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沃爾伯特‧伯吉斯(Ann Wolbert Burgess)
類型:懸疑紀實手記
適用人群:想研究犯罪心理歷史、能接受變態血腥內容而不被影響的人
推薦度:⭐⭐⭐⭐
尼采:『當你在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你可能會認為這又是一本難啃的哲學書時,但等等先不要走!與其讀懂這句話帶給你的深意不如打開這本書,你將會看到具現化的人性黑暗,而有一群人花了一整年或是一輩子在凝視著...理解著...研究著,他們是誰呢?
書籍介紹
本書原名『Killer Designer』 中譯:凝視深淵 作者是犯罪心理側寫的開創者
安‧沃爾伯特‧伯吉斯(Ann Wolbert Burgess)
有一個將改變犯罪心理界的女子在那個只有護士才是女性唯一出路的年代出生,自然而然他縱身跳進這個行業中,優秀的他更是進入了波士頓大學學習,多年後也成為了性暴力受害者研究的先鋒,獲得了不少的成就。
在此時伯吉斯接到了一通電話,來自美國主要的聯邦執法機關FBI的行為科學部門,伯吉斯被受邀提供性暴力犯罪側寫的諮詢及教學,在一年內他們研究了100多位性暴力受害者, 使此領域提升至新的高度。
本書便是以這一年內的所有研究來做多年後的紀錄,其中的女主角也就是本書的第一作者伯吉斯,以錄音以及文字為據,記錄了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的罪犯及事件,除了主線所敘述的犯罪心理側寫的發展外,也有多條支線在暗處進行,可以看到對性暴力受害者的偏見、對女性的偏見、童年與犯罪的關聯等等,此外更附帶著許多專業的判斷及應對極端罪犯方法,一本讀完受益良多。
偏見
- FBI中唯一的女性:從伯吉斯踏進FBI開始就可以淺淺的感受到來自一點好奇一點不信任的凝視,也許這些眼神並沒有惡意,但還是成為研究時期一點點的不適,本書有許多的對話是:「我雖然是女生但我並不需要那麼多保護」這句話似乎告訴我們女性就是比較脆弱,當你想要做成某件事還是需要男性保護。
- 圍繞著犯罪的"偏見":從以前到現在都還存在的問題,對性侵受害者的不友善,甚至是被害者有罪論這種扭曲仍然存在,也間接或直接導致很多性暴力案件都躲在暗處未被發現,書中你會發現很多事件的犯人都是累犯,甚至有的是在受害者的丈夫面前犯案,但事件卻是在多年後才被犯人自白,但是這是為什麼呢?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我想讓探員們直面自己的偏見,無論那是什麼樣的偏見(取自書中一段)
童年
- 童年陰影化為犯罪:第一次聽到這些人的童年還會有些驚奇,但一個個罪犯的童年被揭露,發現他不是一個個人狀況,反而是一個社會問題,不得不讓人思考這些長期的忽視若可以及時被遏止是否可以扭轉這些漸漸被引出的黑暗 。
閱讀心得
這不是我看過第一本關於犯罪心理的相關書籍,但因為一本書需要許多起承轉合以及藝術性的處理,難免會有一些超現實的故事出現,例如之前看過一本關於精神疾病的書【瘋人說】雖然他是一本很棒的書,但主打手記卻在最後有些超脫現實,難免讓人失望。
但伯吉特在第一頁說了一段話
"部分內容本身已經很有畫面感,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並未加以渲染或修飾。我堅持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不希望削弱罪刑的本質,或淡化其造成的創傷。"
他的堅持讓人放心,沒有有魅力到讓人心顫的漢尼拔,讓這些可怕的行為被合理化或被接納,我認為這就是對當年的努力最大的回饋。
我非常喜歡書中一段『既是藝術,也是科學』
伯吉斯在本書最大的目標有兩個,第一普及化側寫這門技術,第二就是讓這門技術量化,成為真正可以被參考及散播的資料,在這個篇章中就是在拆解這件事,因為許多人認為側寫"藝術多過科學",在一開始這門技術真的就是純靠直覺,要如何把這麼難以理解的概念真正的務實,讓更多人理解呢?歡迎大家翻翻這本書從頭開始感受漸漸具體的犯罪心理側寫。
"要當心,與怪獸戰鬥時,別讓自己也變成怪獸...因為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取自書中一段)
參考資料:
- Ann Wolbert Burgess Professor Connell School of Nursing. Boston College,20241013
- Alyssa Giacobbe. (2019). BC's Ann Burgess is a Mastermind. Boston College Magazine ,20241013
- Ann Burgess . Wikipedia ,20241013
- 微信讀書:凝視深淵killer Designer
*本篇文章並非專業書評,歡迎各位指教,若有侵權麻煩通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