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史(中)

赫南-avatar-img
發佈於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圓屋頂的設計發想源自古羅馬,並運用線性透視法建造,具備了正確的比例原則。

2. 在雕刻方面,米開朗基羅的哀悼基督和大衛雕像,展現出人體宏偉力量,尤其是哀悼基督,米開朗基羅把聖母的母愛、哀悼基督的悲痛情感流露非常真實,他的雕刻方式,細膩又露出細微的情感,低頭俯視,給人呈現出哀痛的印象,這和中古時期的雕刻版畫中,是無法看見的。而這座雕刻像,精準展現人體比例,造型完美,雕刻線條流暢,不具有中古雕刻版畫中死板的印象,其中還顯現出構圖的精準度和和諧度。米開朗基羅另一作品,大衛雕像中,是一件紀念性的雕刻作品,充滿前瞻宏偉力量,也是米開朗基羅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大衛這人物是取自於聖經,米開朗基羅雕刻此作品時,有主要兩個重點,第一,把大衛年輕化了,其二,大衛為裸體展現,可以看出米開朗基羅不拘泥於傳說,而大衛作品,更帶來令人振奮的精神指標,他的大衛不是勝利者,而是堅決搏鬥的戰士,展現保衛祖國,喚起人民的覺醒的精神。

3. 文藝復興的繪畫使用遠近構圖法(透視構圖法),以光影來表現人物,讓畫中人物帶有層次感、重量感,被人稱為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和拉斐爾,都是在文藝復興全盛時期,他們的作品遠超過文藝復興的古典作品,幾近完美的超越古典的範疇,尤其為譽為天才型的奇才達文西,著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雖然對於這幅畫中的女人有不同的臆測,但大致上來說,是達文西幫助一位上流社會的女性所畫的一幅自畫像,也就在這時,肖像畫不再是貴族或教皇專利所有,一般的平名百姓也可以成為畫作的主角。「蒙娜麗莎的微笑」還有一項特點,就是畫作中所使用的暈塗法是達文西所發明的,而另一著名作品「最後的晚餐」中,以標準(耶穌)為中心,統一了整個構圖的畫法,每一門徒的表情生動,表現出內在的個人情感和內心世界。

4.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他從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學習,以吸收兩位的優點,加以融會貫通轉變為自己的畫作風格,均衡的人體表現手法,成熟了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繪畫史,著名畫作「雅典學堂」來說,畫中人物表現強烈的手法就是來自於米開朗基羅的優點,而整體均衡的整體構圖法,則是和達文西有異曲同工之妙。拉斐而還有一個稱號,稱作「聖母畫家」,因他筆下的聖母聖子,皆採用金字塔構圖法,聖母和祥的表情,則也來自師法於達文西的優勢,簡單來說,拉斐爾是一個把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甚至於其他畫家的優勢,集結於一身,用以自己的方式,轉變成自己的繪畫風格,樹成一派,確立了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學,甚至直到了19世紀,都被公認為正規的美學典型,成了後世美學和藝術的典範。拉斐爾筆下的聖母,帶著鄉村樸實,以人文式的手法呈現,柔和雅典。他的畫作細膩微妙,如上述所說,柔和而雅典,融合了希臘的古典美學,比文藝復興時期其他畫家多了點秀美和生動,他得獨特畫風,除了師法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也和他的成長背景和身分地位有相當的影響力,拉斐爾本身就是出自於藝術世家的家庭,他的父親也是著名的畫家和詩人,他的一生一帆風順,可惜英年早逝,但獨特的眼光和風格,也因此拉斐爾在繪畫史上也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畫聖」名號。

