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第十二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的大姨因為四名子女都在國外定居,她需要上醫院時,就由我們二十幾個比較親近的小輩服其勞。 除了外籍看護,還要出動三個人,一個開車,二個陪診,開車的因為可能沒有停車位而要一直顧著車子,所以就單純負責開車。 那麼,有了外籍看護,為什麼還必需要有二個人呢? 因為外籍看護就是什麼都不懂,在醫院真的做不了什麼,只能幫忙扶著或顧著行動不便的大姨。 另外二個人,其中一個火速先去借輪椅,二個人在原地負責慢慢將大姨扶下車,等輪椅來了之後,再慢慢的把大姨扶上去。 為什麼要慢?因為老人家就是全身骨頭快要散掉,行動非常之緩慢,由不得你快。 不說別的,光是報到前必須要量的體重、血壓就是大工程。 大姨年紀大,身體退化,身體各處都在痛,即便有坐式體重計,要讓大姨坐上去再下來,也是著實不容易,有次差點跌倒,真是嚇死大家了,又因為年紀大,血壓也常常量不到,要找護士幫忙,就不用說其他各種檢查了。 有次,大姨拉在尿布上,讓我們焦頭爛額,因為只有嬰兒用的「母嬰室」,沒有大人用的,我們實在不知道要去哪裡更換尿布,只好敲門問跟診護士,她指點迷津,到急診室去問有沒有空床位可借,全部人大陣仗去急診室,萬般艱難的換好了,然後又是一番折騰才回到候診區。 每一次的回診,都是一場硬仗,幸好有長者優先看診,不然這候診下去二、三個小時,大姨絕對吃不消。 而且,我們是有二十幾個人可以輪,大概三個月才會輪到一次,若是只有一個子女,又需要時常陪父母看診,該怎麼辦才好? 我們陪診是有酬勞的,大表哥設了一個陪診基金,陪診者,酬謝二千元,不多,但起碼他知道我們的辛苦。 若是自家子女,陪伴父母就診是應該的,沒有酬勞,為父母付掛號費和部份自費更是理所當然的,日子一久,就形成了壓力。 酬勞是一回事,讓我們這些小輩願意主動輪流陪診是因為從小到大,大姨一直對我們很好、很大方,她從來不會吝嗇金錢,小到誰想買筆電、缺學費、要約會,大到誰創業、誰買房買車有資金困難,她都樂意主動的伸出援手,她不寫借條、不算利息,也不追討,還常常關心我們身體健康。 當然,大姨是有其資源可以對我們大方的,可是,也不是所有有錢人都肯大方,大姨則是每個親人她都盡可能的照顧到了。 一次候診時,大姨問我「現在是不是可以做預立醫療遺囑啊?」 她不想要急救。 我的眼淚真的快要掉下來,心裡酸酸楚楚的。大姨年紀雖大,但她是身體退化,並沒有失智,她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這位九旬老人家,一直長姐如母的愛護弟弟妹妺,而且自己有兒有女有孫,怎麼就落到跟外籍看護同住的境地呢? 大姨夫婦,在孩子還小時,將他們送出國栽培,他們學成,留下工作、結婚生子,一切好像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大姨丈過世後,四名表哥表姐也曾將大姨接過去住,但只有二個月,大姨便因為太過不習慣,說什麼都不肯留下來,堅持要回台灣。(聊天中得知,其實那一大串孫子女們都對她沒有感情啊!跟我們想像中的含飴弄孫天壤之別) 後來,大姨回了台灣,說什麼都不願意去養老村,折衷辦法請了外籍看護和不過夜的打掃煮飯阿姨,家裡各處安裝監視器。 十幾年來,大姨的外籍看護換了幾個,每個都不過不失。 不是大家都那麼幸運,有幸遇到陳松勇那種把他當爸爸的暖心外籍看護,至少大姨遇到的外籍看護就都只是做份內的工作,不會在外籍看護的身上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情。 大表哥二年回來一次,都會親自向我們這群義工團道謝。 說他不孝嗎? 他也有難為之處。 他八歲出國留學,大半輩子都住在美國,他的家庭、事業、朋友都在美國,他其實也是老人了,他不可能習慣台灣。 目前少子化,長者醫療會是將來(其實目前就是了)很大的問題,既然這塊餅如此大,那麼投入的財團又為何少之又少呢?怎麼就沒有財團肯來好好耕耘這一塊呢? 以前的社會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真的變成了「家有一老,實在煩惱」了嗎? 好希望有相關單位能看到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自己將來也會面臨到的問題,我可沒有一個義工團來為我服務呀! 又,對於負責長期照顧者,沒有同住的家人一定要多給予肯定和感謝,沒出力還在出一張嘴,挑剔照顧的好不好的一律下地獄。 還有,一定要出錢! 沒有出力,出錢是必須的吧!

