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大廚》評析之二:追求黑白湯匙平等,換位來看就是不平等

《黑白大廚》評析之二:追求黑白湯匙平等,換位來看就是不平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黑白大廚》好像要做到白湯匙跟黑湯匙一樣數量。圖片取自Netflix

《黑白大廚》好像要做到白湯匙跟黑湯匙一樣數量。圖片取自Netflix


事必要做到白湯匙跟黑湯匙一樣數量嗎?節目組讓人有這種感覺。

 

  • 黑白蒙眼賽後:白湯匙11,黑湯匙9+2
  • 團體賽及超商復活賽後:白湯匙6+1,黑湯匙6+2
  • 吃播餐廳賽後:白湯匙4,黑湯匙4
  • 總決賽:白湯匙1,黑湯匙1


第一輪賽事開宗明義要從80位黑湯匙中選出20位料理強人,再對決20位白湯匙,旨在從一開始就要做到公平公正,打破上下等階層,這個意圖很好理能。但黑白廚師混合之後,本來就應各憑本事,按實力高低晋級,但看節目組的一輪操作,就像是刻意造就每輪黑白人數均等,也因此出現了很多奇怪的選擇場面。

 

特別是第二輪蒙眼賽,各20名的黑白廚師要進行一對一比賽,評審蒙眼試味後,結果是白湯匙11人勝,黑湯匙9人勝,在看到連呂敬來這樣的名廚也被蒙眼刷下來時,我當時還心想:這個節目連名人也敢得罪,真的憑味道取勝,了不起!怎知此時節目組來一招復活,還是2名黑湯匙被復活,造成黑白再度同等人數的局面,其中一位被“有幸”選中的中華料理女神,就因為白種元一句「我想看她和鄭智善主廚再對決一次」,嗯…這個理由是要讓其他公認的實力大廚如何自處,他們就不好看嗎?在我看來,現場很多料理作品更吸晴更有創意看起來更好吃啊,真的不禁讓我猜測節目組的意圖,是否再次折腰在節目效果比實力重要的現實?

 

之後的幾輪比賽,因為已經大致預想到節目組的操作,當去到每輪最後兩三名人選時,已經大概猜到會是選黑湯匙還是白湯匙了,這就不驚喜了啊。


*********************************************

題外話:寫到這裡我才發現女神一次都沒有被安主廚選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內容總結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5
/5
avatar-img
文豬吹水室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豬吹水室 的其他內容
豆腐戰是整套節目中最精彩部分,雖然評審要求嚴苛,七強選手在高壓環境中仍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廚藝。總決賽的安排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在高壓對比下,未經歷豆腐地獄的黑手黨顯得輕易取勝,讓人猜欵是否配得上冠軍。愛德華以其獨到的料理視角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粉絲,成為本季的焦點。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在《黑白大廚》的團體餐廳戰中,比賽傾向商業策略而非廚藝較量,讓人迷惑這到底是廚藝節目還是商業實境秀。高價料理取勝的背後,是否忽略了廚師提供美食的初衷?這一檔的團隊設計也引發不公平的爭議,必須踢出‘最沒有幫助的廚師’引發了職場健康與道德的思考,希望下一季的廚師能夠尊嚴體面的競技。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是韓國首個高質感的廚藝比賽節目,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和知名美食家白種元擔任評審。節目具有創新的賽制,選手們接受不止於廚藝的考驗,傳遞出食物的嚴謹與創新的思考。雖然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評審標準差異過大、比賽設計仍有改進空間。希望未來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二季。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豆腐戰是整套節目中最精彩部分,雖然評審要求嚴苛,七強選手在高壓環境中仍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廚藝。總決賽的安排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在高壓對比下,未經歷豆腐地獄的黑手黨顯得輕易取勝,讓人猜欵是否配得上冠軍。愛德華以其獨到的料理視角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粉絲,成為本季的焦點。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在《黑白大廚》的團體餐廳戰中,比賽傾向商業策略而非廚藝較量,讓人迷惑這到底是廚藝節目還是商業實境秀。高價料理取勝的背後,是否忽略了廚師提供美食的初衷?這一檔的團隊設計也引發不公平的爭議,必須踢出‘最沒有幫助的廚師’引發了職場健康與道德的思考,希望下一季的廚師能夠尊嚴體面的競技。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是韓國首個高質感的廚藝比賽節目,由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和知名美食家白種元擔任評審。節目具有創新的賽制,選手們接受不止於廚藝的考驗,傳遞出食物的嚴謹與創新的思考。雖然整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評審標準差異過大、比賽設計仍有改進空間。希望未來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二季。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