5. 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代表,波提且利,是一個把抒情融入畫作的畫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像是表現形體之美的「維納斯的誕生」、以及充滿愛與美的畫藝「春」等等,他也是佛羅倫斯畫派中最傑出的畫家之一,讚嘆人生快樂作品,充滿優和的風格,俗世畫的宗教畫作,在人文主義與中古世紀禁慾主義中,世俗氣息的畫風交織成他的作品,但以他的創作來說,寫實作品還是他的主流,只可惜波提且利晚年窮困潦倒,生活非常悲慘,最後於1510年死於老疾病。波提且利死後的作品一直被世人所遺忘,直到了19世紀後半葉才被重新提起,補充一點,波提且利的作品被後世提起則是歸功於拉斐爾前派的藝術家評論者。事實上,波提且利還有其他許多有名的作品,以揉合先進技法的「三王來拜」,畫作中的人物神情,似乎不是整個畫作中的重點,但波提且利在此畫作顯現出高度的寫實技法,每個形象刻劃逼真,像是花草、建築、牆壁,採用色彩鮮艷、光暗分明,整個畫面顯現出寫實、自然和諧和,這件作品也反映出波提且利在佛羅倫斯派中掌握了先進技法,成為當代的一流大師。簡單來說,波提且利融合抒情於畫作,吸收了古典美學的精華,和拉斐爾相同的,把所有前輩的優勢及結匯成一身,而至於大成,達到了當時佛羅倫斯派最頂端的高度,他的藝術也是一個最高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他的藝術打破了過去只限於聖經為題材的繪畫,大膽使用教會所認定的以異教為題材,也為繪畫史上,以及後世藝術家們開闢了更新更廣的創作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程
12會員
44內容數
知識就是力量;你知不知道,沒有知識更是力量。
旅程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標題:一家親是反諷。 1894年甲午戰爭:「島夷小丑外強中乾,而與之對比我中華講求海防已30年,創設海軍亦七八年,北洋海陸軍技藝純熟,行陣齊整,各海口砲台輪船塢一律堅固,面對區區日本應決議主戰大家痛剿.....」
Thumbnail
2025/04/06
※標題:一家親是反諷。 1894年甲午戰爭:「島夷小丑外強中乾,而與之對比我中華講求海防已30年,創設海軍亦七八年,北洋海陸軍技藝純熟,行陣齊整,各海口砲台輪船塢一律堅固,面對區區日本應決議主戰大家痛剿.....」
Thumbnail
2025/02/25
其一,中國民族祖先居住黃河流域,生活條件差,所以勤苦而重實際輕玄想。 其二,儒家思想講求修齊治平之道,以人為本,絕不提神話傳說,舊神話傳說中的神、鬼、人身分常互換,造成新、舊傳統的互相排斥。
Thumbnail
2025/02/25
其一,中國民族祖先居住黃河流域,生活條件差,所以勤苦而重實際輕玄想。 其二,儒家思想講求修齊治平之道,以人為本,絕不提神話傳說,舊神話傳說中的神、鬼、人身分常互換,造成新、舊傳統的互相排斥。
Thumbnail
2023/02/23
結語: 綜觀來看,文藝復興不是復古的再版,而是一種新文化的萌芽,這是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繁榮時刻,肯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真實,在繪畫藝術史上,它是繼古希臘羅馬後第二個美術史上的高峰創造,而文藝復興的繪畫史包含了繪畫、雕刻和建築,這三種在上一心得整列來說都有略有說明。 與中古歐洲時期不同的是,中世紀
Thumbnail
2023/02/23
結語: 綜觀來看,文藝復興不是復古的再版,而是一種新文化的萌芽,這是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繁榮時刻,肯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真實,在繪畫藝術史上,它是繼古希臘羅馬後第二個美術史上的高峰創造,而文藝復興的繪畫史包含了繪畫、雕刻和建築,這三種在上一心得整列來說都有略有說明。 與中古歐洲時期不同的是,中世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往日藝術家受貴族委託,製作肖像畫或雕像的情況並不少見,接受貴族長期資助創作也在所多有,但能同時培植眾多藝術家的養成,並持續與藝術家或工匠討論不同媒材的藝術呈現,只有權傾幾世的梅迪奇家族能夠辦到。也是在走訪烏菲茲美術館、美術學院藝廊、梅迪奇禮拜堂後,才能親自體會梅迪奇家族對米開朗基羅的執著與遺憾。
Thumbnail
往日藝術家受貴族委託,製作肖像畫或雕像的情況並不少見,接受貴族長期資助創作也在所多有,但能同時培植眾多藝術家的養成,並持續與藝術家或工匠討論不同媒材的藝術呈現,只有權傾幾世的梅迪奇家族能夠辦到。也是在走訪烏菲茲美術館、美術學院藝廊、梅迪奇禮拜堂後,才能親自體會梅迪奇家族對米開朗基羅的執著與遺憾。
Thumbnail
佛羅倫斯為何在文藝復興時代會藝術和建築天才輩出?本文試圖從梅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最重要的贊助案談起。
Thumbnail
佛羅倫斯為何在文藝復興時代會藝術和建築天才輩出?本文試圖從梅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最重要的贊助案談起。
