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資源搭配」提升研究生的生活效益?】

更新於 2024/10/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研究生生活需要在繁忙的研究、生活支出和少量的閒暇時間間找到平衡,而這種「資源搭配」的概念,與薛兆豐老師在其經濟學課程中探討的「資源效用」密切相關。透過適當的資源配置,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研究、提升生活品質,甚至為未來創造更多機會。這篇文章將探討研究生如何透過資源搭配來最大化時間和精力的價值。

raw-image



▋研究生活中的三大錯誤搭配

  1. 過度壓縮休閒時間,導致效率降低
    許多研究生認為,只要犧牲休息時間、持續工作,就能完成更多研究。但事實上,長時間不間斷的繁忙會讓大腦疲憊,反而拖慢進度,讓後續工作效率下降。
  2. 忽略長期目標,被短期雜務淹沒
    很多碩博士生會陷入每天解決雜事的循環中,如追趕報告或整理數據,但卻忽視了長期的重要目標,如發表論文、參加學術會議或規劃未來職涯。
  3. 缺乏資源彈性,限制未來的機會
    研究生常常只專注於眼前的收入或短期學業,忽視對未來的長期投資。若一味追求省錢或便利,而不參加國際會議或交換計劃,可能會錯失開拓人脈和職涯機會的良機。

▋三步驟:透過資源搭配提升研究與生活效益

1. 繁忙與休閒交替:提升效率與創造靈感

「休閒要與繁忙搭配在一起,才有意義。」過度休閒會讓其邊際效用下降,而適當的休息能幫助你在忙碌中保持效率,甚至激發新的靈感。

實踐建議:

  • 規劃「番茄鐘」工作法(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提升注意力。
  • 把休閒安排在高壓工作後,如健身、散步或看電影,讓大腦有喘息的機會。
  • 規劃短期出遊或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這些經驗能為研究帶來新的視角。

2. 聚焦長期機會:用時間換取未來選擇

「賺錢的含義是獲得更多機會。」研究生的「賺錢」不僅是薪資,而是爭取未來的機會,例如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或拓展人脈。將精力聚焦於長期收益高的任務上,才能為未來創造更多選擇。

實踐建議:

  • 將學期中的工作分為「短期雜務」和「長期投資」,優先完成能帶來長期回報的工作。
  • 每週花1-2小時檢視進度,確保工作符合你的研究目標和職涯願景。
  • 嘗試申請國際交流或研究訪問計劃,拓展學術視野和機會。

3. 增加資源彈性:選擇適合的生活模式

數位遊牧者的生活方式啟發我們:資源搭配的彈性決定了未來的自由度。研究生若能找到合適的資源配置,不僅能減輕經濟壓力,還能保留學術和生活的彈性。

實踐建議:

  • 學會根據需求彈性分配時間,如在淡季時集中完成學術任務,旺季時留更多時間拓展人脈。
  • 探索遠端工作或兼職教學機會,增加收入來源,減少經濟壓力。
  • 若有機會,嘗試短期出國或參加國際會議,獲得全球視角,並尋找未來的合作夥伴。

▋結語:設計適合自己的資源搭配

研究生生活如同資源配置的練習。透過「繁忙與休閒交替」,你能提高研究效率;專注於「長期機會」,能為未來的職涯創造更多選擇;增加「資源彈性」,則能讓你在不同的生活模式間找到平衡。

最重要的是,不要一味追求當下的便利或短期目標,而是要以長遠眼光思考:你想要怎樣的生活與職涯?這樣的目標需要什麼資源搭配?

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學會彈性分配資源,你也能在忙碌的碩博士生活中保持專注、有效率,並開拓屬於自己的未來。

