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一、地理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成王時期(西元前1046-771年)何尊銘的金文中。後來隨著不同的對像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指首都;二是指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自漢代以來,人們常將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一般來說,在古代,「中國」一詞只是一個地域概念。從夏、商、周到清末,沒有一個朝代或政權曾經以「中國」為國號

中國的正式名稱始於1911年辛亥革命後。至此,「中國」已成為具有現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成為我國全部領土的專用稱謂。

二、文化理念

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四種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為什麼三大文明消失了,而中華文明卻屹立不搖?原因很簡單,文明需要一個強大的載體才能繼續傳承。只有中華文明才能解決這個載體的問題。

中國文化有其核心內容,也有其表現。其核心內容包括儒家、道家、法家、佛教、墨家等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是中國人發明的一套解釋世界、認識世界的概念體系。其表現形式為文學、藝術、建築、飲食,包括詩詞歌賦、吹吹唱唱,上至國家社會,下至個人生活等各領域的具體方式和具體制度。

清朝自入主中原以來即以中國自稱。1689年,清朝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將「中國」譯成拉丁文,作為現代國家概念的名稱使用。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這是漢文的「中國」首次在條約中作為現代國家概念使用。1909年,受到西方國際法的衝擊,清朝頒佈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明確地以現代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首次在法律上賦予了現代國籍法和「中國國籍」的意義。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通稱「中國」,從此「中國」成為國際法現代主權國家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通稱「中國」。以上內容是對什麼是真實的中國的簡單介紹。


根據古文獻記載,中國大陸軍民越過台灣開墾經營台灣島,可追溯至三國時期西元230年三國吳王孫權派一萬名官兵前往夷洲「益州」(今台灣),吳人沉嬰寫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台灣記。(魏文將軍、諸葛智出海)

今天台灣問題的根源是1920年國共內戰

1949年,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退守台灣,雙方一直沒有停戰,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但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只是停止了相互砲擊,卻從未簽署像韓戰那樣的停戰協議

因此,台灣問題仍有待解決。這是中國的內部問題。但一個中國原則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共識,是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所確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最近的拜登政府不是也公開宣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嗎?

生活在西方媒體的高牆下,實應多讀真實的歷史書,了解真實的中國。


近代中國語境中的「亞洲」概念

作為17世紀初利瑪竇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地理知識的一部分,「亞洲」這一概念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冷遇,並沒有成為世界地理學的普遍概念。和其他大眾媒體宣傳。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亞洲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涉及歷史、文化和政治。

儘管早期西方傳教士和魏源等中國士大夫賦予亞洲作為世界文明起源的積極意義,但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知識分子出於歐洲入侵亞洲帶來的危機感,傾向於將亞洲描述為一個被白人征服的落後大陸

1910年代,在日本吞併朝鮮的背景下,亞洲被分為「侵略他國的國家」(日本)和「被他國侵略的國家」(印度、韓國、中國)兩個對立的部分。隨著1930年代和1940年代日本以「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義佔領亞洲其他國家,亞洲概念在中國國民中也失去了魅力。

中國文化是指以較高權力距離、集體主義、迴避不確定性、不願開放、成就模糊為特徵的傳統文化。近年來,這些文化特徵對培養創新精神提出了挑戰。中國文化旨在實現儒家思想之間的和諧平衡。中國的政治和行政制度對許多西方人來說是個謎。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是一個一黨制國家,自1949 年以來一直由中國共產黨統治。

就唯物主義而言,財富和權力方面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隨著消費主義的日益增長,中產階級意識到市場上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務。雖然中產階級的某些部分能夠負擔得起所需的商品和服務,但該階層的其他部分卻無法負擔,因此感受到相對剝奪或貧困的痛苦。

這種相對剝奪或貧窮正在產生貪婪、虛假慾望和腐敗,導致對相對條件較好的人的敵意。再加上家庭結構和婚姻關係的變化,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挫折感。


中國融合多樣的民族和文化

幾個世紀以來,中國融合了豐富多樣的民族和文化。逐漸將中國人和非中國人之間的差異轉化為中國文化無盡多樣性的一部分。1911 年清朝滅亡後建立的中華民族融合了兩種截然不同、有時甚至相互衝突的敘事。中華民族是中國人民的家園,是中國人民的避風港,以及鴉片戰爭後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國恥」的工具。

國家將團結所有中國人,恢復中國在世界上應有的地位。但中華民族也被想像為一個帝國的轉世,這個帝國的組成部分不再是由王朝統治,而是由漢族多數人的文化、經濟和政治統治所組成。

raw-image


儒家思想是一種生活哲學,而不是一種宗教,可以指導一個人的生活,

道家思想是歷代以來繼儒家思想之後中國最重要的學派。雖然與儒家思想幾乎完全不同,但並不矛盾。

道不關心國事,不關心行政的日常事務,也不關心繁瑣的儀式;相反,它鼓勵逃避公共責任,去尋找超越精神世界的願景

道教基於這樣一種觀念,即所有物質事物和世界上所有變化的背後都有一個基本的、普遍的原則:道之道,它是五種元素(即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之間的相互依存(例如人與宇宙的關係)。

