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小丑2》:被低估的雙重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負評如潮,但在我看來它沒那麼糟,甚至有點好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新瓶裝新酒」:它講的東西不通俗,講的方式也不通俗,甚至違背觀眾的期待。它有歌舞劇的手法、法庭劇的劇情,還有監獄劇的影子。這些都值得討論,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它「悲喜劇」的性格,富含著雙重性,所有的元素都有雙面的解釋。


《小丑:雙重瘋狂》宣傳圖

《小丑:雙重瘋狂》宣傳圖


悲與喜的雙重性

許多觀眾批評歌舞劇的手法。扣除期望落差的因素,我認為或許觀眾不是真的不能接受歌舞劇,而是因為歌舞劇在這裡看似簡化了小丑這個人物的複雜性:在觀眾的印象中,小丑是個「悲劇」人物,他飽受虐待與欺侮,卻戴上微笑的面具來偽裝自己,這使得他成為一個笑中帶淚的角色。然而,墜入愛河的小丑唱歌跳舞,這讓他看起來像個真正的小丑,像是個「喜劇」人物,失去了這個角色原有的深度。

但這樣就太簡單了。我認為,歌舞增加了喜劇成分沒有錯,但原有的悲劇成分並沒有消失,反而還受到喜劇的襯托。首先,如同亞瑟自己所說,他墜入愛河是因為第一次感覺被需要。這固然很美好,但也代表莉不是特別的,她是亞瑟在自卑情結的深淵中抓住的一根稻草。有人認為這種快速墜入愛河的情節很反常,但我認為這種反常正是電影所要表達的。反常的愛情,在歡笑的同時也帶著悲哀。

再者,故事最後我們知道莉愛的不是亞瑟,而是亞瑟心中那個瘋狂的小丑。於是當亞瑟擺脫了心中的那個小丑,終於成為自己的時候,莉反而離他而去。從這個角度回頭去看兩人的所有歌舞,我們可以說亞瑟是在迎合,為了被愛而迎合。他愈投入愛情,也就愈疏遠自己。他必須成為小丑,因為沒有人愛真正的亞瑟。就此而言,就如同說著笑話的小丑是一種悲劇性的反諷,唱歌跳舞的小丑也是如此,喜悅總是伴隨著悲哀。


《小丑:雙重瘋狂》劇照

《小丑:雙重瘋狂》劇照


真與假的雙重性

電影開頭的卡通暗示亞瑟有雙重人格:影子取代了自我,做盡壞事之後躲起來,由自我受到處罰。這也是亞瑟的辯護律師採取的策略:小丑不是亞瑟,而是亞瑟在飽受虐待後產生的第二人格,用來對抗殘忍的世界,所以由小丑所犯下的罪不應該由亞瑟來承擔,更何況造就小丑的罪魁禍首還是這個冷血的社會。

然而,對於廣大的小丑擁護者,以及崇拜小丑的莉來說,小丑才是真正的亞瑟,而亞瑟就是小丑。他們的支持與愛給了小丑力量,直到小丑終於掌控了亞瑟,要求開除辯護律師,然後承認人都是自己殺的,將自己置入了死地。

這段劇情包裹著一個嚴肅的議題:精神障礙者是否有權利為「自己」辯護?如果他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證詞,或是要求開除律師,應該採納他的意見嗎?電影沒有正面探討這些問題,而是向我們展示「事情可能會變這樣」:他為自己辯護,可是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是誰。人格的雙重性造成了法律與正義上的難題。

至此看似小丑佔了上風,而且亞瑟真的有雙重人格。有趣的是,這時亞瑟再度出現了。他主張自己沒有雙重人格,小丑「不是真的」。這打破了莉和小丑擁護者們的幻想,卻展現了亞瑟成為自我、成為一個有感情的「人」的決心。然而,小丑消失了嗎?沒有,因為人們依然按照自己認為的小丑的意志來行動,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是小丑。在亞瑟的幻想中,莉「沒有看著他」,並且「開槍殺死了他」。這是個意味深遠的隱喻:每個人愛小丑都是為了自己,為了釋放心中的瘋狂,而不是出於關心亞瑟。亞瑟想成為人,但這個世界從沒給過他機會。影子取代了本體,真與假再度被錯置了。

