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生應該都在入學時聽到學長姐談論預報與結報,那麼,甚麼是預報和結報呢?
在談論這個主題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談談大學實驗課的進度安排,讓大家心裡有個底:
如同正常加退選周的操作模式,第一週實驗課,教授通常拿來宣布評分標準、規則、安全守則等,做為日後正式實驗的preview,可能也會順便統計購買實驗衣、眼鏡、手套、教學手冊等配備。
一般來說,在這堂課過後(或是當下)就要開始尋找未來的組員
有些課堂(尤其是化學方面的實驗課),會在第二週進行所謂的"Check in",亦即器材清點的動作,目的是檢查分配好的器材是否有遺漏,並簽名作證(遺漏的部分在學期末通常要賠錢,因此這步驟不能馬虎!)
不過,也有些課程設計會在第一週把分組及器材清點一次做完,所以這部份還是端看教授對課程的進度安排。
在進入正式的實驗課前,教授通常會叫大家寫一個叫做"預報"的東西,然後在實驗課當日繳交。
預報講白話就是所謂的 : 實驗預習 與 該做的準備
怎麼說呢?以化學實驗為例,通常會要求把下堂課的實驗步驟、原理稍作節錄,或是上網查更深一層的理論資料,這麼做的目的是強迫學員做實驗前一定要讀熟實驗本,才不會變成整組的大雷包,甚至影響實驗安全。
有些教授會再追加使用藥品的SDS(安全資料表)的節錄,比方說使用到的藥品是甲烷,那麼在實驗前要上網查"甲烷 SDS",裡面附有甲烷的各種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燃燒起來該如何滅火、對人體是否有毒害、如何預防......等資訊。
如果是物理實驗預報的話,除了實驗步驟、原理的節錄,通常會特別要求撰寫器材注意事項,畢竟比起化學實驗的滴管、波棒,物理實驗的機器十分精密,線一接錯燒壞可是賠不起啊!(怕爆)
課後教授一樣會指派一份要做的報告,內可能含有 : 實驗數據、數據計算、分析數據現象背後的意義、作關係圖表、參考外界資料與自己的資料比對.......等,此稱為"結報"。
結報講白話就是所謂的 : 實驗反思 與 原理應證
一般來說,因為結報的負荷量較大,通常會要求一組只要交一份(或兩份),然後組內同學輪流撰寫(當然也有可能你們的教授是規定每個人實驗課後都必須交一份,兩種我都有遇過)
結報通常在實驗課的佔分頗重,因此開學後如果有抽到直屬,可以試著問他有沒有結報的範例可以借參考(不要抄襲!既不尊重又學不到東西),有些系所會有送之前學長姐寫的結報檔案的文化,可以好好把握。
以上就是我的內容,如果你喜歡,麻煩按下追蹤按鈕喔!
更多實用資訊,歡迎關注理工女子的宿舍漫遊(IG&V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