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白大廚》淘汰爭議,看人設在影視中帶來的益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週釋放的三集《黑白大廚》可以說是看得非常過癮!第九集最後的餐廳賽制淘汰近半數,讓網友非常心疼和不捨,尤其是擁有博士學歷的安惟鍟爭議最多。



安惟鍟主廚 / Netflix 圖

安惟鍟主廚 / Netflix 圖



《黑白大廚》是個廚藝競賽的實境節目,成為近日網路上沸騰的話題,每次看完都特別想要煮個飯,自己也看了好多評審白鍾元的頻道。

看見韓國領隊導遊Wendy的Thread寫到網友覺得,看到安惟鍟被淘汰的眼神,像是自己爸爸在職場被霸凌的感覺。我認為網友真的很入戲、很可愛。也如同我在一對一黑白湯匙競賽時,每次都期待黑湯匙能獲勝的心情,私心也很支持廚工阿姨和外送員廚師,而他們也不約而同的在這集被淘汰。


然而,這樣一股支持較弱勢方、希望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以及期望溫暖的人終能獲得勝利的你和我,也許是Netflix和其他製作單位最會操弄的人心處,玩得你又愛看又氣憤。


今天我們從影視角度來看看,人物形象在影視中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為什麼這麼重要,來剖析這場「安惟鍟淘汰爭議」。


角色的「人設」決定一切


在任何一個影視作品中,不論是真人秀、戲劇、還是電影,角色的人設(persona)永遠是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對《黑白大廚》來說,觀眾並不只是單純看選手怎麼做菜,而是觀察每位廚師的個性、作風和與他人的互動。人設塑造得成功,角色就會帶有強烈的情感標籤,讓觀眾形成特定的情感連結。安惟鍟在節目中,作為一位服從隨和的「完美主義者」,看他切魚的刀工和看起來超美味的總統天丼,使得他在節目中成為許多觀眾心目中的實力派。


當他在第九集因遊戲賽制被淘汰時,身為白湯匙的他瞬間也成為話題點。對於一個實境秀來說,節目本身的目的除了呈現比賽結果,更重要的是如何創造戲劇張力。沒有情感連結,就沒有話題可討論;而角色身上的爭議,正是這種情感連結的催化劑。



角色塑造與觀眾認同的心理效應


角色塑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直接影響觀眾的心理認同。根據心理學中「角色建構理論」(Role Construction Theory),觀眾會對某些特定的角色產生情感連結,因為他們看到這些角色身上某些與自身經歷或價值觀相契合的特質。


正如安惟鍟的面貌與散發出的形象,確實像是專注在一項工作的平凡人,觀眾能藉此自我投射,便也加強了他被淘汰的那一刻。對這有些觀眾來說,就像是自己在生活中被無法控制的「主觀標準」擊敗的縮影。而這次的主觀標準就是節目中的賽制和評審口味,然第九集的餐廳運作卻給安主廚這隊較少時間,確實有些破口容易使觀眾產生情感波動


這就是為什麼「實力派選手被不公平對待」的情節永遠能吸引大量眼球。但是,對製作單位來說,這樣的角色設計不僅可以提升節目的戲劇效果,也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同時最難的是過度操作是會引起觀眾反感,反而認為節目在「操縱情感」而非忠實呈現比賽的公平性,所以要拿捏恰如其分。



觀眾「偏愛」與「偏見」的微妙平衡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在觀看一個競賽節目時,通常會自動對角色進行分類和標籤化,這個過程被稱為「社會歸因效應」(Social Attribution Effect)。簡單來說,觀眾喜歡給角色賦予「好壞、善惡、優劣、高低」的簡單標籤,以方便理解劇情進展。


安惟鍟最有趣的點是,身為有名氣的白湯匙卻是有著謙虛、服從、隨和的形象 ; 相對於次次都想爭取勝利的崔鉉碩,展現出冷酷謹慎、善於遊戲的人設,形成強烈對比。

而每位觀眾對於角色的偏愛也許投射了某部分的自己。比如,像是我對廚工阿姨的同情、外送員廚師的勞力共感、以及欣賞拿坡里黑手黨與三星的冷靜處事和領導智慧。



從爭議中學到的:觀眾想看到的是真實



而像安惟鍟這樣在爭議中成長的角色,恰恰就是打破這種「套路」的最佳例子。他既是穩當,又有脆弱;他追求盡善盡美,卻也因此稍微疏忽競賽遊戲的變化。這些複雜的特質讓他成為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為了迎合觀眾而存在的角色。


在節目結束後,他的淘汰成為了一個反思的契機——觀眾要的,或許不是單純的「誰贏誰輸」,而是角色們如何真正展現自己、如何挑戰自我,在廚藝上展現到最好。這種真實感在任何類型的影視作品中,都是吸引觀眾的最佳利器。也再次應證了,大家以為比賽到最後的才是贏家,殊不知從第一集開始只要是奮力一搏的,都能是贏家。



節目製作的策略思考


對台灣影視製作來說,角色塑造常常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挖掘角色內心的動機與矛盾,這使得角色形象容易變得尷尬、單一、扁平。除了可以參考《黑白大廚》角色安排設定,我們有更需要做的事:台灣拍不出《黑白大廚》重要嗎?我們有更重要的事!


