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為農喉舌的洪箱大姊

2023/12/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陳永松(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原住民專班/有機產業發展中心/農推會)


農家樂的同鄉因緣


  今年10月份很令人感傷的一件事,是人稱洪箱大姊(或年輕輩稱呼的箱姨)過世了。我老家位處中港溪中游左岸的頭份河背地區,與洪箱大姊所在的後龍灣寶皆隸屬苗栗縣,所以與洪箱大姊算是同鄉。但以往傳統上,我們居住所在是較偏山城的客家聚落,與洪箱大姐所在的海線閩南聚落是鮮少往來的。惟因我多年來也是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的社員,所以從合作社的“綠主張”月刊認識了種植好吃西瓜寶地的灣寶,以及主要生產者的洪箱大姐。所以藉地利之便,也拜訪過幾回。尤其之前家母健在時,若在六七月回老家,會帶著兩老到灣寶洪大姐處買西瓜或地瓜。

  個人臉書中較清楚記錄的一次,是2017年6月10日這一天。當日一早隨當時身體仍硬朗、還能討山種竹筍的老爸去挖竹筍,之後將竹筍在野溪清洗整理好,然後就拎著一包到後龍灣寶洪箱大姐處去分享。當日也看到許多認養西瓜的家庭來歡收成果。

  深感農村是一個可以給小朋友放心之所在,台灣應多些這樣的成長樂園,可讓孩童從小接觸食農教育,日後才能體恤尊敬農民。記得當時也與洪箱大姊聊了一些社會近況,然而面對社會紛擾,小農小民能做的不多,我們只希望握有資源的執政者能苦民所苦,並多推動些樂民所樂的好政策,這才真正是當時如火如荼推動的前瞻計畫。然而同一天臉書的結尾,是傍晚聽到用空拍搶救臺灣環境的齊柏林導演及機組人員空難殉職。如今兩位哲人雖先後遠颺,惟典型在夙昔!


郭志榮/拍攝

郭志榮/拍攝


投入社會運動 力抗不當徵收 力爭土地正義


  洪箱大姊從一介女農初始為保護自身的家鄉免受不當徵收,而因緣際會投入為土地正義與環境保護的社會運動。她可能也未料到自己一輩子務農,終了對腳下的土地感情是那麼深。我在寫此文時,翻找到一頂保存甚好的灣寶西瓜圖騰帽,說明更早與洪箱大姊認識應是在2010年的717凱道守夜行動。當時群眾前來聲援不久前發生在苗栗灣寶、竹南大埔農地上的徵收行動;其活動訴求「土地正義/圈地惡法立即停止」,反應了當時國家不當機器下的農民不得已的自救行為。而遊行參加者中除了多數的農民,也有不少的學生,令人想到甘地曾說:「當一個國家的農民與學生,不得不走出來向執政者示威抗議時,表示這個國家的執政方向出了嚴重的錯誤」。

  所幸歷經抗爭及多方壓力下,2011年苗栗灣寶社區終於成功擋下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讓台灣社會初步看見農業的價值。此後她也很俠義地成為其他反迫遷現場的聲援者。


張雅雲/拍攝

張雅雲/拍攝


友善耕作 推己及人


  接下來她與農友成立「灣寶農學園」,從地瓜開始,栽種無農藥農產品,再擴及稻米、西瓜、無基改黃豆與綠豆等作物。她也響應喜願小麥負責人施明煌的契作小麥運動,因為小麥迄今幾乎都要完全倚賴進口,但之前台灣還是有近兩萬噸的小麥生產量。雖然最終在灣寶的小麥試種結果沒有很成功,但她這股支持本土小麥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之後我也在2013年台灣農村陣線(農陣)舉辦「從土地出發向農民學習」的募款茶會中共襄盛舉。因為甚多人在那幾年面對中央政府的不作為、以及地方政府不對稱也不必要的農地徵收行動,莫不義憤填膺地想出些力量支持三農。近年洪箱大姊也接任了農陣理事長,只時隨著疫情及她的身體不適,農陣也沉寂了一陣子,現在的農陣似也階段性快走入歷史了。


不留餘力 為農喉舌


  近年來氣候變遷嚴重,連帶影響降雨量,而每次碰到缺水問題,就是農業用水讓給工業用水。對此她深不以為然,呼籲若缺水,政府應先限制工業用水、不要停供農業用水;何不讓工人休息,再由政府補助工業、工人,而非每次都犧牲農業、農民。她說如果大家繼續輕視農業、農民,未來台灣人要吃什麼?這也顯示之前的農委會相較於經濟部是弱勢部會,原應以照顧農民為先,但碰到經濟部說停灌就停灌,完全沒這種魄力。期待甫升格為農業部的主事者,今後應有為農民擔當的勇氣與責任。


 人生啟示錄


  回想洪箱大姊的一生大致給了我三個重要的啟示:

  一是面對不公就要力爭。如她所言:「就算最後保不住地,至少我可以跟我的子孫交代,我們真的拚過了」。

  二是從她的言行,可深深體會身為農人的驕傲。其實天下第一等人是生產食物的農夫,否則世人無以日進餐食維持生命。

  三是生活在愈現代的農民,是愈幸福。如洪箱大姊有些薄田也適地適種,耕種對了田間的農作物,再加上一群支持友善耕作的社群消費者,就足以養家活口。

  對於第三點,相較於我們父執輩,如我父親那一輩的老農,就較難以全職農夫來維持家計。如我老家原位於山城鄉下的山窩裡,小時仍住在一個山坡上的佃農土角厝裡。當時家裡就依賴「耕者有其田」政策後放領得到的幾分山田,加上「三七五減租」承租自原地主的幾分山林過活。父親為求較有保障的收入,不得已後來進了三班制的工廠工作,然仍在下班後繼續討山,夜晚還在田間抓到不少的虎皮蛙、大綠蛙、田螺等為家裡加菜。連我也喜歡不時去自家池塘釣魚。

  而洪箱大姊也因緣際會開啟了自己經由主婦聯盟合作社用心支持的社區支持型農業(CSA),然後也帶著鄉鄰們同樣轉型到友善或有機耕作。這也正是「里山倡議」所揭櫫的自給自足生活。


現代公民先助己 行有餘力則以助人


  洪箱大姊在自己土地上站穩腳步後,繼之將自己投入更大的社會改革運動裡。在台灣、尤其宜蘭,有不少的新農或半農,也不自覺地遵循她類似從慣行農轉型為友善小農的步伐。如個人近來投入宜蘭無過生活合作社的生產/配菜團,不僅快樂地做個分享多餘的生產者,也做個支持其他小農的生活消費者。我們的無過生活合作社,企圖將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無過配菜團)整合在一起,減少老農凋零而荒廢農地的命運,也落實了地盡其利、友善耕作及社區照顧的長照願景!正如倡議者夏靜漪所說:無過生活合作社雖然面臨許多風風雨雨,卻也不缺陽光燦爛,因為有一群傻瓜在堅持做對的事。不論在生活減廢、食物健康、環境永續的正確道路上,都有無過生活每個成員投入的一分心力。

  洪箱大姊一生活得精采,不自鎖在傳統女性的角色裡。她不僅坐而言、更起而行的做到一般知識分子都做不到的事;更以行動感動你我及很多公民團體。如今洪箱大姊在紅塵的任務已了,也為大家示現了一個現代公民該有的道德勇氣。

  祈願她在另一個世界安享天家。▌

25會員
121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