這個原則產生了一切存在並支配著一切──一切變化和一切生命。人類的目的是按照而生活,需要被動、平靜、不爭,被道家稱為「無為」。

道教教義核心信念

永恆-->不可言喻的、永恆的、創造性的現實是一切事物的源頭和終點。

道德智慧-->「顯樸素」、「擁抱原始、減少自私、少欲」。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道與人的本性相和諧。與道和諧的人,懂得自然變化的規律,不懼生死的節奏。

不朽-->實現永生:飲食養生、呼吸控制和冥想、性紀律、煉金術、使用神奇護身符以及尋求健康、活力、長壽等。

神聖文本-->道德經(力量之道)

raw-image
當陰陽互相擁抱時,就顯露出它們不是一個可分為黑與白的世界,意味著它們不再是單純的對立,而是融合在一起,而是黑中帶白、白中黑,形成一個統一體

在陰陽哲學中,陰陽代表了宇宙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動態的平衡關係

這種統一體中,黑與白不再是完全分離的存在,而是彼此交融、相互包容。顯示了陰陽之間的互相滲透與共生關係。這種狀態不僅存在於自然界中,也存在於人類社會和個人生活中。

以自然界為例,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變化展現了陰陽的循環運動。白天的陽光照耀大地,帶來生機和活力;而黑夜中的陰影則營造出安靜和神秘的氛圍。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狀態相互交替,卻又相互依存,共同維繫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raw-image

在人類社會中,陰陽的共生共存也同樣得到體現。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觀念彼此交融,形成了多元而豐富的社會風貌。這種多元文化的存在使人們能夠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世界、尊重他人,從而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共融

在個人生活中,陰陽的統一體也體現在人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優勢和劣勢,正如陰中帶有陽、陽中帶有陰一樣。接納自己的不足之處,學會平衡內心的陰陽能量,才能達到心靈的和諧與平衡。

因此,當陰陽互相擁抱時,所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種統一體的狀態,更是一種包容與調和的哲學觀念。這種觀念不僅能夠豐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能夠啟迪我們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以及對待自然的態度。希望人們能夠從陰陽哲學中汲取智慧,實踐包容與和諧的生活方式。