可見,製作單位在角色設計上的策略性思考費了不少功夫,每個角色形象切入和剪輯手法,可以直接影響觀眾對人設的觀感與情感投入。

安惟鍟被淘汰後的輿論熱度,說不定本人是無預期的。也正是因為他兼具專業性與情感上的真實感——他對失敗的坦然接受與對料理的堅持,以及他無意識地流露出的「沮喪、失望」,都讓人感受到他並不是一個為了贏而存在的「工具人」,而是一個「真正熱愛料理的廚師」。這樣的角色設定既引人共鳴,又讓節目本身多了一層真實的厚度。



#


從安惟鍟的淘汰爭議中,我看見許多網友的氣憤與悲傷,這兩種情緒的背後也許都述說著我們對於一個影視節目的用心參與,能夠共情角色中的形象,確實也象徵這個現象級的節目確實又帶領韓綜到另一個高度。所以最後是祝福安惟鍟主廚的,希望他的飯店、餐廳門庭若市,可惜的是目前已知《黑白大廚》的廚師們的店都已大排長龍,什麼時候吃得到都不知道了......


關於對於打破標籤形象、善於人性處理的韓國影視,也在不少實境節目和電影中可知曉一二,在台灣尤其有名的《寄生上流》破除階級與善惡形象的標籤,促使我們不得不多加思考人物形象和情感波瀾的關聯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覺得安惟鍟一開始待的這一隊真的太目標導向了,雖然說這在比賽中並沒有不好,但是看其他兩隊都是說好誰被釋出對團隊最好,只有這隊是真的票選,感覺真的是不一樣啊!(而且安主廚被票選出來還舉手歡呼,其實感覺得到他超shock的...
avatar-img
哲學心理小宇宙
11會員
60內容數
鎖定:婚姻家庭、性別議題、心理學與哲學。將會用同回應世界、用愛包容自我與他人,期望閱讀沙龍後都能心如止水,歡迎互動!
哲學心理小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4/10/10
我們都在從孩子身上學習些什麼。 當我開始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許多事情時,同時也發現自己多多少少在舔是自己過去的傷口。我們身上也可能有著大大小小的創傷,顯示在我們的人生現狀。 一般父母總在他們那個時空背景給予他們能給的最多, 我們這代其實也是,在給予自己童年所缺乏的、認為孩子所需要的。
Thumbnail
2024/10/10
我們都在從孩子身上學習些什麼。 當我開始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許多事情時,同時也發現自己多多少少在舔是自己過去的傷口。我們身上也可能有著大大小小的創傷,顯示在我們的人生現狀。 一般父母總在他們那個時空背景給予他們能給的最多, 我們這代其實也是,在給予自己童年所缺乏的、認為孩子所需要的。
Thumbnail
2024/10/09
(以下無雷) 最後一集結束前,被採訪的廚師說:「不是每個廚師都會出名」,有的人是需要賺錢被生活追著跑,早已忘了下廚的初心和從中獲取的趣味,如同我們一介平民百姓,日夜裡為著生活需求在轉動生命齒輪,想要出名還得需要運氣和平心靜氣!
Thumbnail
2024/10/09
(以下無雷) 最後一集結束前,被採訪的廚師說:「不是每個廚師都會出名」,有的人是需要賺錢被生活追著跑,早已忘了下廚的初心和從中獲取的趣味,如同我們一介平民百姓,日夜裡為著生活需求在轉動生命齒輪,想要出名還得需要運氣和平心靜氣!
Thumbnail
2024/10/09
親愛的,我的藝術治療師: 有多少個日子,我們能跟一個人一週晤談一次,連續維持一年不間斷。接下來的日子,要再多多麻煩你。 在我最迷惘想試著做些什麼的時候,遇到了你,我不將它視為巧合,而是緣分。 聽起來很不科學對吧?我也在這些日子中,學著你身上帶來的正向觀點:使你產生各種情緒的來源
Thumbnail
2024/10/09
親愛的,我的藝術治療師: 有多少個日子,我們能跟一個人一週晤談一次,連續維持一年不間斷。接下來的日子,要再多多麻煩你。 在我最迷惘想試著做些什麼的時候,遇到了你,我不將它視為巧合,而是緣分。 聽起來很不科學對吧?我也在這些日子中,學著你身上帶來的正向觀點:使你產生各種情緒的來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Netflix 《黑白大廚》於 10 月 8 日圓滿落幕,觀眾對於節目的討論持續熱烈。參賽者在激烈的比賽中所展現的情感和意義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證明,更是對韓國文化深刻的展示。這個節目不僅是烹飪的較量,更是文化輸出的成功典範。
Thumbnail
Netflix 《黑白大廚》於 10 月 8 日圓滿落幕,觀眾對於節目的討論持續熱烈。參賽者在激烈的比賽中所展現的情感和意義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證明,更是對韓國文化深刻的展示。這個節目不僅是烹飪的較量,更是文化輸出的成功典範。
Thumbnail
