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納庫】一戰時期義大利的重坦 - 菲亞特2000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菲亞特2000

菲亞特2000


菲亞特2000(Fiat 2000)是菲亞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生產的義大利重型坦克。由於從未進入大量生產,因此只生產了兩輛。這是當時最大的坦克設計之一。


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缺乏坦克,義大利沒有部署任何裝甲部隊。當時唯一的解決方案是開始自行研發設計。 1916年,菲亞特汽車公司接受了設計和生產第一批義大利坦克的訂單。它的機械動力系統已經完成,但其上層裝甲是後來添加的,在原型上由帶有圓錐形開放式砲塔和仿真槍的木製模型代表。上層裝甲的最終配置直到1918年才完成。


設計圖

設計圖

坦克的佈局和乘員。

坦克的佈局和乘員。


描述

菲亞特2000是一款大型裝甲車輛,尺寸與英國Mark V坦克相當,重40噸,而Mark V重28噸。 駕駛員坐在前排,整體視野非常好,包括向前的大端口和橫向的小透視孔。 菲亞特2000的佈局與當時使用的其他坦克不同,尤其是英國坦克。發動機與機組人員分離;不像現代坦克那樣放置在乘員艙後面,而是在其下方。機械佈局也很有趣和創新,包括FIAT Aviazione A12水冷 240馬力發動機,帶有6個氣缸,透過橫向變速箱驅動履帶。燃油容量為600 - 1000公升,但這只能在鋪裝道路上行駛75公里。 履帶比車體長,但與英國「菱形」坦克上的環繞式履帶相比較低,因此重量也較輕。 裝甲設計簡潔,由鉚接鋼板製成。側面厚15毫米,正面厚20毫米。 武器最初包括砲塔上的火砲和十挺機槍(每側三挺,前面四挺),但這使得坦克後部不設防,並且容易被推進劑煙霧污染內部,因此決定在坦克內安裝通風機屋頂並將機槍位置改為每邊兩個,後面三個,前面兩個。 也許坦克武器最有趣的特徵是安裝在車體上方的砲塔。砲塔由四塊鉚接而成,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兩名機組人員。它的武器是一門65/17榴彈砲(口徑65毫米,砲管長17口徑)。由於砲塔較高且下方有足夠的空間,火砲的仰角為-10/+75°。


服役

50輛坦克的小訂單從未完成,僅生產了兩輛原型坦克,雖然從技術上講是一種重型坦克設計,因為德國K-Wagen原型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都尚未完成。 戰後,菲亞特 2000被作為「擊潰敵人」的武器之一展示,完成的兩輛原型車被送往利比亞,與從法國購買的其他坦克一起組成一個特殊單位 – 坦克連。 在利比亞,菲亞特坦克的平均速度只有4公里/小時,因此兩個月後它的職業生涯就結束了,原因是它無法跟上敵人的快速移動。其中一幅留在的黎波里,另一輛於1919年春天被送往義大利,在羅馬體育場的國王面前演出。坦克展現了令人信服的表現:它爬上一堵1.1公尺的牆,然後面對另一堵3.5公尺的牆,並用自身重量將其推倒。隨後成功越過一條3m寬的溝渠,還可以壓垮數棵樹。但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未能重振人們對重型坦克的興趣,因此它被放棄生產。 羅馬倖存的菲亞特2000被留在倉庫裡好幾年了,直到按照Maltese上校的命令被送往Forte Tiburtino,在行駛過程中險些著火。1934年,它在坎波杜克斯 (Campo Dux) 閱兵式上再次出現,經過重新噴漆和重新武裝,用兩挺37/40毫米火砲代替了前部機槍。據報道,它後來被改造成博洛尼亞的一座紀念碑,此後它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