陰陽哲學源自於古老的中國傳統思想,其理念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儒家思想關注人類社會和社會責任;儒家思想關注人類社會和社會責任;道教強調自然以及人的自然和自發的東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1會員
777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你的靈魂作為人類 【序幕:被觀察的自我】 你正在咖啡館角落敲打筆電,指尖懸在觸控板上的瞬間,忽然意識到—— 隔壁桌的陌生人正盯著你挖鼻孔的手指。身體彷彿突然變成展覽品,而「你」退到了某個更深的維度。 科學唯物論說「他人能看見你」,但此刻你明白: 真正被看見的只是意識投射的軀殼,就像電影院銀幕上
Thumbnail
2025/04/19
你的靈魂作為人類 【序幕:被觀察的自我】 你正在咖啡館角落敲打筆電,指尖懸在觸控板上的瞬間,忽然意識到—— 隔壁桌的陌生人正盯著你挖鼻孔的手指。身體彷彿突然變成展覽品,而「你」退到了某個更深的維度。 科學唯物論說「他人能看見你」,但此刻你明白: 真正被看見的只是意識投射的軀殼,就像電影院銀幕上
Thumbnail
2025/04/10
這世界早就病了,病在安穩的表象、病在過度包裝的溫和與和平、病在習慣了「看似民主卻空洞無力」的假惺惺。病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他不是總統,他是一台業力彰顯機,把人類的恐懼、自私自利、矯揉造作、傲慢…放大再放大。 從靈魂深處被這個人震出裂縫的那一面說起。川普之亂,背後是帶有靈性意義的。他的靈性意義是一
Thumbnail
2025/04/10
這世界早就病了,病在安穩的表象、病在過度包裝的溫和與和平、病在習慣了「看似民主卻空洞無力」的假惺惺。病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他不是總統,他是一台業力彰顯機,把人類的恐懼、自私自利、矯揉造作、傲慢…放大再放大。 從靈魂深處被這個人震出裂縫的那一面說起。川普之亂,背後是帶有靈性意義的。他的靈性意義是一
Thumbnail
2025/04/04
離火運 離火運釐清與術語定義 1. 核心概念 **離火運**是中國傳統曆法與玄學體系「三元九運」理論中的第九運(2024-2043年),以《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為核心象徵,其五行屬火,主導未來20年的氣運週期。 2. 技術術語解析 | 術語 | 定義 | 關聯延伸 |
Thumbnail
2025/04/04
離火運 離火運釐清與術語定義 1. 核心概念 **離火運**是中國傳統曆法與玄學體系「三元九運」理論中的第九運(2024-2043年),以《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為核心象徵,其五行屬火,主導未來20年的氣運週期。 2. 技術術語解析 | 術語 | 定義 | 關聯延伸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輾轉注意到日本這張〈萬國人物之圖〉,想起在《從漢城到燕京》裡看過的朝鮮所繪中國地圖。
Thumbnail
輾轉注意到日本這張〈萬國人物之圖〉,想起在《從漢城到燕京》裡看過的朝鮮所繪中國地圖。
Thumbnail
重讀〈思考的盲點系列 002: 「中國」與「中國人」之辨義〉一文 [這裡],總有點「言不及義」的感覺,故以本文補充。 作為一個國家﹑民族的政治代號,「中國」一詞最早由 ❙梁啟超❙ 提出,時為1901年,出處為他的〈中國史敘論〉。❙梁啟超❙ 模仿 ❙歐洲❙ 史的劃分方式,將自創的「中國民族」的歷史設為
Thumbnail
重讀〈思考的盲點系列 002: 「中國」與「中國人」之辨義〉一文 [這裡],總有點「言不及義」的感覺,故以本文補充。 作為一個國家﹑民族的政治代號,「中國」一詞最早由 ❙梁啟超❙ 提出,時為1901年,出處為他的〈中國史敘論〉。❙梁啟超❙ 模仿 ❙歐洲❙ 史的劃分方式,將自創的「中國民族」的歷史設為
Thumbnail
今日的「中國」和「中國人」成為統稱,上下兩三千年的土地﹑人和歷史都因利成便地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囊中物﹔尤其在「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都是中國人」不絕於耳的今天。 「中國」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個詞的語源含義從來都離不開「居中之地」之意,基本上與「中土」、「中原」、「中州」等詞同義,都屬地域
Thumbnail
今日的「中國」和「中國人」成為統稱,上下兩三千年的土地﹑人和歷史都因利成便地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囊中物﹔尤其在「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都是中國人」不絕於耳的今天。 「中國」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個詞的語源含義從來都離不開「居中之地」之意,基本上與「中土」、「中原」、「中州」等詞同義,都屬地域
Thumbnail
古人如果自稱「中國人」,可能就如同現在的人說「我是首都或總統府或國會來的人」、甚至是「聯合國總部來的人」一樣的意思,或代表著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或天子親信等官方人員的身份,必須有朝廷的特別認證纔算數。但是一般人這樣講是很奇怪的,應該說自己是來自某個定居地或某個出生地比較適當吧!……
Thumbnail
古人如果自稱「中國人」,可能就如同現在的人說「我是首都或總統府或國會來的人」、甚至是「聯合國總部來的人」一樣的意思,或代表著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或天子親信等官方人員的身份,必須有朝廷的特別認證纔算數。但是一般人這樣講是很奇怪的,應該說自己是來自某個定居地或某個出生地比較適當吧!……
Thumbnail
(站標:讀《如水赴壑》──名為民族國家史的「中國」故事) 致謝 @微批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769 熟知的人都知道我不太買新書,曾被反問:「那你自己出書還要別人買哦。」但是我並不是完全不買新書,而是會挑那些我迫不及待想閱讀,以及透過消費這行動支持的
Thumbnail
(站標:讀《如水赴壑》──名為民族國家史的「中國」故事) 致謝 @微批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769 熟知的人都知道我不太買新書,曾被反問:「那你自己出書還要別人買哦。」但是我並不是完全不買新書,而是會挑那些我迫不及待想閱讀,以及透過消費這行動支持的
Thumbnail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要談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瞭解「中國」一詞的由來, 較早出現「中國」一詞的文献應是《詩、大雅、民勞》篇中提到「...... 惠此中國, 以綏四方......」, 從上下文意看, 都只是指一個地方, 何況「國」字的結構是一個「口」加一個「或」, 也是指一個地域而言, 都不指今天所謂的國家, 這是不可否認的
Thumbnail
 要談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瞭解「中國」一詞的由來, 較早出現「中國」一詞的文献應是《詩、大雅、民勞》篇中提到「...... 惠此中國, 以綏四方......」, 從上下文意看, 都只是指一個地方, 何況「國」字的結構是一個「口」加一個「或」, 也是指一個地域而言, 都不指今天所謂的國家, 這是不可否認的
Thumbnail
「中國」自古就不是 China 的意思,而是類似「中都」、「中京」、「京城」、「首都」、「中央政府」之類,或意通 central court、central core、capital、capital government、central government、goverment 之類。......
Thumbnail
「中國」自古就不是 China 的意思,而是類似「中都」、「中京」、「京城」、「首都」、「中央政府」之類,或意通 central court、central core、capital、capital government、central government、goverment 之類。......
Thumbnail
完整標題: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A puzzled and confused proper-noun "中國")
Thumbnail
完整標題: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A puzzled and confused proper-noun "中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