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第七)。
『燕』通『晏』,『燕居』即閒居。申申,舒展;夭夭,如『桃之夭夭』,可以理解為臉色愉悅而散發出光芒,也令周圍的人心情愉快。
《論語》大部分記述的是孔子所言,以『子曰』開頭;但也有不少弟子以第三者角度觀察描述孔子的語句。這一句忽然扯到孔子閒居之狀,怡然自得,和顏悅色。言下之意,孔子在講課或辦正事時不是這樣。
然而閒居之時的狀態,才是一個人的本來面目。孔子的性格應該比較平和與隨和,不走極端,無可無不可。如子貢所說:『夫子溫、良、恭、儉、讓』(學而第一)。所以,才能在閒時心平氣和,不焦慮不生氣不怨恨。而在與人打交道中,就會受到各種規範的約束。孔子自己就大力推崇禮,自然就會與閒居時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下面有句話,與這句有些關聯,也是描述孔子的性狀與神態。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第七)。
子夏也有句話,估計是以孔子為範本。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張第十九)。儼然,威嚴。
結合來看,孔子端坐在講臺上時,望上去很威嚴,但並不兇狠;與學生日常相處卻溫和親切,像慈父一樣;教導起學生來呢,言語又很嚴厲;與他人相處則很恭敬;自己獨處時則很安適。
就是說,在不同的情景下,孔子的肢體和神態是不同的。安和溫是其本性,而威儀和厲言則用於給學生講學時;恭敬則適用於其他人。
而某些小人外表看上去很厲害,內心卻很懦弱。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陽貨第十七)。窬(yú),鑿穿牆壁。
孔子說:『外貌看上去很威嚴,內心卻十分懦弱。拿小人來比喻,就如穿牆挖洞的盜賊吧!』
色厲內荏這個成語就來源於此。大概盜賊平常看著很厲害的樣子,但行竊時卻十分心虛,生怕被人發現。
能像孔子這樣就是好老師,但可遇而不可求,憑運氣。現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很多老師就對學生凶巴巴,惡狠狠的。或對學生區別對待,對家庭條件好,成績好的學生就高看一眼,對家庭條件不好,成績又不好的學生態度就極其惡劣,厲聲喝斥,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而孔子則是有教無類,即使遇到學習困難的學生,也還是有些耐心,不會無情打擊。
總的說來,孔子本人性格不錯,為人比較隨和,與人好相處。但其學說卻束縛了人性,民眾被其所馴化,而流於懦弱與虛偽。
2021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