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行雜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抵達台東的午後,我和內人用完午餐,喝完午後的一杯咖啡,駕車前往在地人才知的海灘。我們將車停在斜坡上,緩步向下,看著一彎海灘上,男人釣魚,小孩玩耍,老人在礁石堆裡覓石。北方厚實的雲雨沿著海岸山脈悄悄低掩而來,平靜淡泊的海潮漸漲,前仆後繼,一波一波,逐步逼上了岸。


我們沿著海岸向北,往返於鬆散的細沙和奇型尖銳的礁石,覓得一處無人擾的清幽,悠然靜坐半晌。


每次海邊靜坐,我會將自己的身心與海潮同步。潮水拍打的力道,浪的前縮後湧,海水撞擊的聲響,甚至於海的氣味,皆會化為我胸腹和肢體的感受,彷彿我與海再無分別。起初或許會不舒服,畢竟常人不曾有澎湃如海洋的能量在體內奔騰翻攪,習慣後,那是一場太過奢侈的全身按摩,從皮膚、筋膜、神經、直到肌肉、骨頭、器官,胸腹尤其有感。結束後,宛如全身推拿一般,偶爾還會微微喘息。


夕陽埋沒山頭,收去了最後一抹日光。水位越來越高,淹沒了腳底的礁石。我們起身離開,溯原路回去,玩耍的孩子和揀石的老人已經離去,剩下幾名男子正在收拾漁具。我們續上斜坡,揮別了這一片晚紫色的彩霞。


