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這篇,主要講孔子自述其志,其學、其教。開篇就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這算是孔子對自己學問的總體評價。他認為自己的成就在於忠實地傳承古人的學說,主要就是周禮了;認為上古的禮制是最好的,就像老彭一樣喜歡古代的禮制。老彭是商代一個很賢明的大夫。但實際上,孔子還是有所創新,而且是很重要的創新。孔子為周禮注入了『仁』的思想,為忠孝價值和禮的規範提供了一個更深層次的人的本性基礎。這就將周禮提高了一個檔次,大大增強了其說服力與系統性。孔子這麼說,有可能是謙虛,也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學說更有權威性。
接下來,是孔子自述其學習和傳授知識的積極態度。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第七)。
孔子說:『靜下心來專注地認識理解新的知識,對探索新的知識永遠不覺得滿足,教授他人而不知倦怠,這對我不在話下』。
學習需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騖,要集中注意力,才有好的效果。一心二用學習效果就差了。許多小孩子就有這種毛病,學習時心不在焉,老惦記著玩。邊做作業邊玩,效果就不好。結果是作業沒做完,玩也沒玩痛快。但學習時聽音樂是例外,有些音樂有利於集中注意力。歸根結底,這還是取決於對學習的興趣。能在學習中感到快樂,才能夠沉浸於其中,甚至於忘寢廢食。孔子無疑就是這種狀態。
其次,孔子對新的知識有著持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多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活到老,學到老』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除了自己能永不止步地求知外,孔子還樂於教人,好為人師。對傳授知識具有很高的熱忱。 當老師,就得有熱忱。不然就很容易放棄。學生的資質不同,有的學生聰穎,一點就透。還能舉一反三;有的學生資質差些,或者不愛學習,那就費勁了。當然,教學方法也很重要。光有熱情,不能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不能循循善誘,那也不成。孔子在教學方法上也有一套,比如說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等。《論語》中涉及孔子教學方法的條目也不少。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還說一次,也在此篇。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第七)。
可能有人稱讚孔子為聖人或仁人,如子罕第九篇中記述有,『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孔子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就對自己的學生說,自己還是擔當不起聖和仁的。大家還是不要這麼認為和附和吧!這應該是孔子的肺腑之言,並非是謙遜之詞;他自己並沒有將自己定位得這麼高。接著他又說道,『若說到向聖與仁的方向學習和努力,並教誨他人,則可以這樣說』。弟子公西華就接話說,『但就這兩方面,我或我們也做不到呢!』。公西華這話說得漂亮,孔子聽了肯定很高興。
『聖』字在《論語》中出現不多,另外還有四處,共六處。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雍也第六);『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述而第七);『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第十六);『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子張第十九)。
從這些話來看,在孔子心目中,顯然聖的境界高於仁。聖的本意是耳聰,引伸為智,明曉事理。但在儒家的使用中,加入了仁的內涵。聖者不僅是智者,還是仁者。通常還與權力地位聯繫在一起,比如『聖上』,『皇上聖明』的說法。金聖歎在批註《水滸傳》的序中說得明白,『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所以聖兼有仁智位的含義。孔子雖然沒有聖人之位,但後儒認為孔子有聖人之德,做了聖人之事,作春秋、定禮樂、刪詩書,演周易等,變通一下,也被後儒尊為聖人,或者『素王』。
孔子這種『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對探究和傳授新的知識是非常寶貴的。但可惜的是,孔子所探究的領域太狹窄,只對建立人倫關係和穩定的社會秩序感興趣,而對『仰望星空』不感興趣。後來的中國知識精英也是如此,這就導致了中國無法產生宗教和科學。
2021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