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照護不只照顧身體,還能照顧家屬與長輩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照顧了十多年,希望有人分憂解勞


現在主打APP下載使用的專業照顧人力平台,願意在上面提供服務的照服員和治療師,都是具備耐心、愛心,而且相當專業、領有證照的專業人員。他們的到來,不僅是讓照顧家屬分憂解勞,許多老人家更是說,有個人在旁邊陪伴的感覺--真好!


「很多長輩因為子女都在工作,其實他們都很需要說話的對象,可是一天下來,在旁邊陪伴最久的就是『電視』了,因此我有幾次一到長輩的家裡,他們總是忍不住說,『我等你好久了』。」因為家庭型態的改變,其實長時間獨居的老人家也越來越多了,照服員在專業上提供了身體的照護或是事務性的陪伴,有時候也會陪著長輩閒聊,默默扮演了溫暖的另類家人。


有一個人在旁邊,默默就會有所改變


像是優照護的照服員楊愛民,曾經有一次照顧一位醫師的年邁母親。她不但長期臥床,而且重度昏迷已久。對醫師來說,醫師一知道楊愛民有音樂素養,就懇請她:

 

「你能為我媽唱歌嗎?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從前就愛上教堂,而且非常喜歡聽教會裡唱的詩歌。」

 

「她聽得到嗎?」楊愛民心中感到有些疑惑。禁不住醫師再三殷殷地懇求,楊愛民每次來照顧這位昏迷的長者時,都會為她唱首宗教詩歌。奇妙的是,許多次唱到一半時,老太太的眼睫毛會似乎稍微動一下,楊愛民深刻體會到,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意義,沒有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陪同家屬了解病情的走向、經歷心情的起伏


而物理治療師陳偉弘,也在治療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能為一個家庭帶來重要的影響力。雖然預約的一小時治療服務,看似時間不長,但在她實施復健或訓練時,若有家人在旁邊了解,甚至學習這些方法,即便在她沒有來的時候,患者也能持續復健訓練。


長期的相處下來,陳偉弘也會帶著家屬了解患者後續的狀況,像是「帕金森氏症」,大約每兩年就會惡化一個階段。她會在服務的過程中,提示家屬在未來可能會遇到哪些難題?又該如何去因應與面對?面對這類不可逆的病症,陳偉弘會陪同家屬做好心理建設,協助患者度過各時期的狀況,而不是期待奇蹟式的好轉或復原。 


「許多人因為長期臥病在家,不只是身體上受折磨,心理上也逐漸產生依賴感,有的甚至出現憂鬱症的狀況。她提到不少照護案例說,患者往往對自身狀況過於悲觀,這時,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疼痛的減緩,更需要在照護中獲得心理支持。」陳偉弘說,因為物理治療師的緣由,有機會進到一個家庭裡做居家治療,可是她復健的不只是身體,也安慰了在病中的心。


要到哪裡找到這些優質的照服員與物理治療師呢?建議你可以下載優照護APP,親自來了解這些厲害的照服員和物理治療師們。


 「優照護」短期居家照護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

avatar-img
8會員
121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照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腎臟位於腹腔後方,其功能為調節體內水份、酸鹼平衡,以及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若腎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會導致水份與鹽分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水腫。更嚴重的是代謝廢物留於體內,將會導致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內分泌失調、貧血、神智不清等症狀。
居家照護是什麼?與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有哪些不同呢? 各種照顧模式,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其實可以從家人的失能(或失智)程度、家庭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甚至是生活型態做綜合評估,以下先與大家介紹居家照護、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是什麼?再來評估您的家庭適合哪一種照顧方式。
「上肢關節被動運動」,主要是為了避免臥床患者的上肢關節攣縮,促進血液循環和維持身體的感覺。其實雙腳肌肉算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擔負著協助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任務,所以下肢被動運動也很重要喔!
台灣因少子化及高齡化,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佔比高達20%,在照護上若沒有專業知識,連幫長輩換件衣服都可能產生不適感,甚至受傷。以下我們一起看看,如何順利幫助長輩更衣,及更衣時的注意事項。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腎臟位於腹腔後方,其功能為調節體內水份、酸鹼平衡,以及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若腎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會導致水份與鹽分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水腫。更嚴重的是代謝廢物留於體內,將會導致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內分泌失調、貧血、神智不清等症狀。
居家照護是什麼?與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有哪些不同呢? 各種照顧模式,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其實可以從家人的失能(或失智)程度、家庭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甚至是生活型態做綜合評估,以下先與大家介紹居家照護、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是什麼?再來評估您的家庭適合哪一種照顧方式。
「上肢關節被動運動」,主要是為了避免臥床患者的上肢關節攣縮,促進血液循環和維持身體的感覺。其實雙腳肌肉算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擔負著協助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任務,所以下肢被動運動也很重要喔!
台灣因少子化及高齡化,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佔比高達20%,在照護上若沒有專業知識,連幫長輩換件衣服都可能產生不適感,甚至受傷。以下我們一起看看,如何順利幫助長輩更衣,及更衣時的注意事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加拿大的居家照護工作經歷。由於高物價和低薪的困境,從初期的不安與抗拒,到最終的接受與學習,透過與年長者的互動,反映出家庭情緒勞動的挑戰,和照顧工作中所需的耐心與理解。
Thumbnail
隨著台灣人口老齡化加劇,長期照顧服務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社會議題。 長期照顧服務主要是針對因身體、心理、年齡等因素,無法自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或身心障礙者,提供持續的照護服務。本文將幫助大家了解衛福部長期照顧服務的基礎知識、申請流程及資源。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
Thumbnail
阿公上星期在家下樓梯時不慎跌倒,家人怕年紀大了有損傷,趕進送醫檢查治療,結果照X光後發現有輕微骨折,雖然不用住院,但治療回家後需要躺著多休息,並配合復健。由於家人都上班上學,只有阿嬤能照顧阿公,但阿嬤年紀也大了,家裡商量要不要找看護來幫忙?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加拿大的居家照護工作經歷。由於高物價和低薪的困境,從初期的不安與抗拒,到最終的接受與學習,透過與年長者的互動,反映出家庭情緒勞動的挑戰,和照顧工作中所需的耐心與理解。
Thumbnail
隨著台灣人口老齡化加劇,長期照顧服務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社會議題。 長期照顧服務主要是針對因身體、心理、年齡等因素,無法自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或身心障礙者,提供持續的照護服務。本文將幫助大家了解衛福部長期照顧服務的基礎知識、申請流程及資源。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
Thumbnail
阿公上星期在家下樓梯時不慎跌倒,家人怕年紀大了有損傷,趕進送醫檢查治療,結果照X光後發現有輕微骨折,雖然不用住院,但治療回家後需要躺著多休息,並配合復健。由於家人都上班上學,只有阿嬤能照顧阿公,但阿嬤年紀也大了,家裡商量要不要找看護來幫忙?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