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隻,操他媽的會飛的蟑螂

那是一隻,操他媽的會飛的蟑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本安穩的坐在客廳看著電視,突然間,我聽見空氣中傳來不尋常的趴搭趴搭聲,在大腦還沒完整消化資訊以前,體內某條反射神經牽動整個身體,我整個人迅速進入戰鬥狀態。我的餘光瞥見了一個漆黑而細小的身影在空中飛翔,我硬是把整個身體凹往相反於它飛行軌跡,好像還在無意識間大叫了些什麼,但我不記得我說了什麼。

那是一隻,操他媽的會飛的蟑螂。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我像一位在戰爭最前線的士兵,剛閃過敵軍狡猾突襲的坦克砲擊。

我一邊佩服自己對於那趴搭聲響的直覺,一邊說服自己人性裡的恐懼、憤怒、殘暴都出自良善的意圖,奮不顧身的,勇敢的,朝著黑影飛去的方向前進。

我從舒適的沙發上跳了下來,轉身,往電腦室門口的地板一看,就看見了那塊集醜陋、恐懼、支配、慾望於一身的黑色影子。我心想,還好它沒有走遠,只要是人類應該都能夠理解:剛看見、後來卻找不到的蟑螂,遠比還看得見的蟑螂還要恐怖幾十萬倍。

我一邊看著它的位置,一邊冷靜地分析策略,沒問題,它在門縫和牆壁之間的角落,這個角度,拖鞋攻得進去。我冒著右腳可能會踩到什麼不該採的東西的風險,脫下了拖鞋,拿到手上當成武器,雖然這麼做很大膽,但沒問題,我可以清楚看到那隻黑色昆蟲的位置,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我拿著拖鞋上前,大力敲向黑影,它遭受第一波攻擊以後,迅速地在地上竄動,而我的心臟和理智,也在體內大幅度的竄動。沒事,別怕,至少它沒有飛起來,這是好事。冷靜,腦袋,不要再想像它飛起來的樣子了。

我鎮靜下來後,迅速接上第二、第三下攻擊,幾下打空,又快速補了幾下。經過一番奮戰以後,我似乎擊中了它的要害,它的動作停了下了,這時,我能清楚到有點噁心地看見它背上所有蟑螂該有的特徵。

但我還不能大意。在確定它徹底喪失戰鬥的意志之前,我不能隨便放下戒心。我拿了幾張衛生紙,墊在它身上,補了幾下,沒想到這麼一個動作,讓它迅速的在地上滑行了幾十公分。我還來不及思考,是因為打的角度不對、滑到它的屍體,還是它真的還有一堆力氣能快樂地奔跑,我維持著蹲姿,向後急退了幾步,又趕快再多敲幾下,以免它活躍了起來。印象中蟑螂死掉不是都會翻肚嗎?怎麼還沒翻肚?我稍微讓自己冷靜下來以後,發現它沒有像剛剛那樣亂動了,於是連同它背上的衛生紙,用力的打下去,接著捏著衛生紙的角落,翻了一百八十度,它的內臟粉碎後和衛生紙黏成一團,所以翻動衛生紙,身體也跟著翻了過來。此時,我終於看見它肚子朝上的樣子,心想,哈,這下翻肚了吧,不敢囂張了吧。比較放心以後,我又在它的肚子這面鋪上兩層衛生紙,敲了幾下,確保它的正面和背面都和衛生紙合而為一,方便處理後事。

心情平復之後,我的心態開始轉換成了一種對於生命的虔敬,心想蟑螂先生/小姐/(prefered pronouns) 剛剛或許也是用盡了全身的力量,在為自己的最後一段生命故事奮鬥,撰寫一段不落俗套的蟑生故事,不幸遇上一位殘暴的人類,提早進入大自然的循環。

我隔著四層以上的衛生紙,莊嚴的,把它的屍體包起來。但不小心捏的太用力,還感受到了某種扭曲、碎掉的觸感。

我到廚房找了一個專屬於它的塑膠袋,把它放進去,再綁起來,再走下樓,再走到室外,再跨越庭院,再放到一個距離日常生活起居範圍最遙遠、絕不可能以任何形式汙染生活空間的角落,為這場戰役劃下完美的句點。

蟑螂死了,我的心也死得差不多了。



我到底寫了什麼。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16會員
77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小心就把這裡荒廢了一陣子。「荒廢」是說來有點難聽,但這段日子的我並沒有放棄寫作。相反地,寫作反而更緊密地和我的生活貼合在一塊。 最近我還是有在發文,不過是發在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當時的我偷嫌 Vocus 沒什麼粉絲互動,所以換了個平台,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改變。如果是從成績來看的話,是沒
今天臨時興起,整理起了筆電上的照片。 整理照片常常要和過去的自己進行對話,回想拍照當下在想些什麼,為什麼留下這張照片,是因為這邊風景很漂亮嗎,還是難得拍到家人很生動的表情。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又該把哪些照片留下,或是加強什麼地方。 和自己對話的時候,我發現到了一個我一直覺得不對勁、卻說不太出口的
在 YouTube、Instagram、或方格子上,都能看到那種規劃很周延的創作者。他們承諾每個禮拜幾會固定發出影片,還做成色彩豐富、富有設計感的字卡,昭告天下。 他們的行事曆可能早就排滿工作,似乎接下來的半年,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早就都安排好了。什麼週更、日更、時更、分更、秒更,都不是問題。
不小心就把這裡荒廢了一陣子。「荒廢」是說來有點難聽,但這段日子的我並沒有放棄寫作。相反地,寫作反而更緊密地和我的生活貼合在一塊。 最近我還是有在發文,不過是發在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當時的我偷嫌 Vocus 沒什麼粉絲互動,所以換了個平台,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改變。如果是從成績來看的話,是沒
今天臨時興起,整理起了筆電上的照片。 整理照片常常要和過去的自己進行對話,回想拍照當下在想些什麼,為什麼留下這張照片,是因為這邊風景很漂亮嗎,還是難得拍到家人很生動的表情。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又該把哪些照片留下,或是加強什麼地方。 和自己對話的時候,我發現到了一個我一直覺得不對勁、卻說不太出口的
在 YouTube、Instagram、或方格子上,都能看到那種規劃很周延的創作者。他們承諾每個禮拜幾會固定發出影片,還做成色彩豐富、富有設計感的字卡,昭告天下。 他們的行事曆可能早就排滿工作,似乎接下來的半年,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早就都安排好了。什麼週更、日更、時更、分更、秒更,都不是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