80位素人黑湯匙廚師與20位知名白湯匙主廚,進行料理比拚,爭取第一名與獎金3億韓元。這是筆者近年來難得看到這麼吸引目光的料理節目,配樂、剪輯都恰到好處,緊張感也營造非常好,加上節奏相當快速,不拖泥帶水,卻又抓得住重點。
Thumbnail
80位素人黑湯匙廚師與20位知名白湯匙主廚,進行料理比拚,爭取第一名與獎金3億韓元。這是筆者近年來難得看到這麼吸引目光的料理節目,配樂、剪輯都恰到好處,緊張感也營造非常好,加上節奏相當快速,不拖泥帶水,卻又抓得住重點。
Thumbnail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豆腐戰是整套節目中最精彩部分,雖然評審要求嚴苛,七強選手在高壓環境中仍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廚藝。總決賽的安排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在高壓對比下,未經歷豆腐地獄的黑手黨顯得輕易取勝,讓人猜欵是否配得上冠軍。愛德華以其獨到的料理視角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粉絲,成為本季的焦點。
Thumbnail
豆腐戰是整套節目中最精彩部分,雖然評審要求嚴苛,七強選手在高壓環境中仍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廚藝。總決賽的安排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在高壓對比下,未經歷豆腐地獄的黑手黨顯得輕易取勝,讓人猜欵是否配得上冠軍。愛德華以其獨到的料理視角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粉絲,成為本季的焦點。
Thumbnail
在一場場黑白湯匙的料理比賽中,選手們的表現與評審的選擇呈現了令人猜疑的現象,比賽結果顯示節目組似乎故意調整黑白湯匙的數量,一次又一次造就雙方平衡局勢,不禁讓人懷疑節目組的選擇是否更偏向節目效果而非實力,但這亦導致觀眾對於結果的期待與驚喜感逐漸降低。
Thumbnail
在一場場黑白湯匙的料理比賽中,選手們的表現與評審的選擇呈現了令人猜疑的現象,比賽結果顯示節目組似乎故意調整黑白湯匙的數量,一次又一次造就雙方平衡局勢,不禁讓人懷疑節目組的選擇是否更偏向節目效果而非實力,但這亦導致觀眾對於結果的期待與驚喜感逐漸降低。
Thumbnail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是韓國首個高質感的廚藝比賽節目,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和知名美食家白種元擔任評審。節目具有創新的賽制,選手們接受不止於廚藝的考驗,傳遞出食物的嚴謹與創新的思考。雖然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評審標準差異過大、比賽設計仍有改進空間。希望未來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二季。
Thumbnail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是韓國首個高質感的廚藝比賽節目,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和知名美食家白種元擔任評審。節目具有創新的賽制,選手們接受不止於廚藝的考驗,傳遞出食物的嚴謹與創新的思考。雖然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評審標準差異過大、比賽設計仍有改進空間。希望未來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二季。
Thumbnail
在Netflix實境秀《黑白大廚》中,主廚所呈現的美食令人垂涎,而兩位評審白種元和安成宰的驚人食量更是令人佩服。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他們的評審經歷,以及在大量料理面前,他們是如何保持專業,嚐遍每一道菜色的。透過統計每場比賽中他們的食量,讀者將對這兩位評審的耐力和專業精神有更深刻的瞭解。
Thumbnail
在Netflix實境秀《黑白大廚》中,主廚所呈現的美食令人垂涎,而兩位評審白種元和安成宰的驚人食量更是令人佩服。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他們的評審經歷,以及在大量料理面前,他們是如何保持專業,嚐遍每一道菜色的。透過統計每場比賽中他們的食量,讀者將對這兩位評審的耐力和專業精神有更深刻的瞭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