avatar-img
52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錯信漏斗 (The Funnel of Misbelief)」描述了人們逐漸陷入陰謀論思維的過程,這個模型來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看似與碩博士生的研究生活無關,但其實,研究過程中我們也容易不自覺地掉入類似的「錯誤思維陷阱」。當研究走入瓶頸、遇到挫折時,某些思維模式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本文將解析研究
對碩博士生而言,研究不僅需要知識和技能,更需要長遠的視野與清晰的方向。少了這些格局,我們容易陷入短期的瓶頸或迷茫,做選擇時也會不知所措。本文將探討研究生常犯的三個錯誤,並提供三個步驟,幫助你建立自己的格局,在日常研究中找到長期的方向感。 ▋三個常見錯誤:困在眼前,忽視長遠 短期導向,忽略長
「沙特認為這世界上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我之外的宇宙萬物”,稱為“已存在物”;第二種是“我自己”,我這個主體;第三種就是“他人”。」 「已存在物本身,沒有特別的意義,本質與價值;已存在物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分別。」 「把外在世界的一切,救它本身的狀態去看待,就是在已存在物。」
碩博士的研究生活充滿挑戰,從寫作、實驗到跨領域合作,過程中常會遇到焦慮、卡關或失去熱情的情況。 而當我在2024年4月20日的週六晚上重溫《狼與辛香料》前六集時,突然發現這部動畫中的一些精神,竟然與研究過程息息相關。 以下透過分析《狼與辛香料》的啟發,我將分享 3 個實用的策略,幫助你調整研究心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時間管理是每天的課題。 無論是實驗記錄、文獻閱讀、還是整理思路,我們常感覺時間不夠用。 如果你每天花 40-50 分鐘通勤,但只是滑手機、打發時間,你可能會錯過重要的提升機會。 今天,我將分享一個針對碩博士生的解法,幫助你 有效利用零碎時間,提升研究效率。 ▋常見錯誤
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常常卡在大量文獻閱讀、分析資料和完成實驗之間。 然而,許多研究生忽略了一件事:研究工作本身也需要清晰的「價值主張」。 這篇文章要告訴你,如何透過「價值主張設計」的思維,讓研究過程更高效、更有意義,幫助你避開常見的錯誤,並優化日常的研究習慣。 研究生活中常見的 3 個錯誤
「錯信漏斗 (The Funnel of Misbelief)」描述了人們逐漸陷入陰謀論思維的過程,這個模型來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看似與碩博士生的研究生活無關,但其實,研究過程中我們也容易不自覺地掉入類似的「錯誤思維陷阱」。當研究走入瓶頸、遇到挫折時,某些思維模式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本文將解析研究
對碩博士生而言,研究不僅需要知識和技能,更需要長遠的視野與清晰的方向。少了這些格局,我們容易陷入短期的瓶頸或迷茫,做選擇時也會不知所措。本文將探討研究生常犯的三個錯誤,並提供三個步驟,幫助你建立自己的格局,在日常研究中找到長期的方向感。 ▋三個常見錯誤:困在眼前,忽視長遠 短期導向,忽略長
「沙特認為這世界上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我之外的宇宙萬物”,稱為“已存在物”;第二種是“我自己”,我這個主體;第三種就是“他人”。」 「已存在物本身,沒有特別的意義,本質與價值;已存在物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分別。」 「把外在世界的一切,救它本身的狀態去看待,就是在已存在物。」
碩博士的研究生活充滿挑戰,從寫作、實驗到跨領域合作,過程中常會遇到焦慮、卡關或失去熱情的情況。 而當我在2024年4月20日的週六晚上重溫《狼與辛香料》前六集時,突然發現這部動畫中的一些精神,竟然與研究過程息息相關。 以下透過分析《狼與辛香料》的啟發,我將分享 3 個實用的策略,幫助你調整研究心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時間管理是每天的課題。 無論是實驗記錄、文獻閱讀、還是整理思路,我們常感覺時間不夠用。 如果你每天花 40-50 分鐘通勤,但只是滑手機、打發時間,你可能會錯過重要的提升機會。 今天,我將分享一個針對碩博士生的解法,幫助你 有效利用零碎時間,提升研究效率。 ▋常見錯誤
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常常卡在大量文獻閱讀、分析資料和完成實驗之間。 然而,許多研究生忽略了一件事:研究工作本身也需要清晰的「價值主張」。 這篇文章要告訴你,如何透過「價值主張設計」的思維,讓研究過程更高效、更有意義,幫助你避開常見的錯誤,並優化日常的研究習慣。 研究生活中常見的 3 個錯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2024年7月2日, 我正在指導的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說道: 「有的數學也有應用場景,但應用場景本身好像也不能指導方法的創新, 反而是要依靠數學感覺來進行研究。」 我當時給的建議是:「關於這個點,你可以注意,創新有分「問題的創新」與「解法的創新」。」 一般來說,實務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解密商學院科系差異以及共同的必修科目,以議題角度帶你深入淺出的認識商學院必修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透過這門課程,讓你瞭解金融業的熱門議題及商學院的校系課程內容及差異,幫助你探索大學科系並規劃未來,並提供自主學習計畫表參考範本。
Thumbnail
  大學生活裡,除了原本就忙碌的學業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還會參與系學會、系隊、社團等團體,或是在校內外進行工讀,也會用很多時間跟朋友或伴侶相處。只要你想,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豐富的生活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體驗,卻也可能伴隨著不小的壓力!要調適這些壓力,你可以試著從...下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2024年7月2日, 我正在指導的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說道: 「有的數學也有應用場景,但應用場景本身好像也不能指導方法的創新, 反而是要依靠數學感覺來進行研究。」 我當時給的建議是:「關於這個點,你可以注意,創新有分「問題的創新」與「解法的創新」。」 一般來說,實務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解密商學院科系差異以及共同的必修科目,以議題角度帶你深入淺出的認識商學院必修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透過這門課程,讓你瞭解金融業的熱門議題及商學院的校系課程內容及差異,幫助你探索大學科系並規劃未來,並提供自主學習計畫表參考範本。
Thumbnail
  大學生活裡,除了原本就忙碌的學業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還會參與系學會、系隊、社團等團體,或是在校內外進行工讀,也會用很多時間跟朋友或伴侶相處。只要你想,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豐富的生活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體驗,卻也可能伴隨著不小的壓力!要調適這些壓力,你可以試著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