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死」與「我想死」:論自己心境的成長與轉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想死 V.S 不能死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死」「我不死」之間的差別?


先說我自己的結論吧,我認為在面對死亡或可能死亡的情境時,「我不想死」比較注重在情感上「不想死」的重點在於它可能是出於恐懼而產生的一種心情,不信你可以去試試找出生活中使用「不想」這個詞的時刻,看看是否多跟情境下的心情有關。


相對於「我不想死」,「我不能死」的重點則是在於一種行動或行為。通常會有「不能死」的念頭,都會和某件非做不可的事情有關。

像是:

「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那妹妹怎麼辦?」

從上述這句話,我們能推敲出說出這句話的主人,不能死是為了照顧妹妹。想照顧妹妹這個行動隱藏在「不能死」這個詞的反面。


回歸正題,為什麼我會談到這件事呢?


前幾天,我在路邊目睹了一場車禍


我看到時救護車剛到,當下我盡可能地閃遠一些,因為我害怕看見受傷的人。

刻意繞路的我,心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句話

「我不想死,我還想替竹北西區的孩子做點事。」

當下的我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心境與以前大有不同,而是直到打文章的現在才驚覺。


抑鬱的少女時期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腦海經常出現「我想死」這樣的念頭。

我記得自己開始出現這樣的念頭,是在國中吧。

學校建築物有五層樓,有幾次看見對面屋頂有學生爬上去玩。

聽著他們嬉鬧的聲音,我想著:「要是我也有這樣的膽量就好了。往下一跳是什麼感覺呢?」


那時候的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沒什麼意義。

當時我不喜歡考試,而讀教科書對我來說彷彿是考試的附屬品。

但我媽說:「你要是不讀書就去工廠當女工好了。」

現在想起來,這句話實在是很歧視女性


在學校,我得罪班上排名前幾名的男生,從此就不斷地被數落。

前陣子,我看見《人間失格》的摘錄中寫著:

「小丑是我和人類連結的最後一到底線。表面上總是笑臉迎人,內心卻是拼命地,汗水淋漓地盡最大的努力扮演著。」

說真的,我國中三年的社交生活就像是小丑一般的存在。

提到我時,同學總是在笑,我甚至不清楚他們在笑什麼

到最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誰,就像是漂流木一樣。


然後,我遇見了另一個跟我一樣厭世的女生。

我們成為了好朋友

但她跟我不一樣的是,她盡可能地在反抗這個世界他所認為不公平的事


我們一樣都有嚴格的母親。我的母親把我的精靈牌卡說明書剪的破破爛爛,然後丟在我的書桌上。她的母親則是把她一本一本買來珍藏的漫畫,拿去回收了。但不同於我每天從教室外的陽台往下看,希望自己有勇氣登出地球;我倒是從來沒聽過她說她想死,反而常常聽她對當時一些白目的男生罵「去死啦」。(雖然這也不是多好的示範)


總結

我想表示的是,我的少女時代是在「我想死」以及「人生沒有價值」的氛圍當中度過的。沒想到在20年後的今天,我竟然會覺得「我不死」;這比「我不死」的想法更加積極哪!這大概是20年前的我始料未及的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a說話樂園
49會員
25內容數
相對於FB的短文和繪本主題,這裡會放我自己的讀書心得、教育現場觀察、或是想到的一些教育好點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多少人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多少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夢, 多少人最終在遺憾中度過一生。 不要在你死去之前死去 要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不被恐懼束縛,不被世俗羈絆 勇敢地追逐夢想 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 才能不斷突破,獲得成長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畏懼困難
Thumbnail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多少人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多少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夢, 多少人最終在遺憾中度過一生。 不要在你死去之前死去 要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不被恐懼束縛,不被世俗羈絆 勇敢地追逐夢想 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 才能不斷突破,獲得成長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畏懼困難
Thumbnail
生命終將結束,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事。既然是必經之路,何必擔憂呢?重要的是活出精彩的生命,行動起來吧!
Thumbnail
生命終將結束,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事。既然是必經之路,何必擔憂呢?重要的是活出精彩的生命,行動起來吧!
Thumbnail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Thumbnail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Thumbnail
在我處於瀕死狀態時,這一切顯得何其清楚而容易。但在那之後,當我試圖整合我的嶄新體會,並將之應用到人生中時,卻一直碰到阻礙,尤其當我要和其他人溝通交流或往來互動時。我對「現實」是由什麼構成的觀念已經大大改變,而我的觀念並不符合多數人視為常態的世界觀。
Thumbnail
在我處於瀕死狀態時,這一切顯得何其清楚而容易。但在那之後,當我試圖整合我的嶄新體會,並將之應用到人生中時,卻一直碰到阻礙,尤其當我要和其他人溝通交流或往來互動時。我對「現實」是由什麼構成的觀念已經大大改變,而我的觀念並不符合多數人視為常態的世界觀。
Thumbnail
<前言>你想以怎樣的心情,迎接人生終結的那一天? 認真面對死亡,發現自己的真心,活出真心,死時也不後悔。 問題0  如果今天是人生最後一天,你真能無悔嗎? 會後悔,就要改變!   第1章  無悔人生 問題1  還可以賞幾次櫻花? 生命剩下50年了。勿忘死亡。成功的人有志業!
Thumbnail
<前言>你想以怎樣的心情,迎接人生終結的那一天? 認真面對死亡,發現自己的真心,活出真心,死時也不後悔。 問題0  如果今天是人生最後一天,你真能無悔嗎? 會後悔,就要改變!   第1章  無悔人生 問題1  還可以賞幾次櫻花? 生命剩下50年了。勿忘死亡。成功的人有志業!
Thumbnail
是否死了就可以結束一切??? 老實說,拾。ten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輩子的不順遂是否只要死亡就可以重新來過???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人會說不要這樣悲觀, 但只要您遇到了, 拾。ten相信在如何的堅強,也是有崩潰的時候, 前陣子拾。ten看了一部韓劇,死期將至
Thumbnail
是否死了就可以結束一切??? 老實說,拾。ten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輩子的不順遂是否只要死亡就可以重新來過???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人會說不要這樣悲觀, 但只要您遇到了, 拾。ten相信在如何的堅強,也是有崩潰的時候, 前陣子拾。ten看了一部韓劇,死期將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死"這個字是很抗拒的,每每和身邊的朋友說到這個字,大家的反應都一樣,都要我不要說這個字,甚至不要想太多。其實不是我想太多,而是我很清楚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也都會走向最後的終點,對於我這個當事者我倒是不避諱,我都說現在的我在學習"死",如何走
Thumbnail
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死"這個字是很抗拒的,每每和身邊的朋友說到這個字,大家的反應都一樣,都要我不要說這個字,甚至不要想太多。其實不是我想太多,而是我很清楚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也都會走向最後的終點,對於我這個當事者我倒是不避諱,我都說現在的我在學習"死",如何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