當下立刻決定去看個醫生,但也只是單純的認為,這種狀態倘若只靠藥妝店的成藥,以我這種弱雞抵抗力,恐怕是無法痊癒的。


搜尋診所,並先預約

我先是找了一下家裡附近有哪些google評價比較合理的診所,中意的第一家網頁上註明感冒一定要事先預約,我心想誰能預料自己會感冒,實在有點難以理解,撥了電話去問,當天已經無法預約了,放棄!前進下一家。

第二家選了一家距離稍微遠一點的診所,網頁上雖然沒有特別說明需要事先預約,但為了避免我拖著我的廢物身體、外加頂著烈日走到診所時,卻被告知沒有預約無法看診的風險,我決定還是預約當天下午看診,這家診所非常貼心可以直接網路預約,簡單填了基本資料,以及症狀、體溫、用藥史、過敏史等等的資訊後,就預約完成了。

最後還有詢問是否需要做covid的檢測,但此時的我仍天真地覺得,應該只是前一天吹冷氣感冒了,所以就選了「否」。


診所看診

到了診所後,櫃台請我提供保険証,並問我是否有做covide的篩檢,我回答「沒有」後,就被放入更衣室隔離等待,必須說這個做法相當謹慎,唯一傻眼就是更衣室的燈是感應式的,我坐著坐著就會被關燈,我只好一直在更衣室揮手表達本人尚且安好,如果有人看監視器,會不會以為來了一個怪異歐巴桑。

大約等了20分鐘,醫生跟我說擔心我的肺部狀況,就幫我照了X光,照完後就再度被放回更衣室,大約再等了20分鐘後,就被請到診間看診了。

過程中,醫生非常親切,跟我講解了X光片的結果,還擔心我有單字聽不懂,用google翻譯打字給我看,真的相當很貼心,但最後並沒有像台灣醫生會壓喉嚨、看鼻子,也是蠻不同的體驗。

接著就是付款,然後拿著處方籤,到自己習慣的藥局領藥,我印象中蠻多台灣診所藥局就在旁邊,但日本並沒有。


藥局領藥

我選擇到診所旁邊最近的藥局領藥,雖不在隔壁但也距離不遠,大約100~200公尺,藥劑師人也很親切,幫我講解了每包藥的用途,我拿到的藥是按藥品分開裝,跟台灣多數診所會幫忙分成一包一包,比較方便服用有點不同。藥劑師還給我了一本用藥手冊,提醒下次看病要帶在身上。

這次看病的費用是診療費是日幣1470、藥費是日幣1380,我個人覺得價格還算合理,畢竟看診費或藥費要等同台灣的親民價格,全世界走到哪都不大可能。

最後藥劑師問了我有沒有做covid檢查,並提醒我最近東京確診人數大增,要多注意。但也有說即使是確診covid,原則上拿到藥品也都差不多,就看自己要不要驗了。


回到熟悉的老朋友–快篩

此時因為我隱隱覺得自己似乎開始發燒了,想一想便決定順道買一個快篩 ,果然回到家後,我量體溫後發現來到39度,立刻拿起剛買的快篩,實際驗過發現,真~的~是~covid,然後我就直接在家陣亡四天。

有一點蠻有趣的是,臺灣的快篩根據我與家人經驗,如果是確診的狀況,二條線的結果都以極快速度出現,完全不給自我欺騙的機會 ,但這個日本買的快篩,我整整等了超過半小時,線才開始慢慢出現,我甚至一度以為判讀失敗了。


總之,我就這樣無意間完成第一次體驗的第三彈,雖然稱不上是個好的體驗,但好在平安度過了,身體也順利恢復,回頭想想能有個看病體驗也是蠻不錯的。

avatar-img
10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覓講の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在東京待得越久,越能真切的感受到這個城市大眾運輸交通體繫有多龐大及複雜,一堆臺灣無法想像的機能與設置,本篇將分享了個人對東京交通系統的心得。
這篇文章介紹作者在日本東京賞櫻的經歷。描述了所到的東京的櫻花景點、賞櫻時間及賞櫻的體驗。
來到了棒球大國,怎麼可以沒到棒球場朝聖呢! 4月初規劃連續4天4場比賽的精實巡禮,6月再補上最後一站,把首都圈的比賽看得盡興。
第一次系列的第二彈,我來到電影院了。之前從來沒有在國外走進電影院過,想去瞧瞧跟台灣有甚麼不同,也剛好最近有想看的電影,就決定來趟電影院之旅。
來到日本後發現了幾件令自己有些驚訝的文化差異,雖然都是一些蠻無聊的小事情XD,但就是忍不住想寫下這些文化衝擊、ㄟ~~原來如此的瞬間。
來東京半年了,同時在語言學校也就讀了半年,經歷了兩個學期,似乎應該來記錄一下所謂語校的生活。
在東京待得越久,越能真切的感受到這個城市大眾運輸交通體繫有多龐大及複雜,一堆臺灣無法想像的機能與設置,本篇將分享了個人對東京交通系統的心得。
這篇文章介紹作者在日本東京賞櫻的經歷。描述了所到的東京的櫻花景點、賞櫻時間及賞櫻的體驗。
來到了棒球大國,怎麼可以沒到棒球場朝聖呢! 4月初規劃連續4天4場比賽的精實巡禮,6月再補上最後一站,把首都圈的比賽看得盡興。
第一次系列的第二彈,我來到電影院了。之前從來沒有在國外走進電影院過,想去瞧瞧跟台灣有甚麼不同,也剛好最近有想看的電影,就決定來趟電影院之旅。
來到日本後發現了幾件令自己有些驚訝的文化差異,雖然都是一些蠻無聊的小事情XD,但就是忍不住想寫下這些文化衝擊、ㄟ~~原來如此的瞬間。
來東京半年了,同時在語言學校也就讀了半年,經歷了兩個學期,似乎應該來記錄一下所謂語校的生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熱門的話題,因該就是我們最經典的護理師補助款項之問題了,因為有非常多的醫院陸續在群組不斷PO出銀行存摺............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又開始做文宣 每每雷聲大 片片片 長期白瞟護理師 導致關病房 有錢人沒差 直接VIP 高層3餐 關懷 醫療品質下降 直接有關的是窮人 俗話說 有錢判生 沒錢判死 古人早有智慧 衛服部爛很久 有些亂搞瞟季外遇 這種素質 根本是來搞事 你們這些官員自己去第一線 被病人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
Thumbnail
好像每年一月就會生一場大病,一病就是發燒、上吐下瀉、喉嚨痛樣樣都來,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但這次在韓國看診的經驗真的太過荒唐又委屈,一起來看看我究竟遭遇了什麼吧!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Thumbnail
最近熱門的話題,因該就是我們最經典的護理師補助款項之問題了,因為有非常多的醫院陸續在群組不斷PO出銀行存摺............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又開始做文宣 每每雷聲大 片片片 長期白瞟護理師 導致關病房 有錢人沒差 直接VIP 高層3餐 關懷 醫療品質下降 直接有關的是窮人 俗話說 有錢判生 沒錢判死 古人早有智慧 衛服部爛很久 有些亂搞瞟季外遇 這種素質 根本是來搞事 你們這些官員自己去第一線 被病人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
Thumbnail
好像每年一月就會生一場大病,一病就是發燒、上吐下瀉、喉嚨痛樣樣都來,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但這次在韓國看診的經驗真的太過荒唐又委屈,一起來看看我究竟遭遇了什麼吧!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