回去的途中,我和內人商量,哪天有閒,或許找間靠海的民宿住上一晚吧。

avatar-img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沒有想像中自由。 我們每日時間有限,心力有限,能夠專注的事情有限,專注的深度有限。在種種侷限之下,某些人,某些事,一旦我們覺得知道夠了,懶得釐清了,於是蓋棺論定,不再詳究。假如日後無大事,那麼此人此事就此定論,不再有翻改的機會。
努力,真的不一定好。 傾向於努力的人,常常將努力視為解決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方,認為努力夠了,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不能解決,是因為努力不夠。殊不知,人每天可用的「努力」是有限的,倘若健康不佳,那可用的「努力」就會更窘迫。用完了,人就懶散了,崩塌了,再也撐不起來。
一踏上台東,頓時能夠感受那股桀驁不遜的氣勢,狂妄自傲間又帶了點無所謂的天真,濃烈的野裡頭帶著些許洞悉天命的豁然,恨不得分分秒秒都在脫胎換骨。
道理,光是知道是沒用的,不能以身心去感受,不能為己所用。
「如果我跟他道歉,他不接受,那我怎麼辦?是不是不應該跟他道歉了呢?」 很多人常問我相似的問題,如果他做了XXX,對方沒有OOO,那該怎麼辦才好?是不是不該做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覺得你應該去做某一件事,那你就該去做,無論對方如何回應。
人,沒有想像中自由。 我們每日時間有限,心力有限,能夠專注的事情有限,專注的深度有限。在種種侷限之下,某些人,某些事,一旦我們覺得知道夠了,懶得釐清了,於是蓋棺論定,不再詳究。假如日後無大事,那麼此人此事就此定論,不再有翻改的機會。
努力,真的不一定好。 傾向於努力的人,常常將努力視為解決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方,認為努力夠了,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不能解決,是因為努力不夠。殊不知,人每天可用的「努力」是有限的,倘若健康不佳,那可用的「努力」就會更窘迫。用完了,人就懶散了,崩塌了,再也撐不起來。
一踏上台東,頓時能夠感受那股桀驁不遜的氣勢,狂妄自傲間又帶了點無所謂的天真,濃烈的野裡頭帶著些許洞悉天命的豁然,恨不得分分秒秒都在脫胎換骨。
道理,光是知道是沒用的,不能以身心去感受,不能為己所用。
「如果我跟他道歉,他不接受,那我怎麼辦?是不是不應該跟他道歉了呢?」 很多人常問我相似的問題,如果他做了XXX,對方沒有OOO,那該怎麼辦才好?是不是不該做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覺得你應該去做某一件事,那你就該去做,無論對方如何回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海 旅宿距離海濱公園約走15分鐘,這一個月我來這裡看了兩趟,台東的海岸線都有不一樣的美景,附近的腳踏車店幾乎都下午五點就關門了,有點可惜,聽說之後微笑單車會在台東設點,滿期待的。旅宿有提供腳踏車,但我一直想用自己的雙腳走路,一次也沒騎過,總覺得萬一不小心弄丟就麻煩了。 國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為何一直懷念台東的生活,想念幾乎天天到海邊吃飯的時光,雖然到了海邊,絕大時間還是低頭滑手機配著食物,偶爾抬起頭看看遠方大海,但還是想念,墾丁也是天天到海邊,更是連車都不用騎眼前就是海,但還是想念台東。 在雲林一個月,屏東一個月,墾丁一個月,現
Thumbnail
在高聳的山與遼闊的海之間,人那麼渺小卻無比輕鬆。從台東市區往三仙台開著車的路上,沿著海線公路往北走,左邊是平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海岸山脈,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太平洋。因此,旅人們呢雖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別無選擇的只能駛在這一條在山脈與海岸中間的公路上。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落腳來到花蓮處,也開始想起台東生活,真的離開後會時時想念的地方。 好想念無聊的時候,就到華源天空之鏡走走看看台東海際線,懶得騎車時就到三和定置場吃便當,時間恰好就來看看漁場拍賣,較有衝勁時,那就到台東市區找打卡美食,覺得想要與世隔絕享受孤獨感時,就躲到
Thumbnail
2022 年年初,去都蘭流浪一個月後,我從此愛上了台東。 我愛台東的海,染著不同漸層的藍,堆疊著各式各樣的浪;我愛台東的山,自海平面拔起,是坐在板子上往海灘望去永遠矗立在後面的背景;我愛台東的人,無論熟的、不熟的,總是笑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哪邊玩、要不要進來坐坐、要不要吃他們種的什麼蔬菜水果,不像一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海 旅宿距離海濱公園約走15分鐘,這一個月我來這裡看了兩趟,台東的海岸線都有不一樣的美景,附近的腳踏車店幾乎都下午五點就關門了,有點可惜,聽說之後微笑單車會在台東設點,滿期待的。旅宿有提供腳踏車,但我一直想用自己的雙腳走路,一次也沒騎過,總覺得萬一不小心弄丟就麻煩了。 國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為何一直懷念台東的生活,想念幾乎天天到海邊吃飯的時光,雖然到了海邊,絕大時間還是低頭滑手機配著食物,偶爾抬起頭看看遠方大海,但還是想念,墾丁也是天天到海邊,更是連車都不用騎眼前就是海,但還是想念台東。 在雲林一個月,屏東一個月,墾丁一個月,現
Thumbnail
在高聳的山與遼闊的海之間,人那麼渺小卻無比輕鬆。從台東市區往三仙台開著車的路上,沿著海線公路往北走,左邊是平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海岸山脈,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太平洋。因此,旅人們呢雖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別無選擇的只能駛在這一條在山脈與海岸中間的公路上。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落腳來到花蓮處,也開始想起台東生活,真的離開後會時時想念的地方。 好想念無聊的時候,就到華源天空之鏡走走看看台東海際線,懶得騎車時就到三和定置場吃便當,時間恰好就來看看漁場拍賣,較有衝勁時,那就到台東市區找打卡美食,覺得想要與世隔絕享受孤獨感時,就躲到
Thumbnail
2022 年年初,去都蘭流浪一個月後,我從此愛上了台東。 我愛台東的海,染著不同漸層的藍,堆疊著各式各樣的浪;我愛台東的山,自海平面拔起,是坐在板子上往海灘望去永遠矗立在後面的背景;我愛台東的人,無論熟的、不熟的,總是笑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哪邊玩、要不要進來坐坐、要不要吃他們種的什麼蔬菜水果,不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