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這部電影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時長太短了,不到一個小時的電影說真的看完確實有一種不夠爽快的感覺,然而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也是他能夠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告訴所有的觀眾什麼是創作者,對我而言,《驀然回首》這部電影根本是藤本樹老師送給自己的一封情書。

直到畢業的前夕老師拖藤本把畢業證書拿給京本,才讓這兩位日常沒有見過對方的兩人有機緣碰面,這一碰面也開啟了兩人無法避免的命運交織。
(以下暴雷)
創作的本質到底有沒有意義?
畫漫畫到底哪裡有趣?明明在畫畫的時候要花的時間又長又無聊,比起畫漫畫,看漫畫到比較有趣吧?
我非常喜歡藤本的這段獨白,當她發現京本因一場美大隨機殺人事件死亡時,儘管兩人已沒有在交流了,但當她得知這件消息時,她仍然非常心痛,那種心痛彷彿是我都還沒追上你,你怎麼可以先走。
接著藤本獨自走到京本房門外看見過去曾畫的四格漫畫,她開始覺得所有的創作都失去意義了,因為不管再怎麼創作,京本就是無法起死回生,然而就在這瞬間門縫卻飄來另一則四格漫畫,上面描述著是藤本的第二人生,一個成為跆拳道選手拯救京本的人生。

創作的本質到底有沒有意義?
《媽的多重宇宙》裡面談到人生中所有的拒絕、失望與遺憾都成就了此刻最美好的自己。
每個創作者或許都在創作者的路上說點什麼,有時是因為人生的悲傷,有時是因為人生的遺憾,很多時候創作的本質並不是來自快樂,因為創作的本身其實是枯燥且乏味的,更精確地來說只有當自己的作品被世人引起共鳴的那一剎那間,或許作品才有機會產生的意義,也許創作本身也來自於渴望被認同,當作品能夠被世人喜歡且理解時,彷彿自己也得到了那個最純粹的被愛。

結語:創作的本質到底有沒有意義?
人的一生也很像是一部作品,很多時候我們也總是問著自己做這個選擇到底有沒有意義,在人生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很常找到一些有目的的意義,為了升學、為了工作、為了成就以及為了養家活口,然而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得到這些我們所謂的意義時,我們卻不滿足這樣的人生,到頭來我們不斷地追求意義,又不斷地否定意義。
當我們把意義拿掉時,我們又在追求什麼呢?
或許為了知道那究竟是什麼?
於是人們不停的創作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