raw-image



avatar-img
87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6
大姨好~("揮手~")願意付出的人真的都好厲害~!而且我自己本身親緣不深,所以這樣的親友團對我來說好壯觀!小時候會很羨慕大家團團圓圓的@@"~不過後來也看見經營大家族不容易,可以和平相處的貌似不多。所以,可以把大家族照顧成這樣,在現代來說好厲害了!大家都好有心~QAQ 我也有發現,真的要把自己經營好,才有能力照顧其他。沒有經營好自己,事情來的時候就容易手足無措。 然後!我相信你會許願成功的!^U^ 謝謝你的分享:)
6
漂浮海月-avatar-img
2024/10/12
4
大姨也算有福之人!在病房時看得多了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到了門診也是看了不少老人家(八九十歲)自己來看診,路都走不穩......還有的是沒錢治療的(因為有健保,大概自負額幾萬之類);真的人不到,至少也要錢到~~~還有就是沒出現過的家屬請不要只出一張嘴啊!
4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0/12
4
1. 以前老人六十就是大壽,而且醫學不發達,在家就是熬中藥喝而已,不必到醫院。 2現在醫學發達,很常就醫看診,就帶來問題。除外勞外,還需三個人,真的是大工程。 很少人家做得到。
4
沐子-avatar-img
2024/10/13
3
大姨真的很有福報,身為晚輩能互相支援真的很不容易。 我也常陪伴長輩到醫院看診, 看到不同組合的陪病者, 也看過孤身一人的看病者。 想到以後自己老了, 可能也要自己一個人照顧自己,所以我的感想就是平日裡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保持身心健康,千萬不要太苛責自己,該放下就要放下。
3
Amanda Chu-avatar-img
2024/10/12
3
種福田,得善果。因為大姨對晚輩們很照顧,所以有福報;而大姨的晚輩們,懂得感恩,才會不辭辛勞地陪大姨看診。真的是有情有愛的一家人,很讚!👍😊💝
3
金蘊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在是不是沒有看「黑白大廚」就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了? 嗯~我還沒有看。 但我看了「型男主廚三星夢」,因為木村拓哉。 當然是因為木村拓哉才看的,木村拓哉是貨真價實、名符其實的「型男主廚」,老了還是這麼帥,在劇裡跟年輕時的角色一樣又痞又跩,說法語還那麼性感,型男主廚當之無愧,在木村拓哉身上完全明白了
言情作者為什麼會從「寶」變成「草」? 除了智慧機搶走了實體書的閱讀市場,另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原創小說」,而這背後的原因是「稿費」。 晉江、起點的作品,統稱「原創」(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台灣的言情出版社佔了同文同種的優勢,不需要翻譯費,這和過去歐美「外曼」時代需要支付一筆翻譯費是巨
看完「誰偷了垃圾桶」,感覺台灣影業堪虞啊! 印度這個在大眾印象中揉和了性觀念極差、骯髒、落後、有大量貧民窟的國家,拍出如此有醒世喻意又娛樂性十足的佳作,畫面乾淨俐落,血腥的呈現方式深得我心,二個半小時飛掠而過,渾然不察時間流逝。 同一天,我看了KBS周末家庭劇「熨斗家族」。 先是看1.25倍,很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言情小說家之間是怎麼相識的呢? 大家都是被出版社約去出版社簽書、簽海報而認識的。 出版社不會那麼閒,一天約一個作者,而是把大家約在一起,一次約六、七名作者,簽名+老闆請吃飯,連絡感情。 (這是大言情時代,出版社把作者棒在掌心才有的禮遇,現在本土言情作者如糞土,當然沒有了) 之後
