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20年11月06日
壹、前言
倘若提到湯顯祖所創作的《牡丹亭》,就不得不提其中最精采的兩齣戲〈遊園〉、〈驚夢〉;而提到這兩齣戲,自然而然的便會想起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遊園驚夢〉。在課堂上回想起這篇高中時曾看過的小說,再結合起期中報告需要自訂題目和探討內容一事,選擇「什麼」作為報告主題便呼之欲出。
我很喜歡看短篇小說,於我而言〈遊園驚夢〉的篇幅略有些中短篇程度了,但它是少數即便篇幅甚長,仍令我情不自禁躍躍欲試想讀下去的文章。原因究竟為何?其精彩之處將在後文提及探討。我個人相當喜歡民初年代的各種相關物,無論是小說、電視劇、電影等等,只要時代背景設在民初,就會不由自主先提起高度興趣來關注。〈遊園驚夢〉就題材而言恰好合我心意,故亦藉此次機會,一統見解和延伸。
貳、內容簡介
錢夫人受邀,從台灣南部北上,出席姊妹淘作東的宴會。此文描述了錢夫人從抵達竇公館,到宴會結束這區區幾個鐘頭的時間裡,她的思緒流動和回憶。
叁、小說分析
一、敘事觀點
(一)遊園&驚夢
(二)夢裡/過去 & 夢外/現在
(三)採用全知觀點/第三人稱,錢夫人的視角
二、情節結構
(一)過去
1. 崑曲女伶藍田玉,在一齣《遊園驚夢》中扮演杜麗娘的角色。
2. 藍田玉打動了將軍錢鵬志的心,便將之迎為夫人,望她能以歌聲常伴晚年。當時將軍年事已高,她才二十歲,享盡榮華富貴。
3. 因「長錯了一根骨頭」,她戀上錢將軍的參謀鄭彥青,並與之私通。後來錢夫人的妹妹月月紅把鄭彥青搶去,令錢夫人傷心不已。
4. 之後,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勝出,錢鵬志撒手人寰。
(二)現在
在竇夫人宴會中,重逢舊故。有人唱崑曲「遊園驚夢」,使她觸景生情,滿懷感傷,往事歷歷如現。
以上兩部分以「意識流」今昔交錯,將在後文提及。
三、相關背景
(一)《牡丹亭》
《遊園驚夢》源自明代劇作家湯顯祖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牡丹亭》。
杜太守的千金杜麗娘,待字閨中,因春色惱人,故到花園一遊,倦而入夢。夢中和一未曾謀面的書生柳夢梅,在園中牡丹亭上翻雲覆雨,醒後就患相思病去世。後來果有柳夢梅此人,使杜麗娘還魂復活,結婚團圓,所以又名《還魂記》。
小說中,作者是以杜麗娘比喻錢夫人。錢夫人是當時的名旦,嫁給年事已高的錢鵬志,只能徒嘆虛度大好青春時光。入夢以後的杜麗娘與柳夢梅翻雲覆雨的「驚夢」,以錢夫人一段對往日和鄭參謀私通交歡的「意識流」聯想來取代。錢夫人彷彿化為杜麗娘,在竇府的「遊園」宴會裡,嘗到了「驚夢」的滋味。
(二)戲曲應用
《洛神》:曹子建和宓妃的故事,宓妃死,曹植過洛水夢見洛神(宓妃化身)而作《洛神賦》。
《貴妃醉酒》:楊貴妃設宴百花亭,唐明皇竟往西宮赴梅妃之宴。楊貴妃妒火中燒,頓感寂寞,自己大飲而醉。
小說裡,《洛神》用來影射錢夫人和鄭彥青私通。程參謀開頭就和錢夫人談論此齣劇,有意無意地影射其妹月月紅橫刀奪愛,令錢夫人感覺不自在。
「觸到了程參謀的目光,她即刻側過了頭去。」
「程參謀那雙細長的眼睛,好像把人都罩住了似的。」
《貴妃醉酒》影射錢夫人與月月紅爭奪鄭彥青的三角關係。小說裡,此戲由蔣碧月表演,且以戲弄頑笑態度唱作,暗指錢夫人吃其妹月月紅之醋。
四、主題意識
(一)如今的失勢&昔日的繁榮
(二)靈魂&肉體
(三)青春狂欲的生命&令人震懾生畏的死亡
(四)愛情
綜合以上得出的主題意識──人生如夢。
五、人物形象和塑造
(一)錢夫人,錢鵬志夫人,藝名藍田玉
「藍田玉是正正經經的填房夫人,不比那些官兒的姨太太們。」
昔日唱崑曲,以演《遊園驚夢》杜麗娘的角色而一時聲名大噪,極為風光。然而隨著錢鵬志的逝世,身分地位已不如往昔。因為「長錯了一根骨頭」,她戀上錢將軍的參謀鄭彥青。有著跟竇夫人同樣性格的妹妹──十七月月紅。
「錢」夫人即為反諷:她嫁給錢鵬智是為榮華富貴,但錢鵬志死後不久就沒有私家車代步了。錢鵬志對錢夫人體貼備至,雖無法給予她男歡女愛上的滿足,但藍田玉忘不了他對她的疼惜。因此對於鄭彥青,錢夫人也只以「冤孽」稱呼。
(二)月月紅,錢夫人妹妹,鄭彥青之妻
「月月紅穿了一身大金大紅的緞子旗袍……一雙眼睛,鵑伶伶地儘是水光。」
「姐姐不賞臉。」、「姐姐到底不賞妹子的臉。」
月月紅為月季花,每月都開,指賤花。月月紅在小說中奪人所愛,還著紅色旗袍,以符合花名的形象。
(三)鄭彥青,錢夫人舊情人,錢鵬志的隨從參謀
「籠著斜皮帶,戴著金亮的領章……一雙帶白銅刺的長統馬靴烏光水滑的啪咻一聲靠在一起。」
「咧著一口雪白的牙齒。」
小說裡用「太陽」 作為鄭彥青的男性象徵。因為「藍田日暖玉生煙」,「太陽照在馬背上,蒸出一縷縷『白煙』來了。」
