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看人生|Covid-19確診日記:時間線、小故事、實用康復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導讀

內容分為三段落:暴風雨前的寧靜(時間線與症狀)、終於確診(重新看待人生的小故事)、實用康復法。

raw-image

暴風雨前的寧靜

Health is not valued till sickness comes?

7/18家人應酬對象確診

我接觸的家人收到他同事的確診通知時,也覺得喉嚨發癢不適。

我雖無症狀,仍在返家後自行與父母隔離

7/19

接觸的家人確診,父母沒事。

7/20

喉嚨腫痛、疲勞。

7/21

咳嗽會乾嘔、筋疲力盡。

晚上,使用兩種不同品牌的鼻咽快篩,一種品牌的唾液快篩,皆呈陰性。

7/22

睡醒時,耳咽管腫脹甚至耳痛、聲音嘶啞、頭痛、流鼻水、頭昏腦脹。

為了唾液快篩的準確度,起床刷牙之後30分鐘,沒有飲食、更沒有吃成藥,而是等待時間進行檢測。

14:30 發冷
15:00 發燒38.2度
15:30 吃得百利寧500mg
16:30 體溫37.7度
17:00 體溫37.2度
17:30 咳嗽越來越頻繁

家父對我快篩的技術表示懷疑,執意要我使用鼻咽快篩第三次,我拒絕了。

我曾經是醫療人員,也遵照說明書指示操作,我認為篩幾次都會陰性,病毒量不夠就是不夠。

中醫診所販售之「清冠一號」,確診再購買才有健保給付。我沒有確診,但父母不想耽誤時間、徒增變數,所以自費購入。


終於確診

我不是在吃藥,就是在等可以吃藥的時間。

7/23第0天 請不要折磨病人

曾經在醫院第一線工作,於不同部門輪調,看到很多即將辭世的長者,仍然持續接受會造成他們不適的檢查甚至治療,當時我就覺得:那樣過度的做法,早已失去醫療的本質。

醫療,本是緩解症狀、幫助病人的存在。如今,延命醫療,很可能是不能為自己發表意見的病人的苦痛。

原本我沒有鼻咽、口咽的不適,但在快篩的刺激之下,敏感的黏膜使我淚流滿面,免不了內心無數的咒罵,罵到不知道自己在罵誰。巴不得快點篩出來確診,結束這場惡夢。

下午,我終於用唾液快篩得到非常淺的第二條線,好幾度以為是幻覺。

raw-image

7/24第1天 「為什麼是我?」

在學飛行時,有一位幽默風趣的教官曾言:「我們飛機的系統,通常不會只有一套,像這個自動駕駛,就有三套。一套壞了,還有兩套。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三套都壞了要怎麼辦?」

頓時,講台下的學生們鴉雀無聲。

教官開口了:「兩個字。」

台下依然靜默。

教官公布答案:「這時候你就只能想『Why me?』」

疾病纏身之時,我想要責怪疾病的起源、想要責怪害家人染疫的同事,試圖藉由憎恨來舒緩自己的痛苦。兜著圈,到最後也只能思考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事,要承擔這種病痛。

7/25第2天 異常是身體給的訊號

有位諮商師朋友告訴我:「身體常常會發出不堪負荷的訊號,小則乏力、大則癌症。重視眼前任務的人常常犧牲健康,換取成就。看似短暫的等價交換,其實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長期問題。」

我重新看待染疫這件事,雖然知道自己會好起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

萬一染上的是不會好起來的病呢?

我突然理解了健康不該是被短暫犧牲的選項,而是好好愛自己的必然

7/26第3天 校護教我的事

高中三年,我有兩年在保健室當志工。

一個午後,校護(資深護理師)在整理床鋪、打掃保健室。我在一旁看著,偷偷思索著她是不是也有強迫行為或完美主義。

這時,校護開口了:「這個床單拉平之後,要從病人的角度思考,他們看到的空間必須乾淨整潔,才會好得快。你看到哪裡髒亂就整理一下,這裡交給你了。」

與畢,留下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休息空間裡,灑掃。

回到現在,午間在房間發現螞蟻,一股憤怒的力量油然而生,使用吸塵器等清潔用品把房間底朝天式的清潔一番,回過頭來,房間整理好了、身體排汗了,還有力氣在乾淨整潔的房間寫下這篇文章。

raw-image

實用康復法

檢測、藥物等網路上已有很多資訊,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較快好轉的方法。

開窗透氣

長時間在密閉空間吹冷氣,只會讓病氣在室內循環,挑個清爽的早晨或午後,開啟電扇和窗戶,留一點汗,然後去洗澡,再回來吹冷氣,會好很多。

保持環境整潔

染疫前兩天,我無力也無暇整理房間,著實活在藥堆、狼藉的瓶罐當中。

即使只是順手整理也好,一點一點完成,會感覺身體也慢慢好起來。

補充水分和補品

若中西藥併服,務必要注意時間間隔至少一小時!

其餘時間補充水分、補品(如B群、維他命C、胺基酸等)、蔬果類。

一般飲品推薦綠豆水、椰子水、仙草茶等退火食材,宛若沙漠中的綠洲!

睡覺

過敏藥通常含有嗜睡的成分,正合我意!

反正醒著也做不了事情,想睡的時候順道借助藥物的力量吧!

