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考古︳穿越時空的童話使者:鵝媽媽的神秘身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Tomie dePaola’s Mother goose

Tomie dePaola’s Mother goose


誰是鵝媽媽?

在兒童文學的世界裡,Mother Goose(鵝媽媽)是童話跟童謠的代名詞,但這家喻戶曉的名字背後究竟是誰?鵝媽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是純粹的文學創作呢?

眾說紛紜的鵝媽媽起源

鵝媽媽的起源一直是個引人入勝的話題,在英國、美國、法國等地流傳著幾種不同的說法。

美國波士頓有某座聲稱埋葬了「鵝媽媽」的墓園,據說是一位名為Elizabeth Goose的婦人,她生前喜歡為孫子們唱歌謠,甚至她的女婿將這些歌謠集結成書。儘管這段歷史確有其事,但大多數「鵝媽媽」歷史學家則不大承認這個起源論。

在12世紀的教堂中,曾有許多鵝足女王的雕像,但其中許多後來被摧毀了。這可能是在16世紀的特倫托會議之後發生的,該會議引發了一波對殘存異教信仰的鎮壓。這雕像繪圖可追溯至1793年,來自St-Pourçain-sur-Sioule。圖片來源:Suppressed Histories Archives

在12世紀的教堂中,曾有許多鵝足女王的雕像,但其中許多後來被摧毀了。這可能是在16世紀的特倫托會議之後發生的,該會議引發了一波對殘存異教信仰的鎮壓。這雕像繪圖可追溯至1793年,來自St-Pourçain-sur-Sioule。圖片來源:Suppressed Histories Archives


另一說法則是歷史學家推測「鵝媽媽」這綽號可能源自 8 世紀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的母親Bertrada of Laon,因為一隻腳畸形,她被稱為Goose-foot Bertha(鵝腳伯莎)。同樣令人費解的是,一些法國古老教堂裡出現了被稱為鵝足女王(Queen Pedauque)的神秘女神像,這些雕像不約而同擁有一雙奇特的腳:就是其中一隻腳是有蹼的。就此,學者們將鵝媽媽與古代歐洲的母神信仰聯繫在一起。

在中世紀歐洲教會肅清異教的過程裡,人們為了捍衛古老的信仰,將美麗的神祇隱藏在一個平凡老太婆的形象之下。[1] 這位頭髮花白的祖母,坐在廚房火爐旁講述天真無邪的童話故事,成功躲避了因獵巫而可能遭遇的厄運。

鵝媽媽的文學足跡

雖然鵝媽媽的真實身份仍然撲朔迷離,但從出版歷史的角度,我們可以確立一些關於鵝媽媽的重要事實:

首先,一切要歸功於法國學者兼作家夏爾·佩羅 (Charles Perrault) 的貢獻,他讓「鵝媽媽」被世人看見。佩羅在他的晚年整理了一些民間故事,編纂成《古代故事與寓言:鵝媽媽的故事》(Histoires ou Contes du Temps Passé:Les Contes de ma Mère l’Oye) 。這被認為是鵝媽媽故事的第一個可以追索的起點。

來到1729年,距離佩羅的出版已超過30年,這本書被翻譯成英文,書中收錄的《穿靴子的貓》、《小紅帽》和《藍鬍子》等經典童話終於傳入英語世界。接著來到1760年的倫敦,John Newbery出版了一本名為《鵝媽媽的旋律,或搖籃曲的十四行詩》(Mother Goose's Melody, or, Sonnets for the Cradle),正式開啟了鵝媽媽童謠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鵝媽媽童謠不斷被創作和編撰,現已累積多達數百首作品。《Baa Baa Black Sheep》、《Hickory Dickory Dock》、《Humpty Dumpty》和《Mary Had a Little Lamb》等,這些童謠不僅押韻還朗朗上口,相信大部份人都能哼唱一二。

鵝媽媽的形象演變

Charles Perrault's 《Histoires ou Contes du Temps Passé:Les Contes de ma Mère l’Oye》

Charles Perrault's 《Histoires ou Contes du Temps Passé:Les Contes de ma Mère l’Oye》

鵝媽媽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經歷了多次演變。例如最初佩羅的書中只有一位媽媽在火爐邊為孩子講故事的插圖,後來最常見的形象是一位樸素打扮的慈祥老婦人,身邊常伴隨著一隻鵝,這一形象強調了她作為「說書人」的身份,亦與許多文化中的祖母形象相呼應。

《Mother goose and the golden egg》

《Mother goose and the golden egg》

而更為人熟悉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穿著披肩、戴著高帽、騎著鵝飛行的老奶奶形象,這一形象源自歐洲民間故事《Mother goose and the golden egg》,故事中一位勇敢的母親拯救了自己的傻兒子,免得壞人覬覦他們家會下金蛋的鵝,故事最後這位母親似乎被賦予神秘或魔法特質,騎著鵝飛向月亮。這「身穿女巫衣著,騎著飛鵝的老奶奶」,則成為現代鵝媽媽故事封面常見的一個形象。

