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常常卡在大量文獻閱讀、分析資料和完成實驗之間。
然而,許多研究生忽略了一件事:研究工作本身也需要清晰的「價值主張」。
這篇文章要告訴你,如何透過「價值主張設計」的思維,讓研究過程更高效、更有意義,幫助你避開常見的錯誤,並優化日常的研究習慣。
研究生活中常見的 3 個錯誤
- 目標模糊:不知道研究的核心價值
你是不是常常感到自己埋頭做實驗,但卻不確定研究的具體意義?目標不明確,容易讓你陷入疲於應付卻收效不大的狀態。 - 重複性工作帶來倦怠感
文獻整理和數據分析等重複工作,常常讓人陷入倦怠。缺乏系統化的研究流程,會浪費大量時間在無謂的重複勞動上。 - 忽略研究產出對未來的價值
當只專注在完成短期任務,如交報告或發表論文,卻未思考研究成果能如何累積,幫助你長期提升學術能力。
3 個步驟,用「價值主張設計」優化研究日常
▌步驟 1:找出你的研究「疼痛」和「收益」
- 你可以將研究過程視為一個「價值主張」,問自己:
「我的研究能解決什麼痛點?會帶來什麼具體收穫?」 - 舉例:如果你研究的是一種新的材料,可能解決了傳統材料強度不足的問題(疼痛緩解)。同時,這項研究能為未來的產業應用創造更多收益(收益增長)。
- 練習:將你的研究拆解,列出至少 3 個「疼痛」和 3 個「收益」,這有助於你在寫研究計畫或學位論文時,更清晰描述研究的意義。
▌步驟 2:優化重複性工作的流程
- 將「疼痛緩解劑」的概念,應用在你的研究流程上。例如,使用自動化工具來減少重複性工作,或建立有效的筆記系統來追蹤閱讀進度。
- 例子:使用 Obsidian 建立文獻閱讀筆記系統,把每篇文獻的摘要、關鍵詞和引用記錄在同一地方,讓你日後撰寫論文時不需要重複翻找資料。
- 練習:問自己:「有哪些工作讓我感到痛苦?」然後思考有沒有工具或流程可以幫助你減少這些痛苦。
▌步驟 3:系統化地累積研究產出
- 你的每一項研究產出,不應只為了完成當下的任務,而應成為你未來學術能力的資產。
這就是所謂的「收益增長器」,將你的研究累積轉化為長期價值。 - 例子:當你撰寫報告或發表論文時,可以將研究成果拆分為不同的資料片段,方便在未來的研究中重複使用,或用於新的計畫申請。
- 練習:為你的每一項研究成果設計一個「再利用計畫」,例如:將某篇論文中的數據或模型,應用於未來的不同專案或學位論文中。
結語
研究生活不只是一連串的任務,更是一個需要有系統思考的過程。「價值主張設計」能幫助你:
- 找到研究的核心價值
- 減少無效勞動的「疼痛」
- 持續累積能提升學術能力的「收益」
這不僅能讓你的研究過程更輕鬆,還能幫助你在學術生涯中走得更遠。
下次當你陷入研究瓶頸,不妨停下來思考:
「我的研究價值在哪裡?」
透過這個思維,你會發現很多原本的困難,都能找到解決方案。