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還是中年懈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中年轉型」、「第二人生」議題又被廣泛討論。在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認知篇)》一書中,投過全新的視角來討論關於中年。透過他的觀點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中年,並在工作和生活中發揮中年的優勢。

在動物界,生命週期通常是相當簡單的:出生、成長、繁衍後代,然後死亡。許多動物在完成繁衍任務後就會很快死去。例如,有些昆蟲在孩子出生後就會立即死亡;而一些較高等的物種,則會在後代性成熟後死去。從基因的角度來看,這一代已經完成了繁衍族群的使命,繼續活著只會與後代爭奪資源。

然而,人類的生命週期卻有著顯著的不同。我們不僅有中年這個階段,而且在失去生育能力後,還能相對穩定地生存20多年才進入老年。即使是男性,雖然生育週期較長,但過了四五十歲,很多人也不再選擇生育,這相當於自主絕育。那麼,為什麼人類會進化出這個特殊的中年階段呢?

答案與人類的大腦有關。人類在進化競爭中之所以勝出,是因為我們擁有了一個超級大腦。大腦是我們這個物種最寶貴的資源,人類的所有活動本質上都是圍繞大腦進行投資。在青年時期,我們以驚人的速度吸收知識、消耗能量,給自己的大腦投資。到了中年,雖然大腦的飛速發育開始停止,但我們並沒有停止投資,而是將投資的對象轉向了下一代。

生物學家將這種代際之間的投資現象稱為「親本投資」。中年人能給後代的投資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包括食物在內的各種物資;第二類則是知識。這裡的關鍵在於,中年人的大腦並沒有衰退,反而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

研究發現,人的大腦認知能力在20歲時開始增長,到40歲左右達到頂峰,在之後的20多年幾乎沒有變化,直到進入老年才開始下滑。這意味著,中年人的大腦不僅不比年輕人差,反而處於最佳狀態。

你可能會問,既然中年人的各項機能都在老化,為什麼大腦卻能保持如此高效的狀態?獸醫學家班布里基(Bainbridge)的解釋是,中年人的大腦並非沒有老化,而是切換為一種能耗更低的運轉方式。這是人類大腦在演化過程中不斷博弈、平衡、妥協的結果。

具體來說,中年人的大腦在某些方面確實有所衰退,比如接收感官訊息的能力變弱了,視力和聽力可能不如年輕時敏銳。但與此同時,處理訊息的認知能力卻變強了,例如語言、數學和推理能力都有所提升。這種權衡在進化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在一次狩獵中,需要靠敏銳感官和強健體能才能獲得的訊息,完全可以交給年輕人來完成。而狩獵能否成功,更多地依賴於中年人的經驗、技術和計劃。

那麼,我們如何在工作中運用這些洞見呢?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年並非危機,而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階段。中年人的大腦處於巔峰狀態,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判斷力,這些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源。

在工作中,中年人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擔任指導和領導的角色。例如,在團隊項目中,中年員工可以負責制定策略、解決複雜問題,而將需要快速反應和體力的任務分配給年輕同事。這種分工不僅能充分利用每個人的優勢,還能促進代際間的知識傳遞。

此外,中年人應該持續學習和更新知識。雖然我們的大腦認知能力處於巔峰,但世界在不斷變化,新的知識和技能總是在湧現。保持學習的熱情不僅能讓我們在工作中保持競爭力,還能為年輕一代樹立榜樣。

中年並非我們常常誤解的那樣是一個危機四伏的階段。相反,它是人類演化的產物,是我們為了更好地培育下一代而發展出來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大腦處於巔峰狀態,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判斷力。所謂的「中年危機」,實際上更像是「中年懈怠」。如果我們能夠充分認識到中年的價值,並積極發揮自己的優勢,這個階段反而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能夠創造價值的時期。

因此,對於所有正在經歷或即將進入中年的人來說,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這個階段。繼續學習、傳遞知識、為下一代投資,這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方式。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