眾所周知,「用演的,不要用說的」是說故事的重要原則。法庭上的獨白與歌唱似乎都打破了這個原則。他不只要說,而且還要唱,這對法官是挑釁,對觀眾可能也是如此。但他真的沒有流露情感嗎?我認為小丑愈是把自己裝扮得無情且瘋狂,他內心的矛盾就愈是令人動容。這點在小丑和蓋瑞的對質中最為明顯:蓋瑞的證詞讓我們想起亞瑟是個如此善良且柔軟的人,但小丑拒絕被同情,他寧願被視為瘋狂的惡人而死去,也不願被視為軟弱的好人而苟活。或許他是在求死。亞瑟說自己曾想過自殺,所以對他來說死刑也未嘗不是一種解脫。從這個角度來看,劇情又可以有第二重解讀:亞瑟或許是用小丑這個身份來武裝自己,好讓真實的自己不要在世人面前被揭穿。至此,亞瑟到底有沒有雙重人格?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模糊不清,電影進入了懸置判斷的美學境界。


《小丑:雙重瘋狂》劇照

《小丑:雙重瘋狂》劇照


《飛越杜鵑窩》

這部電影也有許多監獄劇的元素,許多地方讓人聯想到經典電影《飛越杜鵑窩》:都有氣質陰柔的男配角,而且接近尾聲時都死了;都有好幾次逃出精神病院的機會,但最後都回來了;最後窗戶都爆炸了;主角最後都基於某些原因失去活力,然後在精神病院中被其他人殺死。相似處之多,不禁讓人懷疑是否有致敬或參考。

在這些橋段中,我們再度看到自由與囚禁的雙重性。當亞瑟被送上計程車,他看似奔向自由,卻被所有人認為是小丑,喪失了做自己的自由。當亞瑟在精神病院中被刺殺,他看似奔向死亡,卻是真正逃出了這個瘋狂的世界。就如同在《飛越杜鵑窩》中,酋長對墨菲說「跟我走吧」,隨後用枕頭悶死了他,亞瑟終究飛越了阿卡漢。這看似是悲劇,卻也是喜劇。再一次,我們看到了悲與喜的雙重性。


《小丑:雙重瘋狂》劇照

《小丑:雙重瘋狂》劇照


結語

《小丑:雙重瘋狂》是一部屬於亞瑟的電影,它描述亞瑟在愛情與自我之間掙扎,最終選擇自我的過程。可是沒有人在乎亞瑟,觀眾想看的是小丑。小丑的擁護者們在法庭外吶喊,觀眾也在銀幕前吶喊。「你們毀了小丑!」諸如此類的聲音愈多,亞瑟的悲哀就愈加強烈。他是小丑,也是亞瑟。你們看見了他,卻也沒看見他。


