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駛過的新幹線上,12節車廂的玻璃窗邊,一名男子手捧著錄影機,另一手大力揮舞著手帕,既緊張又期待地望著底下的田野,田間小路上站在白色轎車旁的紅衣女子,她以同樣的方式拍下男人的身影,他們看不見對方的臉孔,卻在這樣的速度之下,激發出對彼此的想像。這無疑是《春天情書》當中最經典的場景,一個難以複製的動人時刻,竟被奇蹟似得紀錄下來,這一幕讓兩人確知了對方「真有其人」,而非電影敘事剪接下刻意創造的兩個平行時空,當他們反覆觀看影帶,他們越是貼近真實,彼此都有那麼些抗拒,或許「見上一面」才是這段緣分的起點,卻是整部電影的終點。

《春天情書》裡的美津江,她說自己透過看電影的方式來體驗戀愛,而觀眾也透過本片體驗他們在網路上的愛戀,這段介於虛實之間卻如此貼近靈魂的交談,藉由「電子郵件往返」成了陪伴他人生命的伴侶。90年代興起的網路,只要在「電影論壇」上輸入用戶名,就能夠以另一個虛擬的「身分」進入其中,隱藏了現實中的真我,成為「星星」、成為「春天」。「身分」對於美津江(星星)來說,就像她不斷更換的「工作」,表面上的說法是為了多方嘗試,實際上是為了躲避過世男友的好友的追求。「身分」是可以造假的,是可以被塑造出來的,星星與春天漸漸戳破了彼此的謊言,星星並非男生而是女生的「性別出櫃」,或是她假裝自己熟識東京的黃金戲院,其實只是多年前某次到東京的記憶,春天則捏造與網友玫瑰發生關係,只為了掩蓋他對星星與有錢男人交往的這份嫉妒。


至於美津江為何要取名「星星」呢?因為她也想和星星一樣高掛空中眺望別人的生活,言外之意是相對悲觀地忘記了自己,這個念頭直到電影結尾落地,轉而傳達出另一種信念,就是要我們相信「有人正在凝視著自己」,會有另一個人看見我們的美好之處,這份樂觀精神化為暖意回流到我心頭,留下了一個真切的表情符號,正是我所露出的「笑臉」啊!
( ^ _ ^ )
🎶必聽主題曲: #THEBOOM 《#TOKYOLOVE》
💖8/3在 #高雄電影館 觀賞還參加了Ryan老師的映後座談
=======================================
2024年 彷彿・森田芳光經典回顧影展(剩餘場次)
2024/9/5 (四) 19:00 光點台北電影院
2024/9/6 (五) 19:25 光點華山電影館 1廳
=======================================
#森田芳光 #春天情書 #ha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