《The golden mother goose》 by Alice and Martin Provensen

《The golden mother goose》 by Alice and Martin Provensen

儘管鵝媽媽的外表可能隨著時代而略有變化,但她作為智慧化身的本質始終不變,鵝媽媽常常以指導者和知識傳播的身份出現在孩子身邊,為大家帶來歡樂與啟迪。這個神秘而慈愛的形象,將繼續在兒童文學的天地裡散發永恆魅力。


其他鵝媽媽封面:

《The Giant Golden Mother Goose》 by Alice and Martin Provensen

《Richard Scarry's Best Mother Goose Ever》by Richard Scarry

《Mother Goose's Nursery Rhymes》by Walter Crane

《Mother Goose's Nursery Rhymes》 by Blanche Fisher Wright

《Favorite Nursery Rhymes from Mother Goose》by Scott Gustafson


[1] 《Breaking the Mother Goose Code》 by Jeri Studebaker , 2015 , John Hunt Publishing Lt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過一段時間總有人問我這是什麼書,是誰設計的? 然後每次我也嘴角上揚說:「好奇吧?」 這是Icinori為Louis Vuitton出版的城市遊記中的首爾篇。城市遊記系列目前已有28部作品,每次都邀請知名或具潛力的藝術家造訪一個城市,並將他們對城市的見聞透過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城市風景。
法國羅浮宮就與漫畫界跨界合作「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漫畫家進入羅浮宮,館方不僅允許這些藝術家在閉館時間自由探索,還開放了一些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區域供他們參觀。在創作方面,漫畫家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需與「羅浮宮」有所關聯。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
《時間的四個方向》的討論相對比較少,早於2010年首次在南韓出版,跟《心的房子》實際上是同年的作品,這部有強烈的創作動機,以作家的故鄉—波蘭歷史古城托倫為切入點。
日記,是一種紀錄日常生活的書寫形式,由於其私密性質,作者通常假設讀者只有自己,因此不需顧及前後文的完整性,這使得《布魯卡的日記》的閱讀體驗顯得不拘泥於冗長的描述,有時甚至只是簡單地帶過一筆。然而,這些圍繞主角生活的小事情,最終都彙聚成一種深刻的洞見。
每過一段時間總有人問我這是什麼書,是誰設計的? 然後每次我也嘴角上揚說:「好奇吧?」 這是Icinori為Louis Vuitton出版的城市遊記中的首爾篇。城市遊記系列目前已有28部作品,每次都邀請知名或具潛力的藝術家造訪一個城市,並將他們對城市的見聞透過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城市風景。
法國羅浮宮就與漫畫界跨界合作「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漫畫家進入羅浮宮,館方不僅允許這些藝術家在閉館時間自由探索,還開放了一些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區域供他們參觀。在創作方面,漫畫家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需與「羅浮宮」有所關聯。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
《時間的四個方向》的討論相對比較少,早於2010年首次在南韓出版,跟《心的房子》實際上是同年的作品,這部有強烈的創作動機,以作家的故鄉—波蘭歷史古城托倫為切入點。
日記,是一種紀錄日常生活的書寫形式,由於其私密性質,作者通常假設讀者只有自己,因此不需顧及前後文的完整性,這使得《布魯卡的日記》的閱讀體驗顯得不拘泥於冗長的描述,有時甚至只是簡單地帶過一筆。然而,這些圍繞主角生活的小事情,最終都彙聚成一種深刻的洞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童書,小熊出版、岩崎書店,適合0~6歲以上,是松尾里佳子(まつおりかこ)的小兔子繪本系列(いつつごうさぎと),整體評分:★★★☆☆ 1.歡迎光臨小兔子點心屋;2.歡迎光臨小兔子冰菓鋪;3.歡迎光臨小兔子咖啡館;4.媽媽一直在你身邊
Thumbnail
之前看過本部落格文章的網友,應該知道這個部落格多在分享英文繪本,不過,今天我要來改分享中文書「十二生肖的故事」(賴馬),一樣著重在英文學習。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介紹了《紅髮安妮》中的故事,探討了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困境,該書如何陪伴不同時代的女孩兒,並引發了對個人創意想像力、自我認同和外在自卑、愛美的思辨等議題。故事中所呈現的角色和情節提供了對讀者生活的反思和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在還沒中文版本時,在日本一家書店看見的,剛開始真被那個被媽媽大吼而粉身碎骨的企鵝給嚇到了! 想說這是甚麼意思? 那企鵝是被吼死了嗎? 也太可怕了吧? 震撼力與後座力極高的故事,卻也引發了家長反思: 「平常我也是這樣的吼小孩嗎?」