《小丑:雙重瘋狂》登上《帝國雜誌》封面

《小丑:雙重瘋狂》登上《帝國雜誌》封面

內容總結
小丑:雙重瘋狂
5
/5
電影書籍哲學評論,試著在荒蕪的生活中種出點什麼。完整文章放在方格子,臉書和IG分享片段的文字。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尤格藍西莫就是個心理變態。我在看《單身動物園》和《聖鹿之死》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在他的新作《憐憫的種類》中,這種感覺被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在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尤格藍西莫,但他不再被侷限於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寓言的形式來展現他的獵奇想法。在我看來,他最終關切的還是信仰與人性之間的強烈掙扎。
5/5憐憫的種類
暑假結束了。對你來說是歡樂的終結,還是希望的開始呢?每年八月三十一都會想到這部電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第二部,但三部電影的劇情沒有相關,所以也可以視作獨立的作品。《奧》是一部「致鬱系」的作品。在我看來它很像北歐的《人間失格》,映照出現代人的虛無與絕望。
4/5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你聽過Die With A Smile了嗎?最近被這首歌洗腦。它在Youtube上線一週就有超過兩千萬觀看。Lady Gaga和Bruno Mars兩個人的合作擦出了新火花。想聊聊這首歌,嘗試使用AI創作,自己也順便增廣見聞。以下內容由ChatGPT提供,人工編輯與修潤。
5/5Die With A Smile
我曾發誓不為了海報進場看電影,但《霍爾的移動城堡》讓我破了例:不只是因為海報太美,還是因為記憶中這部電影充滿張力,魔法、變形和流浪的意象四處潛伏。童話的特性是將複雜的情節簡化,並透過隱喻的方式來表達。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隱喻是圍繞著「魔法」的概念展開。
4/5霍爾的移動城堡
最近愈來愈覺得,適合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是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這樣:當你有選擇的時候會想轉頭不看,但當你強迫自己進入,現實會開始溶解,取而代之的是主觀性。我們彷彿不坐在銀幕前,而是沉溺在永遠走不出的悲傷中。
4/5海邊的曼徹斯特
多巴胺不是好東西。這篇文章瀏覽《神經可塑性》、《貪婪的多巴胺》(The Molecule of More,繁體中文譯為《欲望分子多巴胺》)、《多巴胺國度》、《自造幸福》、《箭藝與禪心》等書籍,探討減少仰賴多巴胺的生活是否值得追求,並試著描述「無欲」與「審美」的境界。
尤格藍西莫就是個心理變態。我在看《單身動物園》和《聖鹿之死》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在他的新作《憐憫的種類》中,這種感覺被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在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尤格藍西莫,但他不再被侷限於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寓言的形式來展現他的獵奇想法。在我看來,他最終關切的還是信仰與人性之間的強烈掙扎。
5/5憐憫的種類
暑假結束了。對你來說是歡樂的終結,還是希望的開始呢?每年八月三十一都會想到這部電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是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第二部,但三部電影的劇情沒有相關,所以也可以視作獨立的作品。《奧》是一部「致鬱系」的作品。在我看來它很像北歐的《人間失格》,映照出現代人的虛無與絕望。
4/5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你聽過Die With A Smile了嗎?最近被這首歌洗腦。它在Youtube上線一週就有超過兩千萬觀看。Lady Gaga和Bruno Mars兩個人的合作擦出了新火花。想聊聊這首歌,嘗試使用AI創作,自己也順便增廣見聞。以下內容由ChatGPT提供,人工編輯與修潤。
5/5Die With A Smile
我曾發誓不為了海報進場看電影,但《霍爾的移動城堡》讓我破了例:不只是因為海報太美,還是因為記憶中這部電影充滿張力,魔法、變形和流浪的意象四處潛伏。童話的特性是將複雜的情節簡化,並透過隱喻的方式來表達。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隱喻是圍繞著「魔法」的概念展開。
4/5霍爾的移動城堡