(本篇文字請勿複製貼上,或全文照搬又不註明出處) 近十多年来我才悟到一個道理---------- 少說話 少說話能讓你看起來比較聰明,有氣質 能夠簡單的藏拙 尤其在人多的場合 少說話別人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可能你什麼也沒想,就想著回家喝杯小酒追劇 但是看起來就會很得體 你去觀察在眾
電影「抓娃娃」讓我很是感慨。 父母難為! 富養不是,窮養也不是,到底要如何做才對孩子最好? 父母以為的好,換來孩子的不領情。 父母安排的康莊大道,比不上孩子自己的志向。 看完之後,我長長的吁了口氣,回頭看著我家寵物:還是妳比較好!都不會跟我唱反調! 電影破綻很多,劇本也不精細,但瑕不掩瑜,想表達的
現在是不是沒有看「黑白大廚」就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了? 嗯~我還沒有看。 但我看了「型男主廚三星夢」,因為木村拓哉。 當然是因為木村拓哉才看的,木村拓哉是貨真價實、名符其實的「型男主廚」,老了還是這麼帥,在劇裡跟年輕時的角色一樣又痞又跩,說法語還那麼性感,型男主廚當之無愧,在木村拓哉身上完全明白了
言情作者為什麼會從「寶」變成「草」? 除了智慧機搶走了實體書的閱讀市場,另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原創小說」,而這背後的原因是「稿費」。 晉江、起點的作品,統稱「原創」(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台灣的言情出版社佔了同文同種的優勢,不需要翻譯費,這和過去歐美「外曼」時代需要支付一筆翻譯費是巨
看完「誰偷了垃圾桶」,感覺台灣影業堪虞啊! 印度這個在大眾印象中揉和了性觀念極差、骯髒、落後、有大量貧民窟的國家,拍出如此有醒世喻意又娛樂性十足的佳作,畫面乾淨俐落,血腥的呈現方式深得我心,二個半小時飛掠而過,渾然不察時間流逝。 同一天,我看了KBS周末家庭劇「熨斗家族」。 先是看1.25倍,很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言情小說家之間是怎麼相識的呢? 大家都是被出版社約去出版社簽書、簽海報而認識的。 出版社不會那麼閒,一天約一個作者,而是把大家約在一起,一次約六、七名作者,簽名+老闆請吃飯,連絡感情。 (這是大言情時代,出版社把作者棒在掌心才有的禮遇,現在本土言情作者如糞土,當然沒有了) 之後
(本篇文字請勿複製貼上,或全文照搬又不註明出處) 近十多年来我才悟到一個道理---------- 少說話 少說話能讓你看起來比較聰明,有氣質 能夠簡單的藏拙 尤其在人多的場合 少說話別人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可能你什麼也沒想,就想著回家喝杯小酒追劇 但是看起來就會很得體 你去觀察在眾
電影「抓娃娃」讓我很是感慨。 父母難為! 富養不是,窮養也不是,到底要如何做才對孩子最好? 父母以為的好,換來孩子的不領情。 父母安排的康莊大道,比不上孩子自己的志向。 看完之後,我長長的吁了口氣,回頭看著我家寵物:還是妳比較好!都不會跟我唱反調! 電影破綻很多,劇本也不精細,但瑕不掩瑜,想表達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自從媽媽去年九月中風後,我們就知道會需要漫長的復健之路,當時討論著在中部和我一起住還是會南部她的主場生活,在南部一定需要一位外傭陪伴,不然我們很難放心,可是她仍執意不想請人照顧她,所以先來台中復健,等身體好一點之後就不用麻煩我們了! 在我家待了一個多月,復健至少十二次,針灸六次,目前仍舊需要輔具協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自從媽媽去年九月中風後,我們就知道會需要漫長的復健之路,當時討論著在中部和我一起住還是會南部她的主場生活,在南部一定需要一位外傭陪伴,不然我們很難放心,可是她仍執意不想請人照顧她,所以先來台中復健,等身體好一點之後就不用麻煩我們了! 在我家待了一個多月,復健至少十二次,針灸六次,目前仍舊需要輔具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