盡可能的保持正向

小時候重感冒,總有父母在一旁照料,現在則是聽到我的腳步聲就關門或拔腿就跑。強烈的對比,加上好想要有人幫我刮痧或按摩,著實煩悶。

即使這樣,還是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保持正向已是極限,積極還是免了吧。


相關文章推薦

生活看人生|智齒手術:醫師、自費、術後、回顧
智齒一定要拔嗎?醫生差別、自費項目、術後護理分享,以及一點點思考。

閱讀看人生|《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
15個實現願望的口頭禪,符合宇宙法則、越說越好運!轉變潛意識,應用與行動,迎向美好未來!

閱讀看人生|《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精選、呼應及心得
靈魂演員樹木希林的人生語錄精選。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專題推薦:陳穩看人生盡情書寫我只是想要愛在身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155會員
203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2024/12/07
你才是自己的專家!以手帳、牌卡為媒介,成為自我教練;以活動為契機,與女人迷講者相遇!營運總監郭芙志 Merci、共同創辦人張瑋軒 Shuan、陳怡蓁 Tanya 一同帶領的「島島啊來,沓沓仔愛——生命漫流半日工作坊」引導大家回顧2024、打造 2025,聊生命階段如何悠悠漫流?之陳穩文字紀錄思考
Thumbnail
2024/12/07
你才是自己的專家!以手帳、牌卡為媒介,成為自我教練;以活動為契機,與女人迷講者相遇!營運總監郭芙志 Merci、共同創辦人張瑋軒 Shuan、陳怡蓁 Tanya 一同帶領的「島島啊來,沓沓仔愛——生命漫流半日工作坊」引導大家回顧2024、打造 2025,聊生命階段如何悠悠漫流?之陳穩文字紀錄思考
Thumbnail
2024/06/14
雙琴俠2024世界巡迴音樂會: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組合雙琴俠,來台巡演!僅此一晚,加入Brett、Eddy 和Sophie,體驗一場充滿他們獨特音樂才華與機智幽默的難忘音樂會!音樂語言、天賦、努力與愛~音樂會看人生。
Thumbnail
2024/06/14
雙琴俠2024世界巡迴音樂會: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組合雙琴俠,來台巡演!僅此一晚,加入Brett、Eddy 和Sophie,體驗一場充滿他們獨特音樂才華與機智幽默的難忘音樂會!音樂語言、天賦、努力與愛~音樂會看人生。
Thumbnail
2024/06/10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2024/06/10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疫情近來緩和許多,各地解封、解口罩, 隨著暑假到來又興起一波旅遊潮。以為疫情過去的我,不小心掉以輕心,於是...我確診了!在家休養的這一周,回顧生病的心理的狀態是什麼?喜歡幫助人的投射者,需要他人幫助時又是什麼反應?
Thumbnail
疫情近來緩和許多,各地解封、解口罩, 隨著暑假到來又興起一波旅遊潮。以為疫情過去的我,不小心掉以輕心,於是...我確診了!在家休養的這一周,回顧生病的心理的狀態是什麼?喜歡幫助人的投射者,需要他人幫助時又是什麼反應?
Thumbnail
即使已經口罩戴好戴滿、 不輕易摘口罩喝水、 使用酒精、漂白水清潔 還是不幸地染疫了 半夜喉嚨痛 先吞了止痛藥 早上起床疼痛感依舊 第一次快篩兩條線 不敢相信 又做了第二次 當下晴天霹靂 馬上去排CPR檢驗 然後通知公司必須請假 千防萬防 還是躲不過 除了請假損失的薪水令人心痛外 還怕傳染給接觸過的人
Thumbnail
即使已經口罩戴好戴滿、 不輕易摘口罩喝水、 使用酒精、漂白水清潔 還是不幸地染疫了 半夜喉嚨痛 先吞了止痛藥 早上起床疼痛感依舊 第一次快篩兩條線 不敢相信 又做了第二次 當下晴天霹靂 馬上去排CPR檢驗 然後通知公司必須請假 千防萬防 還是躲不過 除了請假損失的薪水令人心痛外 還怕傳染給接觸過的人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染疫時間線與症狀、重新審視人生的四則小故事、五個實用康復法。
Thumbnail
染疫時間線與症狀、重新審視人生的四則小故事、五個實用康復法。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不能鐵齒 以為自己免疫力不錯 ,平時也注意防疫種種,就覺得這波疫情與我無關,快篩只是買來放過期的。 結果,還是被盯上了! 從開始覺得喉嚨怪怪的第一天,迅速轉入喉嚨痛、夜間盜汗的第二、三天,我終於拿出快篩,還存著只是不小心小感冒的僥倖心理,一直到試劑上出現兩條線,像兩條皮鞭結結實實地把我打醒了!
Thumbnail
不能鐵齒 以為自己免疫力不錯 ,平時也注意防疫種種,就覺得這波疫情與我無關,快篩只是買來放過期的。 結果,還是被盯上了! 從開始覺得喉嚨怪怪的第一天,迅速轉入喉嚨痛、夜間盜汗的第二、三天,我終於拿出快篩,還存著只是不小心小感冒的僥倖心理,一直到試劑上出現兩條線,像兩條皮鞭結結實實地把我打醒了!
Thumbnail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Thumbnail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Thumbnail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