最近愈來愈覺得,適合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是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這樣:當你有選擇的時候會想轉頭不看,但當你強迫自己進入,現實會開始溶解,取而代之的是主觀性。我們彷彿不坐在銀幕前,而是沉溺在永遠走不出的悲傷中。
4/5海邊的曼徹斯特
多巴胺不是好東西。這篇文章瀏覽《神經可塑性》、《貪婪的多巴胺》(The Molecule of More,繁體中文譯為《欲望分子多巴胺》)、《多巴胺國度》、《自造幸福》、《箭藝與禪心》等書籍,探討減少仰賴多巴胺的生活是否值得追求,並試著描述「無欲」與「審美」的境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屆百花獎影帝的電影扑街,電影主創團隊還沒發瘋,反而是他的一位粉絲在電影路演發瘋大放厥詞,說他的體面換來了片方和經紀人的狼心狗肺,將平日粉圈的賣慘話術放到檯面上來講,其他同場粉絲鼓掌叫好,影帝當場並未出聲阻止維護工作夥伴,路演視頻一出,被其他粉圈群嘲。
Thumbnail
號稱鬼比人多的鬼才之道,雖然外表包裝看似是恐怖片,但實際上卻一點也不恐怖,甚至還非常搞笑,它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靈界世界觀,創意滿滿,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金鬼獎,簡直是笑翻我,內容對話更是妙語如珠,笑聲連連,笑點很新也非常有梗,很多都是台灣人才懂的笑點,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趣的原創電影
關於天才(或廢物) 這電影其實誠懇地給了我沒想過的務實解答。
Thumbnail
開場評價頗高的電影, 但我好像對不到電波, 感覺只是部普通的犯罪驚悚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天想來簡單輕鬆聊聊兩部前陣子看過的電影,不正經的短短稍微閒聊那樣。這兩部電影如果流水帳似的逐一解說會很乏味,我就聊聊我覺得很扯的地方。 這兩部電影都是日本電影旬報當年的十佳片選入電影,兩片都是片長3小時的劇情片,兩部電影在當年都是重量級的製作,兩片都與真實事件有關,兩部片子我都覺得很好看也很喜歡
感覺得出來裡面很多致敬老電影,個人看出來的有功夫、追殺比爾、修女也瘋狂 另外這部意外很中國風,看了一下電影是2015年上映的,該不會在討好某些族群(等 不過裡面的中國風就是唐人街+一點點香港武俠電影的味道,取材說不定是往這個方向去找XD 結尾打反方的時候逆轉的有點硬,不過因為蘿蔔很可愛所以給過(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Thumbnail
電影院近年來很愛將一些老片重新上映,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畢竟新片有時候也不太好看...有些經典老片反而很有意思,例如去年修復上映的悲情城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屆百花獎影帝的電影扑街,電影主創團隊還沒發瘋,反而是他的一位粉絲在電影路演發瘋大放厥詞,說他的體面換來了片方和經紀人的狼心狗肺,將平日粉圈的賣慘話術放到檯面上來講,其他同場粉絲鼓掌叫好,影帝當場並未出聲阻止維護工作夥伴,路演視頻一出,被其他粉圈群嘲。
Thumbnail
號稱鬼比人多的鬼才之道,雖然外表包裝看似是恐怖片,但實際上卻一點也不恐怖,甚至還非常搞笑,它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靈界世界觀,創意滿滿,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金鬼獎,簡直是笑翻我,內容對話更是妙語如珠,笑聲連連,笑點很新也非常有梗,很多都是台灣人才懂的笑點,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趣的原創電影
關於天才(或廢物) 這電影其實誠懇地給了我沒想過的務實解答。
Thumbnail
開場評價頗高的電影, 但我好像對不到電波, 感覺只是部普通的犯罪驚悚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天想來簡單輕鬆聊聊兩部前陣子看過的電影,不正經的短短稍微閒聊那樣。這兩部電影如果流水帳似的逐一解說會很乏味,我就聊聊我覺得很扯的地方。 這兩部電影都是日本電影旬報當年的十佳片選入電影,兩片都是片長3小時的劇情片,兩部電影在當年都是重量級的製作,兩片都與真實事件有關,兩部片子我都覺得很好看也很喜歡
感覺得出來裡面很多致敬老電影,個人看出來的有功夫、追殺比爾、修女也瘋狂 另外這部意外很中國風,看了一下電影是2015年上映的,該不會在討好某些族群(等 不過裡面的中國風就是唐人街+一點點香港武俠電影的味道,取材說不定是往這個方向去找XD 結尾打反方的時候逆轉的有點硬,不過因為蘿蔔很可愛所以給過(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Thumbnail
電影院近年來很愛將一些老片重新上映,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畢竟新片有時候也不太好看...有些經典老片反而很有意思,例如去年修復上映的悲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