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種特殊的角色——「過來人」。他們自詡經驗豐富,總是急於向新人灌輸自己的「寶貴經驗」。然而,這種經驗主義的思維方式究竟是福是禍?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記得剛入職時,我遇到了一位自稱「過來人」的老王。他總是喜歡對新人說:「聽我的準沒錯,我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十年了!」起初,我對他的建議照單全收,認為這樣可以少走彎路。但漸漸地,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做事總是按部就班,缺乏創新,甚至開始害怕嘗試新方法。
這讓我想起了和菜頭老師的一句話:「該你掉的坑一個都少不了,該你繞的路一里都少不了。上來就想少走路的,最後這種自信往往讓他們走了更遠的路。」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讓我意識到盲目依賴他人經驗的危險。
確實,經驗有其價值,但過度依賴經驗也會帶來問題。就像和菜頭老師所說的,「如果人不是出於本心本願去做什麼事情,即便他們的肉身把所有的動作都做了,但依然是在浪費時間。」這句話點明了一個關鍵:真正的成長來自於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外界的強加。
那麼,作為一個新人,我們該如何在尊重前輩經驗的同時,又不失去自我探索的機會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嘗試:
1. 理解大局觀:不妨請教前輩們公司的整體運作模式,了解自己的工作在整個框架中的位置和意義。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全局視野,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具體的操作細節。
2. 探究背後邏輯:與其直接接受「這樣做最好」的結論,不如追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了解規則和流程背後的邏輯,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新情況時做出更靈活的應對。
3. 保持開放心態:雖然前輩的經驗值得參考,但也要記住每個人的成長路徑是獨特的。正如和菜頭老師所言:「單次選擇帶來的優勢或者劣勢,都會因為你是你自己,因為你的歷次小選擇而一一消除,最終你會落到和你自己相稱的位置上。」
4. 勇於嘗試:在保證不違反公司規定的前提下,大膽嘗試新的工作方法。即使失敗了,也能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
5. 建立反思習慣:定期回顧自己的工作,思考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進。這種自我反思比單純接受他人的建議更能促進個人成長。
在實踐中,我逐漸找到了平衡點。我開始主動向老王請教公司的發展歷史和行業趨勢,而不是只聽他說具體該怎麼做。我也開始嘗試用新的方式完成工作,有時會遇到挫折,但每次都能學到新東西。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有趣的是,老王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的變化。有一天,他主動找我聊天,說:「小李啊,我發現你最近的工作有了新的想法,挺好的。其實我們這些老人也需要學習新東西。」這番對話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過來人」不應該是固守經驗的老頑固,而應該是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引路人。
職場如戰場,每個人都在不斷探索、成長。我們不應該被「起跑線」的概念所束縛,也不該過分在意所謂的「彎路」。正如和菜頭老師所說:「你要是能做好一碗面,能讓人喜歡吃,吃完能飽腹,那麼時代再怎麼變,你都會有顧客上門。」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我們為他人、為社會創造的實際價值。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過來人」,也都是「新人」。重要的不是我們走過多遠的路,而是我們是否始終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是否能夠在尊重經驗的同時,勇於創新,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讓我們攜手前行,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職場道路上,成為彼此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