raw-image


複製品

在2017年3月,為了重現義大利在一戰時自身工業設計技術,創建了一個目的在建造全尺寸菲亞特 2000工作複製品的專案。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政府部門重新製作了一套完整的藍圖,之後於2018年11月15日開始了復刻重造。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2.1K會員
1.3K內容數
最詳盡的船艦歷史資訊、二戰各類軍武詳解,立志分享各種船艦資訊大全,本沙龍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以及資訊知識分享。
2025/03/17
Ka-1 和 Ka-2 是日本製的自轉旋翼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於砲兵觀測。日本帝國陸軍(IJA)開發了 Ka-1 自轉旋翼機用於偵察、砲兵觀測和反潛(ASW)用途。
Thumbnail
2025/03/17
Ka-1 和 Ka-2 是日本製的自轉旋翼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於砲兵觀測。日本帝國陸軍(IJA)開發了 Ka-1 自轉旋翼機用於偵察、砲兵觀測和反潛(ASW)用途。
Thumbnail
2024/10/24
Focke-Achgelis Fa 223 龍式(德文:Drach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納粹德國所開發的一款軍用直升機,Fa 223由一個1,000匹馬力的BMWBramo 323星型引擎供應動力給兩個設置於12.2公尺長圓筒狀機身兩側的11.9公尺螺旋槳。
Thumbnail
2024/10/24
Focke-Achgelis Fa 223 龍式(德文:Drach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納粹德國所開發的一款軍用直升機,Fa 223由一個1,000匹馬力的BMWBramo 323星型引擎供應動力給兩個設置於12.2公尺長圓筒狀機身兩側的11.9公尺螺旋槳。
Thumbnail
2024/10/14
水星號(Mercury)是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對在中西部城市之間運營的一系列日間流線型客運列車使用的名稱。 水星號火車組由著名工業設計師Henry Dreyfuss設計,被認為是流線型現代設計的典範。
Thumbnail
2024/10/14
水星號(Mercury)是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對在中西部城市之間運營的一系列日間流線型客運列車使用的名稱。 水星號火車組由著名工業設計師Henry Dreyfuss設計,被認為是流線型現代設計的典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二戰義大利至少屬於二流工業強國,陸海空三軍裝備靠自己研發算是整體完善,陸軍最重要的坦克自然也是研發出多款樣式,義大利為了步兵在戰場上有更好的發揮,他門自己研發了一款單兵操作的「盾牌式機槍車」,義大利人稱之為MIAS單兵突擊車。
Thumbnail
二戰義大利至少屬於二流工業強國,陸海空三軍裝備靠自己研發算是整體完善,陸軍最重要的坦克自然也是研發出多款樣式,義大利為了步兵在戰場上有更好的發揮,他門自己研發了一款單兵操作的「盾牌式機槍車」,義大利人稱之為MIAS單兵突擊車。
Thumbnail
菲亞特2000(Fiat 2000)是菲亞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生產的義大利重型坦克。由於從未進入大量生產,因此只生產了兩架。這是當時最大的坦克設計之一。
Thumbnail
菲亞特2000(Fiat 2000)是菲亞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生產的義大利重型坦克。由於從未進入大量生產,因此只生產了兩架。這是當時最大的坦克設計之一。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盟军在不断地向战场投入各种重型轰炸机时,比如B-17、B-24或者兰开斯特轰炸机等等,那么,为什么纳粹没有大规模地开发类似的重型轰炸机呢?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制造了大量的多引擎重型轰炸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并没有这么做。其实在当时,德国并非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盟军在不断地向战场投入各种重型轰炸机时,比如B-17、B-24或者兰开斯特轰炸机等等,那么,为什么纳粹没有大规模地开发类似的重型轰炸机呢?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制造了大量的多引擎重型轰炸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并没有这么做。其实在当时,德国并非
Thumbnail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義大利海軍和其他主要海軍強國都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該條約允許義大利海軍與法國海軍平起平坐。義大利有70,000長噸(71,000公噸)的戰艦噸位可供新艦使用,但是在1920年代,由於嚴重的預算問題以及避免與法國進行海軍武裝競賽,它們避免新艦的建造。
Thumbnail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義大利海軍和其他主要海軍強國都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該條約允許義大利海軍與法國海軍平起平坐。義大利有70,000長噸(71,000公噸)的戰艦噸位可供新艦使用,但是在1920年代,由於嚴重的預算問題以及避免與法國進行海軍武裝競賽,它們避免新艦的建造。
Thumbnail
作品:第瓦丁(Dewoitine)D.520戰鬥機 套件生產商:日本長谷川(Hasegawa/ハセガワ) 比例:1/72 塗裝:法國空軍GCII/3(第3戰術聯隊第2大隊),1940年6月於阿爾及利亞
Thumbnail
作品:第瓦丁(Dewoitine)D.520戰鬥機 套件生產商:日本長谷川(Hasegawa/ハセガワ) 比例:1/72 塗裝:法國空軍GCII/3(第3戰術聯隊第2大隊),1940年6月於阿爾及利亞
Thumbnail
作品:三號戰車J型(Pz.Kpfw. III Ausf.J) 套件生產商:中國威龍(Dragon) 比例:1/35 塗裝:德國第16裝甲擲彈兵師,1943年7月於庫斯克會戰
Thumbnail
作品:三號戰車J型(Pz.Kpfw. III Ausf.J) 套件生產商:中國威龍(Dragon) 比例:1/35 塗裝:德國第16裝甲擲彈兵師,1943年7月於庫斯克會戰
Thumbnail
德國Ta-183戰鬥機項目的研製工作在1942年就開始了,當時革命性的動力裝置 - 渦輪噴氣發動機已經問世,福克.武爾夫飛機公司以工程師漢斯.馬爾特霍普(一個年輕的天才航空工程師)為首的一個設計小組開始構想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高速戰鬥機,並進行了氣動力方面的預研。
Thumbnail
德國Ta-183戰鬥機項目的研製工作在1942年就開始了,當時革命性的動力裝置 - 渦輪噴氣發動機已經問世,福克.武爾夫飛機公司以工程師漢斯.馬爾特霍普(一個年輕的天才航空工程師)為首的一個設計小組開始構想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高速戰鬥機,並進行了氣動力方面的預研。
Thumbnail
當1939年冬季戰爭爆發時,芬蘭在當時只有數十輛落後的老坦克,需要對付數千輛的蘇聯新式坦克,在這樣懸殊的差距下,芬蘭人選擇不去使用它。然而,當戰況逐漸告急時,他們還是不得不用它來奮力一搏。而這就是芬蘭史上第一場由芬蘭主動發起的坦克戰,也是冬季戰爭唯一一場—洪卡涅米之戰。他們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得如何呢?
Thumbnail
當1939年冬季戰爭爆發時,芬蘭在當時只有數十輛落後的老坦克,需要對付數千輛的蘇聯新式坦克,在這樣懸殊的差距下,芬蘭人選擇不去使用它。然而,當戰況逐漸告急時,他們還是不得不用它來奮力一搏。而這就是芬蘭史上第一場由芬蘭主動發起的坦克戰,也是冬季戰爭唯一一場—洪卡涅米之戰。他們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得如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