Thumbnail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
Thumbnail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
Thumbnail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是結束黑暗中古歐洲時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以人為本作思考,復興希臘羅馬時期的輝煌時代,這個也反映出在藝術史上面,以往中古歐洲對於藝術是保守,是有所保留的,無法展現人體之美也無法展現動態的美感,文藝復興時期,打破了這個陳舊的舊有藝術觀念,拉近了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藝術
Thumbnail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是結束黑暗中古歐洲時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以人為本作思考,復興希臘羅馬時期的輝煌時代,這個也反映出在藝術史上面,以往中古歐洲對於藝術是保守,是有所保留的,無法展現人體之美也無法展現動態的美感,文藝復興時期,打破了這個陳舊的舊有藝術觀念,拉近了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藝術
Thumbnail
台灣x義大利x美國跨國團隊,聯手打造世界創舉!集結文藝復興時期24位大師、超過200幅名畫,全台灣最大規模的沉浸式體驗展「會動的文藝復興」開展囉! 直擊「會動的文藝復興」4大展區!📽史上最全文藝復興300年精華 第1區:走進文藝復興歷史長廊 加上影片、圖表、原寸複製畫及場景重現的展示手法
Thumbnail
台灣x義大利x美國跨國團隊,聯手打造世界創舉!集結文藝復興時期24位大師、超過200幅名畫,全台灣最大規模的沉浸式體驗展「會動的文藝復興」開展囉! 直擊「會動的文藝復興」4大展區!📽史上最全文藝復興300年精華 第1區:走進文藝復興歷史長廊 加上影片、圖表、原寸複製畫及場景重現的展示手法
Thumbnail
處在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我不禁思索「為什麼會有文藝復興?」以及「為什麼文藝復興起源於佛羅倫斯?」這兩個問題。在古老的建築面前,我不停叩問佛羅倫斯。
Thumbnail
處在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我不禁思索「為什麼會有文藝復興?」以及「為什麼文藝復興起源於佛羅倫斯?」這兩個問題。在古老的建築面前,我不停叩問佛羅倫斯。
Thumbnail
  教科書往往礙於篇幅與編排,經常省略整個歷史的細節與前因後果的推導,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更加了解文藝復興時期
Thumbnail
  教科書往往礙於篇幅與編排,經常省略整個歷史的細節與前因後果的推導,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更加了解文藝復興時期
Thumbnail
這次是從藝術來說歷史,主題是什麼是哥德式藝術? 只要你到歐洲旅遊,不管去博物館、美術館,甚至是教堂,都能看到哥德式藝術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你面前,我們小時候也從課本中知道這個名詞,設計與美術系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更多,那,什麼是哥德式藝術? 根據一般的說法,哥德式藝術(法語:Art gothique),源自
Thumbnail
這次是從藝術來說歷史,主題是什麼是哥德式藝術? 只要你到歐洲旅遊,不管去博物館、美術館,甚至是教堂,都能看到哥德式藝術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你面前,我們小時候也從課本中知道這個名詞,設計與美術系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更多,那,什麼是哥德式藝術? 根據一般的說法,哥德式藝術(法語:Art gothique),源自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是結束黑暗中古歐洲時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以人為本作思考,復興希臘羅馬時期的輝煌時代,這個也反映出在藝術史上面,以往中古歐洲對於藝術是保守,是有所保留的,無法展現人體之美也無法展現動態的美感,文藝復興時期,打破了這個陳舊的舊有藝術觀念,拉近了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是結束黑暗中古歐洲時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以人為本作思考,復興希臘羅馬時期的輝煌時代,這個也反映出在藝術史上面,以往中古歐洲對於藝術是保守,是有所保留的,無法展現人體之美也無法展現動態的美感,文藝復興時期,打破了這個陳舊的舊有藝術觀念,拉近了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