六、寫作技巧
作者運用「平行技巧」與「意識流」的手法,不斷製造與過去相仿的情景,引出錢夫人的回憶,使其跌入十幾年前的宴會。作者亦運用象徵、對比、隱喻等技巧,帶領讀者一窺錢夫人的內心世界與過往。
另外還採用了「插敘型敘事結構」。在竇夫人在台北開的宴會中,不斷插入錢夫人的意識流。小說中的語言也很強調「示現」的筆法,宛若紅樓夢般細細描述家具擺飾及人物衣著。先經營身歷其境的氛圍,等會讀者才能隨著錢夫人遁入一幕幕錯置的人生長河裡頭。
(一)平行技巧
平行技巧有時兼具「預表」的功能,錢夫人方聽說天辣椒也在晚宴上,就想起她當年硬搶她親姊姊(竇夫人/桂枝香)婚事的故事。
「難怪桂枝香老嘆息說:『是親妹子才專撿自己的姊姊往腳下踹呢!』」
這句話預表錢夫人等會將被勾起的回憶,使小說更富結構性。
(二)意識流
指未形諸於文字之前,人心裡意識的流動,用以描繪人物心中的聯想、回憶、對於外界環境所起的反應。文章中強調的時間,雖然只是片刻,可是當人物思緒外放時,所想的可能是一生以來經歷過的經驗或創傷。漫長的回憶與往事,可透過人物的追溯,一幕幕地呈現在腦海裡。而人物的心理狀態,亦可透過此種寫作技巧,被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作者以意識流手法,描寫錢夫人隨著《遊園驚夢》而憶起當年與鄭彥青有過的一段私情。現實與過去不斷交錯,意識今昔交疊,思潮飛躍。
七、隱喻與暗示
(一)整篇小說以「夢」點題
「夢」字在小說中也層疊上多重意涵:是崑曲的戲名,是杜麗娘與柳生的夢,是錢夫人的白日夢,白日夢中有與鄭參謀的春夢,而夢又是終究要驚醒的。以倒嗓作結,而她在南京如戲如夢的人生也嘎然而止。
(二)小說中不斷出現笛聲
是笛聲引出錢夫人的夢,引出連番迷亂的鏡頭,彷彿生命開場前的樂聲。笛聲又吹太高了,錢夫人在括號內向哀哀告饒,這笛聲彷彿生命的威脅。
(三)酒是錢夫人失敗與無奈的象徵
酒割喉,酒使錢夫人倒嗓,月月紅偏偏要敬酒,連鄭參謀一起敬酒,這是對她橫刀奪愛的罹難者最嚴重的挑釁。月月紅和鄭參謀在一起時,兩張臉孔都是醉紅的;酒是藍田玉最大的敵人,天辣椒卻竟教她「且自開懷飲幾衷」,也可見錢夫人的無奈了。
(四)錢夫人兩度演唱《遊園驚夢》,構成了她人生的兩個重要轉折
- 與錢鵬志結成一段姻緣──娶的時候就和錢夫人說清楚了,他是因為聽了她的遊園驚夢,才想把她接回去伴他的晚年的。
- 在替竇夫人慶祝三十歲生日酒的那次宴會演唱時,看到臺下月月紅與鄭彥青的親暱調情。在唱「淹煎,潑殘生除問天」那一刻,她情傷喉啞,從此不能歌。而她的終生幸福就此毀滅,無可追回。
伍、延伸閱讀與補充
一、《遊園驚夢》壯聲人聲樂團 崑曲演唱:胡哲行∕編曲:盛杰
這首《遊園驚夢》是由壯聲人聲樂團以阿卡貝拉和崑曲演唱的方式所創作的歌曲。雖然我對於RAP吵雜的部分不是很喜歡,但就歌詞而言,可謂之傑作。它是以現代的思維和字句,去評斷解說那個年代的愛情和心態,卻又不單純只有那個年代有著這樣的煩惱和想法。
尤其是第四句「欲望讓人們得到一切還覺得遺憾」,這句歌詞熟悉的彷彿隨處可見,事實上也是如此,古今中外多少文學作品於〝愛而不得〞和〝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兩個主題意象大作文章。
我覺得能將文學作品和歌曲做連結創作,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情。我亦十分喜愛古風歌曲,只可惜《遊園驚夢》並沒有作為一個具體意象被創作過,才退而求其次的選了這首阿卡貝拉版本。
陸、結語
礙於時間因素,很遺憾沒能額外認識白先勇先生的生平,還有分析其他出現在《遊園驚夢》裡的角色們。白先勇先生在此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或廣泛或細緻,廣泛至上文所寫之處,細緻至竇夫人的藝名桂枝香──因此錢夫人一跨進竇府花園便聞到桂花香。這是我覺得很欽佩的地方,竟能將意象處理的細膩至此。
以這次報告為契機,又一次重溫了這篇《遊園驚夢》。或許不同年紀讀相同的文章,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吧。以前可能沒能深刻體會到錢夫人的心境,現在或多或少有了些許理解,大概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心智也逐漸成熟了些許。或許未來畢業之際、出社會之後、成家立業之後,每看一次,就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浮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