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念小學時,台灣尚未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想繼續升學,得先通過初中聯考。
媽媽說,到了高年級,每天放學後老師把學生們留下來複習功課。還說,當年是「鐵的紀律」,天天考試,少一分打一下,幾乎每個孩子天天都挨打。
貧窮農村裡,物質缺乏,教室裡根本沒有照明設備。老師只能跟陽光賽跑,把握天黑前的每一分每一秒。直到天色昏暗,再也無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才放學生走。
媽媽還說,當年紙張極少,非常珍貴,所以要物盡其用。同一張紙,第一次用鉛筆寫,第二次用藍筆寫,第三次用紅筆寫。
經過這番努力,媽媽順利通過聯考,是村子裡第一個考上初中的女孩!
今日,回想起媽媽說過的這些話,心裡有好多感觸。當年的老師,猜想是主動無償陪伴這些學生吧?這些孩子家裡都沒有米飯吃、上學沒有鞋子穿,不可能有錢參加補習的。天天留校,天天打,老師也很辛苦吧?
很佩服媽媽的毅力,永遠吃不飽,每天上下學要走兩個小時,仍然堅持完成了學業。
當時,窮苦人家的女兒通常無法升學,被留在家裡煮飯、幫忙農務,或送去當童養媳。外公外婆即使窮困,卻仍然讓媽媽繼續升學。
媽媽的故事同時影響了我,讓我更珍惜學習的機會。很幸運的,承蒙老天爺眷顧,我的學習過程,一路都是順利而愉快的。因此,我很希望能將這些人世間的美善,繼續傳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