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七月半,讓我也來聊聊”鬼”吧!!
前兩天下班時,我心血來潮的晃到家附近的天公壇,特地來吃這裡一家老攤的米粉湯配黑白切。
碰巧天公壇正在作醮典,在結束了一輪法會之後,其中一組陣頭播放的中場音樂,令我既熟悉又興奮莫名!?
沒想到,在這個新竹老社區的傳統宮廟科儀上,竟讓我邂逅了來自日本著名動漫「攻殼機動隊2」OVA劇場版裡的配樂 ~「#傀儡謠」
顧不得米粉湯都還沒趁熱吃完,趕緊憑著記憶搜尋YouTube裡的關鍵字,果然讓我找到了這個視頻短片。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在好萊塢還沒翻拍成電影版之前,20幾年前就已經是我們這些宿舍宅男們,一定要頂禮膜拜的日本動漫經典。
幾年前由好萊塢影業翻拍,雖然由黑寡婦史嘉莉來演「少校」草薙素子,我是沒啥意見;但是若由天海祐希來演,必定會更貼近原作角色,特別是那股”英氣”!
而且,就連後來的電影「駭客任務」系列,也都在偷攻殼機動隊的”梗”!!
「攻殼機動隊」的劇情設定是,在未來人類社會高科技與訊息數位化泛濫後,人類的身體及器官可以高度機械化,思想、記憶與精神意志也可高速聯網。
然而相對的,人類的精神世界也就因此暴露在駭客攻擊的風險中,隨時有被控制、竄改、甚至”被附身”犯罪的危機。
新科技催生了新的犯罪手段,而為了因應非常規的新型駭客犯罪,日本政府成立了特殊的秘密執法部門「公安九課」。
對於這些躲藏在暗處,沒有實質形體只需駭入網路系統,即可隨時伺機”作祟人間”的犯罪駭客,在廣義認知上是否就像一個真正的Ghost (鬼魂)?
而那些潛藏在物質世界表象之下,雖看不清、摸不著卻仍暗自四處流動的邪惡意念(Cyber Punk),是否也像是另一個為人類所畏懼的幽冥陰間!
這就是「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裡的世界觀
但這裡所謂的Ghost,並不是像台灣人所認知的人死後所蛻變的”孤魂野鬼”,反而更接近日本傳說概念裡:由強大怨念所凝結成的「惡靈」。
看過「陰陽師晴明」及「孔雀王」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日本文化裡,即使是生者的無盡怨恨及咒怨,也會化為邪祟、襲擾人間。
因此,2004年動畫導演押井守在拍「攻殼2」劇場版時,公安九科要去日本擇捉島捉拿一位本領高強、顛覆政府的電腦駭客「傀儡師」時,就是要刻意營造出一種古代陰陽師”陰間抓鬼”的概念。
而導演押井守又做了什麼事呢?
首先,為了要設計一場擇捉島上的廟會遊行,押井守三次來台灣取景,借用了台灣「中元節」的概念,拍攝了基隆中元祭、北港朝天宮等……民俗活動素材。
包括臺灣民間的廟會陣頭,八家將、七爺八爺、三太子、官將首、千里眼、順風耳、燒王船…….等大量台灣民俗元素,都在此動畫裡出現。
而在音樂方面,即使在未來世界裡,也要營造出如同古代的鬼魅幽靈般,即然在現實世界裡得不到救贖,只好在Cyber世界裡襲擾人間的那股無窮怨念。
因此請了配樂大師川井憲次(我也非常欣賞他為徐克寫的另一部電影配樂–“七劍戰歌”)
為這部動畫所作的配樂《傀儡謠》,更是參考了日本古神道儀式中巫女的神樂吟唱,以”鎮魂慰靈”的概念,寫出這種集神秘、詭異但又悲慼的曲調,與影像配合得絲絲入扣。
導演押井守對於細節的狂熱,使劇組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場短短不到三分鐘的過場動畫,卻成為《攻殼》系列中最綺麗動人的經典場景 - -「傀儡謠」。
因此,感動之餘,也讓我想詢問,到底什麼才是成功的「文創」?
文化創意從來就不該標榜是全新原創的,反而是脫胎於對過往文化象徵意涵及符號的再詮釋!
這需要創作者本身對於傳統事物理解的基本功,並掌握「符號借用」關聯性的精準詮釋與想像再生。
任何古老的「符號」,都能在往後幾千年的無盡歲月裡,找到她符合”當代”的全新「意義」
就好像,日本傳統神樂裡的巫女吟唱,也能套用在科技感十足的科幻動漫題材裡;
是因為,對於看不見且未知世界的深層恐懼,永遠是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集體意識。
就好像,日本的科幻動漫配樂,也能被台灣陣頭館主借用在法會儀式上,卻毫無一絲違和感;
是因為,不論是攻殼機動隊裡的”駭客刑警”,還是官將首中的”陰間鬼差”,
即便生人勿近,但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地下秩序」,還需要有人去執法維護!
就好像,我十幾年前看過的動畫,在吃米粉湯時偶然記憶起,依舊令我感到震撼心靈;
是因為,從動畫配樂所喚醒的畫面即視感,配合著剛剛才結束的「關鬼門」法會;
此情此景,讓我的毛細孔已分不清,這到底是因為夜晚秋涼,還是詭異磁場所散發的森森陰涼?!
所以,「鬼」,也是會與時俱進的!
誰說鬼只會出現在你家的鏡子裡? (太Low了 ~ )
連貞子都會從電視機裡爬出來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眾文化永遠會創造出各種全新概念的鬼怪來嚇你!
只要你心裡的某個角落,還存在著任何一縷….....
恐懼的陰影………..嘿 嘿 嘿 ~~
#攻殼機動隊
#GhostInTheShell
#向配樂大師川井憲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