這句話出自於一本可愛的繪本,某天lu媽接到電話,需要到學校當志工媽咪,而那天的任務是擔任故事媽咪,所以就展開了一連串的找繪本行動,在估狗(google)大神的協助下,發現了好多好書,而這本書名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在河邊抓到了一條小魚,她好喜歡那條小魚,決定把小魚帶回家和她一起生活,小女孩花了好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儘管篇幅不長,卻在看似優美如童話的敘事語言裡,設計了幾次翻轉。 小說的一開頭,藉由不同的命名,將可辨認的香港(陌根地)以及其殖民的歷史(剎南之於中國,維多利亞帝國之於英國)勾勒出。這樣的折射效果,一方面毋須刻意過度細節交代虛構的國度,另一方面則疊影出一個相對可靠但稍微輕盈的虛
Thumbnail
最近嵐嵐遇到一個功課:請改編童話故事。 然後嵐嵐就把自己腦袋離很久遠的童話故事一個一個都拉回來。 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睡美人、三之小豬等等。 然後自己再去上網查資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故事都不是同一個作者寫出來的。」 安徒生與格林童話佔了絕大多數。 自己有查資料才發現到原來自己以為知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暖心、很療癒、很可愛的繪本。 書中沒有長篇大論,只有手繪感的插畫以及角色間的對話, 很快就可以看完了,卻讓人想一看再看。
Thumbnail
這本靈感來源源自於小魯出版的《親一親》繪本,到了某個月份開始,聽說小孩就是靠人臉來辨識,自從借了這本之後,真的每天都要點播這本叫媽媽念。 《親一親》主要內容很簡單,每個主題大概兩頁篇幅,第一頁會有一種小動物,第二頁牠們兩個就會靠在一起、親一親。在這本最後,出現的不是動物,是寶寶的臉跟媽媽的臉,隔一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童書,小熊出版、岩崎書店,適合0~6歲以上,是松尾里佳子(まつおりかこ)的小兔子繪本系列(いつつごうさぎと),整體評分:★★★☆☆ 1.歡迎光臨小兔子點心屋;2.歡迎光臨小兔子冰菓鋪;3.歡迎光臨小兔子咖啡館;4.媽媽一直在你身邊
Thumbnail
之前看過本部落格文章的網友,應該知道這個部落格多在分享英文繪本,不過,今天我要來改分享中文書「十二生肖的故事」(賴馬),一樣著重在英文學習。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介紹了《紅髮安妮》中的故事,探討了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困境,該書如何陪伴不同時代的女孩兒,並引發了對個人創意想像力、自我認同和外在自卑、愛美的思辨等議題。故事中所呈現的角色和情節提供了對讀者生活的反思和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在還沒中文版本時,在日本一家書店看見的,剛開始真被那個被媽媽大吼而粉身碎骨的企鵝給嚇到了! 想說這是甚麼意思? 那企鵝是被吼死了嗎? 也太可怕了吧? 震撼力與後座力極高的故事,卻也引發了家長反思: 「平常我也是這樣的吼小孩嗎?」
這句話出自於一本可愛的繪本,某天lu媽接到電話,需要到學校當志工媽咪,而那天的任務是擔任故事媽咪,所以就展開了一連串的找繪本行動,在估狗(google)大神的協助下,發現了好多好書,而這本書名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在河邊抓到了一條小魚,她好喜歡那條小魚,決定把小魚帶回家和她一起生活,小女孩花了好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儘管篇幅不長,卻在看似優美如童話的敘事語言裡,設計了幾次翻轉。 小說的一開頭,藉由不同的命名,將可辨認的香港(陌根地)以及其殖民的歷史(剎南之於中國,維多利亞帝國之於英國)勾勒出。這樣的折射效果,一方面毋須刻意過度細節交代虛構的國度,另一方面則疊影出一個相對可靠但稍微輕盈的虛
Thumbnail
最近嵐嵐遇到一個功課:請改編童話故事。 然後嵐嵐就把自己腦袋離很久遠的童話故事一個一個都拉回來。 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睡美人、三之小豬等等。 然後自己再去上網查資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故事都不是同一個作者寫出來的。」 安徒生與格林童話佔了絕大多數。 自己有查資料才發現到原來自己以為知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暖心、很療癒、很可愛的繪本。 書中沒有長篇大論,只有手繪感的插畫以及角色間的對話, 很快就可以看完了,卻讓人想一看再看。
Thumbnail
這本靈感來源源自於小魯出版的《親一親》繪本,到了某個月份開始,聽說小孩就是靠人臉來辨識,自從借了這本之後,真的每天都要點播這本叫媽媽念。 《親一親》主要內容很簡單,每個主題大概兩頁篇幅,第一頁會有一種小動物,第二頁牠們兩個就會靠在一起、親一親。在這本最後,出現的不是動物,是寶寶的臉跟媽媽的臉,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